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雪原book 2018-03-06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息焉堂是邬达克1925年设计的。是邬达克一生设计的三座教堂中的第一座,是上海唯一的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教堂,颇具东欧风情。匈牙利有许多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同时,匈牙利也是欧洲哥特艺术及早期浪漫主义艺术中心之一。所以,息焉堂的建筑风格反映出邬达克的个人设计偏好及地域情结。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天主教息焉堂,位于哈密路,可乐路西南。原为天主教息焉公墓建筑的一部分。当年,天主教教友马相伯、朱孔家、王宝崙、潘世义、何理忠等发起创建了息焉公墓,占地约75亩。墓区内建有教堂、钟楼、会葬所、追思台等。由哈密路过公墓桥越新泾港可入墓区。桥头入口牌坊上有马相伯手书“息焉公墓”,墓区门楣上刻有“上天之门”字样。文革期间公墓被毁,仅存教堂、钟楼和会葬所,该地块被改建成新泾中学及上海动物园。1994年息焉堂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2008年教堂归还天主教上海教区。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教堂造型现代,穹顶为拜占庭风格,门窗则是哥特式的。主楼屋顶是一个由14只尖劵窗围成的半圆状顶,呈现着奇特的曲波形。十字架立在顶中央。钢筋水泥穹顶外表饰以铜板,年久氧化后呈独特的铜绿色。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主楼临河的南侧也有一个半圆球面,形成侧墙又是屋顶的形态,半圆球体的下部同样有一排尖劵窗。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教堂主楼旁的塔楼呈四方形,高高耸立,屋顶上是十字架。塔楼四周上方都排列着三扇尖劵窗,有着与上海主流教堂大相径庭的风格。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通过尖劵式的大门,进入教堂内部,米黄色的基调给人沉静的感觉。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天光从南侧半圆球面的尖劵窗中透露进来,形成耀眼的光柱,给教堂增添了神秘感。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息焉堂原为息焉公墓中为教徒举行安葬仪式祈祷时使用,教堂内部呈单厅式布局,平面为正十字型。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南边,临河的半圆球和弧形墙形成了厅内的圣坛。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神坛弧形墙的中央挂着十字架,十字架上有受难的耶稣。下方是圣母玛利亚。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是上海唯一的一座采用拜占庭式穹顶设计的天主教堂,也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较不为人知的教堂。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厅内,四角有四根束柱,上承帆拱与穹顶,显示出拜占庭建筑特征。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穹顶底部密排一圈的尖券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幻影,使大穹顶显得轻巧凌空。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地上铺的四角形马赛克地砖可能还是当年的原物。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息焉堂是邬达克流亡到上海后的第七个作品。
邬达克建筑(15)息焉堂 息焉堂对邬达克来说,这个作品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这个建筑超越了建筑本身。在邬达克人生进入到最后阶段,他曾明确无误地告诉世界:他这一生最最热爱的东西并不是让他成名的种种建筑,而是考古,另外便是宗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