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源分享】诺贝尔获奖者给学龄孩子做了个免费理科启蒙网站,不仅涵盖数理化科生而且足够有趣!

 小慧dreaming 2018-03-05



乐爸放寒假啦!所以更新会比较随性,看心情吧!

如果没空写原创,就会分享一些好的资源,今天分享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为6-18岁中小学生做的免费理科学习网站,中文版哦!

既然孩子那么爱玩电脑,那就玩点有意义的吧,干脆让孩子玩个够!


PhEt免费网站

(中文版)


由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凝聚态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卡尔·威曼创办

6-18岁中小学生均可观看与互动

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生物五个科目

网址:https://phet./zh_CN/simulations


多年前,卡尔·威曼教授偶然发现,很多孩子经过多年学习后仅仅成为“理论巨人”,在实操中一无所知。他下定决心创办了这个足够灵活足够有趣足够互动的学习网站。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打破僵化思维,将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场景,完成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



PhET 是一个非营利的、开源的组织,任何人都可以从PhET的网站免费下载或使用模拟软件,教师可以进行更好的课堂演示,并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科学。


目前 PhET 由科罗拉多大学的团队专项运营,并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65种语言,被播放使用了3.6亿次。


PhET在 STEM 教育领域成绩斐然。2014年,美国有1233个高中和276个高等学府使用PhET作为教学手段。



下面就来先了解一下这个网站的五大科目资源,看看它们如何神奇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吧!




数学

一场充满挑战的刺激游戏


PhET上的数学小游戏,跳脱出了课堂里的“沉闷”味儿,而用及时反馈的方式营造出了好玩和刺激

 

比如,在这个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游戏中,就打破了通常给你数字算结果的模式,用面积或周长的数值,让孩子从四种不同组合模型中,选出符合这个数值的图形组合方法:


 

答对题目之后,会蹦出一个笑脸和一个“win”的音效,过程就像升级打怪。为了增加刺激性,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要计时。(一种最强大脑的既视感)


又比如算术题里,也不会是枯燥的数字堆积,而是结合了图形,帮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乘积、因数等概念,像是3乘以3等于9,孩子会在这个大的表格上看到紫色区域,刚好是9个格子:

 


还有分数相关游戏,则直接用上了不同颜色的方块,让孩子对比大小:



如果选错了,也会告诉你原因:



灵活多变的题型,充分激发孩子的求胜欲,正逆向交替的思维模式,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习惯。

 



物理

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奇趣课堂


物理学科在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巧妙结合阐述概念原理能够让孩子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学习


比如势能和动能的区别常常会让孩子犯晕,PhET就用一个小游戏生动地演绎了两者的区别和转化。


通过模拟小人的运动场景,左边动能与势能的也随着运动而变化,一目了然:

 


再比如讲解“浮力”的概念,木头和石头,虽然质量相同,但把它们放到水里面之后,位置却完全不一样:




如果孩子不理解,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重力和浮力按钮,看到两个物体的具体数值,理解重力、浮力、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成体系。



还有许多平常根本看不到的现象,PhET都做成了生动的视频或小游戏,像是电荷的运动:



光的折射和反射:



物理是一门越深入越有趣的课程,尤其在PhET,有关物理的一切都触手可及,孩子们也会在这种“近距离”中牢牢掌握知识



化学

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魔力空间


化学算是很神秘的学科了,因为知识点都很抽象,比如酸碱中和是怎么回事?单凭ph试纸、几条化学公式,多数孩子很难完全理解。


所以,PhET就用对应ph试纸的,不同颜色形状的粒子,区分酸离子和碱离子。然后用图形提示各种实验方法,像是ph试纸测试酸碱度、电极测试导电性:




还有最让人头痛的化学方程式配平,也在具象化的闯关模式下变得可爱极了。


不同形状的粒子相互作用,让孩子秒懂:




如果配错了,点击显示原因,就能看到天平的两端,知道自己弄错了哪一步、具体怎么改过来。



地球科学

轻松玩转神秘宇宙


我们之前还特别推荐过杭州第一个NASA星球奇境展即将上线,来看现实版太阳系空间站到底有多高能(附5部世界顶尖宇宙纪录片)


关于遥远的外太空,地球、太阳等天体的地球科学,PhET就直接让孩子体验一下操控这三个事物的感觉


通过调整恒星和行星的比例,看到重力和轨道的变化:



那万有引力又是怎么回事呢?最直观的还是放到生活中去理解,比如一个质量为50kg和一个质量为200kg的人,互相施力,他们的力度会如何随着距离而变化呢?通过拖拽两个小人,可以看到数值的变化:





生物

一场新鲜的开放式学习

 

PhET会教孩子如何从分子生物工作箱中获取各种物质,放到基因条上,组合拼凑,看看能生成多少种蛋白质。


当然,这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有点难了,但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视野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PhET上,每个孩子都成为了主导者,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条。





最后,我们感谢像卡尔·威曼教授这样给我们分享知识的优秀学者。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网站终究只是辅助孩子学习和探索的工具,如果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


来源:公众号“i长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