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辑佚家都得是杂家

 梁园处士 2018-03-06

在古籍的研究和整理工作中,从现存文献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以求完全或部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简称辑佚,古人也常用“钩沉”一词指代辑佚工作。

我国有极为辉煌的文化史,汇集前人智慧结晶的古代典籍十分丰富,而在历史上,古代典籍文献受到战乱、水淹、火灾、虫蛀鼠咬等厄运,散佚数量巨大,以致当年《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者有着“隋以前遗文秘籍迄今十九不存”的感慨。

可以这样说,古代典籍的散佚和后世对文献的辑佚是一对“孪生兄弟”,历朝历代,总有“悯今世学者不见古籍,乃徧(同‘遍’)校唐以前诸儒撰述”的辑佚工作者,历尽心血辑佚亡佚典籍。

辑佚工作者必是精通古籍之人。虽然典籍本身已经亡佚,但仍有零星片段曾经被别的文人引用,从而散存于其他典籍中,辑佚者将其他典籍中有关这本古书的资料搜集起来,重新编辑整理,以求最大限度地恢复亡佚古书的原貌。

辑佚古书的工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文人开始着手进行,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的辑佚工作者缺乏辨伪知识,辑佚作品的水平较低,无法和后世从事该项工作的学者相提并论。中国较早从事辑佚工作的是南宋学者王应麟,他有感于《易》学独传王弼,《尚书》只存《伪孔传》,便从群书中辑出有关郑玄《易注》《书注》的资料编成《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他又感到四家之《诗》只有《毛传》流传,便从群书中采集其他三家诗说的资料,编成《三家诗考》。事实上,辑佚的过程并非仅仅是翻阅古书、摘抄原文,因为很多现存书籍虽摘引亡佚书籍的文字,或因年代久远,这些文字被多人转摘,难免发生张冠李戴,或存在丢字添句的现象,辑佚工作者若想辑出一本古籍,不仅需要博览群书、旁征博引,还要熟悉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和训诂学的知识,并善于辨伪。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态度务必严谨,要一字一句地认真考证。

自元以后,明清两代辑佚工作发展迅速,并出现了一批毕生贡献给辑佚事业的辑佚家,例如,嘉庆年间的严可均辑出一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书746卷,共收3497位作家的作品。在书中,严可均为每位作家加注小传,又遍检群书,一字一句,无不校订。这本集子耗费严可均27年心血,中国唐以前的文献皆荟萃于此,对保存和传播唐以前古文献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明代的《永乐大典》对于亡佚古籍的辑佚也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这本书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并收录元代以前诸多佚文秘典,被西方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虽然其正本在明末战乱中亡佚,但其副本在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尚保存全书的90%。乾隆年间,人们从《永乐大典》中辑佚亡书,包括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使这批亡佚古籍得以流传,这也是明清两代人对于保留中国文化成果的一项可喜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