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荐文 | 古镇古村如何留魂?

 齐一摄现美 2018-03-05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民族依山傍水繁衍生息,留下了形态各异、数以万计的古村古镇。古村古镇作为历史的见证、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旅游极具价值的构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以及国人文化情怀的回归需求,古村古镇的开发迎来了一波波热潮。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保护和开发的问题、千村一貌的问题、商业过度化的问题、重建筑轻文化的问题等等。

在古村古镇的旅游规划实践中,中科博道旅游发展机构副总裁、旅游规划师设计院执行院长宋媛女士认为,古村古镇的规划初心和重点应聚焦于如何留魂,如何留住原有的文化魅力、历史记忆和生活形态。古村古镇不能再造,只能尊重、传承、延续和发展。

1、尊重原真性

每一个古村古镇都是某段历史时期文化汇聚、商业兴盛的一个缩影,历经岁月的磨洗,承载着文化的记忆。这就需要规划者尊重并深刻了解它所在的历史时期、地域位置、民俗习惯、建筑特色等等;对文化的原真、空间的原真、生活形态的原真怀着最大的敬意和责任;同时,古村古镇目前也大多因为社会发展、交通方式的变更显得破落和闭塞,规划者更要尊重和正视这种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破败和衰落,不能处处推到重建或是美化如新,需要有选择的保留这种文化沧桑感和印记。

2、传承完整性

古村古镇规划必须树立整体保护开放的理念,要注重空间肌理的完整性、文化传承的完整性、生活形态的完整性和整体生态的完整性。古村古镇受传统堪舆术的影响,大多按传统风水学统一规划,周边的山山水水给予了很多象形佑护的观念。按照我机构提出的三圈层开发理论,核心层必须予以保护和修复,承载着古镇核心文化价值的展示和输出;延伸圈层是古镇文化与旅游功能的融合,是古镇文化的生动体验和旅游业态的适当配套;外围圈层做为古村古镇的环境营造范围,要最大可能保留周边的农田、河流、山脉、树林,成为古村古镇的生态承载空间和休闲空间。

3、延续生活性

古村古镇大都具有数百年或上千年历史,镇内居民的生活习俗、信仰、饮食等习惯世代传承,这些生活性资源和习俗正是古村古镇可以鲜活而生动延续的真实生命力;从游客角度来看,古村古镇旅游除了古建和文化带来的时空差异感、文化认知之外,更重要的是古村古镇能带来的这种有历史味儿、有人情味儿的生活性体验。“一座有生活温度的古镇才是一座真正有吸引力的古镇。

4发展可塑性

古村古镇的旅游规划当然不能仅仅固守于传统和历史,也需要结合古镇特色和需求,规划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重塑空间。古村古镇除了保护和展示,也要允许新的体验方式和功能进入。比如说倒塌的古屋旁,用玻璃围隔为背景,也可以有一座咖啡屋或者书店;比如说也可以开设古村传统编织业、手工业的体验课堂等;通过新的表现形式、功能补充、科技手段为古村古镇的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为古村古镇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强的可塑性,真正呈现一座生长着的古镇!

案例链接: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区

黎平肇兴,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认识了肇兴桐寨这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是鼓楼文化艺术之乡,是中国最美的六个乡村古镇之一,是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更是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2013年,机构承接《肇兴侗文化旅游区建设规划》,项目主创设计师李东认为,坚持浓郁的民族风情、保留寨外油菜花田、寨中流水穿过的田园意境尤为重要,既要彰显文化特色,又要留下家园情怀,是项目的重点突破方向。规划立足侗文化独特卖点,重估核心价值,提炼肇兴的价值体系,确立以“侗族文化活化展示地”为目标,以侗族建筑、生活场景、民俗文化为吸引点,以生态环境、人文景点、自然资源为联动点的价值体系。

案例链接:荔波大小七孔-驾欧旅游小镇

驾欧小镇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大小七孔景区的西大门,是一座瑶族特色的自然村寨。整个项目以挖资源、活业态、提品质、聚人气,为小镇注入新的生活生命力为规划理念。


旅游设计分院院长、项目主创设计师刘洋认为:只有通过恢复小镇作为居住、商业、文化和休闲生活的自然而综合的状态,合理引入包括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现代化生活的必备设施,积极改善居住生活的质量,才能使得正在衰退的历史现场重新焕发活力。

在规划时,基于驾欧小镇整体空间提升改造框架下,以不破坏原有建筑主体结构,不增加原有建筑楼屋面荷载为基本原则,整理出热闹具有生活气息、而又干净整洁的驾欧小镇商业街。同时,通过沿街建筑立面的细部装饰设计、色彩规划、文化元素运用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街道风貌特色延续所在;利用沿街建筑立面上的细部、墙面本身等进行有效合理的装饰设计、色彩规划、文化元素运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改造办法。

改造前后对比图

案例链接: “七星古城项目

本规划围绕“再现雄关记忆,重拾七星文化”为目标,从审视七星古城的文化基底、山水格局及场地环境,形成山-水-城的完整空间演绎,同时通过对三国文化的活化和植入,再现千年古道雄关的七星风云。

旅游规划设计分院院长、项目主创设计师刘洋认为,空间构思上应以复原、提升、传承为布局理念,创意整合七星关山水人文旅游资源,重点突出七星古城活态化文化小镇的塑造,将七星古城打造成集古城休闲、文化传承、民俗体验,滨水休闲,休闲商业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创意区。

案例链接:土城古镇项目

土城镇坐落在黔北川南结合部的赤水河中游,是一个因航运、盐运而兴的千年古镇,同时因主席生平得意之作“四渡赤水“而驰名的红色土城。2014年,我机构承接《土城古镇业态策划极重要节点修详规设计》,并实地进行建设指导及运营管理服务一年时间,协助土城古镇实现芳华绽放。

项目主创设计师李东先生说,土城古镇规划主要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设计核心业态,延续古镇原始风貌肌理三个方面来留住土城的魂。 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三大核心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民俗文化)和六大衍生文化(酒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码头文化、鰼部文化、茶文化),将文化的发掘应用在土城整体建设中,用文化留住人民对于土城的千年之情。

设计核心业态,将商埠文化、码头文化、茶馆文化、十八帮文化等衍生出来的业态产品,通过灯笼、小品、雕塑、景墙、浮雕、店招、牌匾等展现出来,营造出古镇的文化氛围,提升古镇品位。

延续古镇原始风貌肌理,对土城古镇的风貌进行改造和保护。对学校以及周边等影响风貌的建筑进行风貌改造,对已破坏的历史遗迹给予抢救性保护。做好古镇的自然风貌、建筑风貌、道路风貌、交通风貌、景观小品风貌等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的留住土城古镇的肌理之魂。

古村古镇,流淌着时间的印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坚守,能成为它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文章来源:由中科博道旅游发展机构原创,转载请注明)

==============================

中科博道旅游发展机构是由中科博道旅游规划设计院、中科国智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组成。提供旅游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景区托管运营、全程创建等服务,致力于成为全国最具实操性的旅游项目全程执行商,在景区提升、特色旅游小镇、国家农业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规划等方面有多个成功落地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