分享

太极拳如果做到丹田转动?

 暮雨云烟 2018-03-05

太极拳要想做到丹田转动,必须首先练出“内气”,说起来有点玄奥,咱们匆匆略过算了。只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交流一下如何能较快地感受到“丹田转动”吧。

练出“内气”,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多关注丹田部位,对促进内气产生,有较好的效果。

为什么练武之人,都要高度重视“丹田”?这是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丹田部位在哪里?在小腹,在骨盆,这里有大肠小肠,有髋关节、尾椎骨。髋关节、尾椎骨和骨盆,炼成一体,就成为了“胯”。

所以,这个部位非常重要,重心的移动,腰腹的开合,上下的相随,都要依靠它。

因此,陈小旺说过,太极拳就是一个以丹田为核心而构建的运动体系。

没有内气的时候,旋转丹田部位,可以促进肠道吸收,正所谓“炼精化气”。

而当丹田里充满内气的时候,旋转丹田,就会产生巨大的超乎人力的力量。

明白了这个位置的作用和重要性,我们就能梳理出训练的科学方法了。

这个方法的关键,就是骨盆。



骨盆和肌肉皮囊组成了一个大水囊,把小腹内的脏器轻柔地托起。

我们在练拳的过程中,可以高度关注这个水囊,在重心转换、腰腹开合、上下相随、虚实分明的过程中,悉心体会水囊角度前后左右的三维立体变化,以及内中柔软的脏器,如同半囊水一样,随之进行前后左右蠕动的感受。

当然,首先要做到腹内松静。王宗岳说:“腹内松静气腾然”,松静了才能让骨盆里的脏器柔软下来,蠕动的时候,不容易受到伤害。

这个体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小腹内脏器具有一定的重量和流动性,蠕动起来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向心力、惯性力和翻滚力,这些力,和你行拳走架的动作,磨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以气运身”“不动而动”的感觉。

其次,腹内脏器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在骨盆内旋转蠕动,可以直接带动横膈膜的升降、命门的推拉、腰腹的收放、两侧髋关节的起落、尾闾和会阴的提落运动等,悉心体会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慢慢地将身体的中枢合于丹田,把身体以丹田为核心练成“整”体,练出“整”劲。

其三,丹田部位的蠕动,是随着骨盆偏沉而进行的。骨盆向哪边偏沉,丹田就向那边流动。骨盆哪边上托,丹田那边就向上翻卷。这边偏沉一点点,它就往这边流,那边偏沉一点点,它就往那边流。

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体悟到,骨盆的偏沉,是随着自身重量和动作的合理运行,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沉的,这些都是自然松出来的,而不是相互推拉,不是用力做出来的。

体悟到了这一点,就容易体会“用意不用力”了。

太极拳的起势,特别是左右缠丝的时候,把意识放到骨盆,放到丹田,这是最容易体会这一层感受的。

大家可以马上试试看哦!

有没有感觉?有的话,一定要点关注,点赞,给评价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