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的出身并不傲娇,根本没想到自己将来能贵不可言,成为行废立之行的权臣。 成功确实需要运气,霍光的运气来自父亲霍仲孺的一次不负责的泡妞。 话说平阳县有一个衙役长得挺帅的,跑到平阳公主家当差,看到公主家的一个侍女,长得腰细皮白的,滑溜溜的,手感不错,就爱不释手,直接进行肉体无缝对接,火速把人家侍女的肚子搞大。 但这死衙役脸皮比较厚,死不认账,原因自然是谁把谁当真,走过路过采朵花罢了,谁会对一个低贱的侍女动真情?你以为真的海枯石烂的爱情?开玩笑! 当完差后,这个死衙役立即卷铺盖开溜,回家后也一点都不浪费,结婚生子了,而对自己的风流债就当从没发生过。 可以说,他绝对是个薄情郎。 这侍女倒也算不了什么人物,但她的妹妹是卫子夫,也就是唯一一个征服过汉武帝的女人,到后期就敢下令帮助儿子夺兵权的女人! 侍女生的孩子,因为死衙役打死都不认账,自然成了野种,无奈只能寄人篱下,养在舅家人的身边,一会跟着舅舅混,一会儿跟着姨夫混。 但这两个人非同一般,历史上早就大书特书了,舅舅是大名鼎鼎的卫青卫大将军;姨夫更是牛气冲天,是一代雄主的汉武大帝! 大家都说汉武帝穷兵黩武,此言不虚,汉武帝有个不良癖好,喜欢关起来门研究兵法,略有心得就悉数传授给这个有娘生没爹认的野种。可以这么说,这个野种的兵法尽出汉武帝之手。 汉武帝甚至把这个野种当作自己的影子,或者说这个野种实际上是汉武帝精神上的“私生子”。 最关键的是,汉武帝一手调教出来的野种,立下了赫赫战功,大长汉武帝的颜面。众所周知汉武帝“金屋藏娇”是权宜之计,但建金屋赠给这个野种却是真心实意的。房子建好以后,想让这个野种参观一下,何曾想他直接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可见,这人就是能跟汉武帝根本不用绕着弯说话的。 这个薄情郎就是霍仲孺,而这个私生子正是霍去病。 霍仲孺不认儿子霍去病,而霍去病偏认定了老爹霍仲孺,不仅给他广置田地配上奴婢,而且带着他的儿子霍光(也就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到帝都长安寻找机会。霍去病跟汉武帝关系好到超越君臣关系,就将自己弟弟霍光安排在了汉武帝旁边。汉武帝外出的时候,霍光会同行,汉武帝不出去,他也随时在身边听候命令。 霍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走到了帝国的权力中枢,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霍光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的一切都是哥哥给的,而哥哥的一切又是汉武帝给的。他跟皇帝之间,其实还隔着一个哥哥呢,而这个哥哥又是他这一辈子都无法超越的。 哥哥虽然名叫“去病”,结果打了胜仗还是招来了疫病,英年早逝,只活到了虚岁24岁。 汉武帝对霍去病,那才是真爱,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哥哥一死,霍光失去了一切的依靠,发迹的卫家跟哥哥霍去病有关系,但跟自己没毛线关系的。既然哥哥把他送到皇帝身边,现在唯一的依靠就是皇帝了,他必须用尽一切办法,让眼前的老板满意。 所幸的是,汉武帝对霍去病实在太怀念了,将霍去病唯一的儿子霍嬗一直带在身边,再想再调教出一个“冠军侯二世”来。谁曾想,这霍嬗跟着他封禅泰山回来就一命呜呼了。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比死儿子都要伤心,并且写了一首诗来纪念这个霍嬗。“我这么喜欢的人,怎么无法承受我的圣恩呢?” 最终,汉武帝竟然慢慢地“移情别恋”到霍光身上。 霍光没哥哥打仗的本事,也没哥哥和老板的非正常关系,但他清楚老板才是自己唯一的靠山,他必须让老板产生“你办事我放心”的依赖。因此,他小心翼翼地侍奉在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20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最终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信任。 在汉武帝这个老板看来,可能眼前的霍家兄弟,一个适合给我开疆辟土的,是开拓型的,一个适合给我看家护院的,是守成型的。 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兢兢业业,而汉武帝到老年时又是极为孤独,求长生不老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夫妻反目、父子相残,接班人卫太子自杀……种种打击之下,武帝心灰意冷。而霍光也真正意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就像卫氏家族“其勃也兴焉,其亡也忽焉”,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政治阴谋罢了,这让霍光更是谨小慎微了。 晚年的汉武帝越来越念旧,怀念卫子夫的贤德和卫氏家族的功德,同时怀念那个霍去病。 而霍光这个外人恰恰又是联系卫家和霍去病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对霍光越来越倚重了。 当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因为刘弗陵尚未成年,需要一个“老司机”带一段路,这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想“你办事我放心”的霍光。 武帝令宫中画师画《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霍光混的原则就是谨慎。他是一个小心翼翼的合格大臣,听君王命,得君王权,行君王事,无功亦无过,仅以谨小慎微著名尔,只是一个忠臣。可以这么说,混到这个时候,霍光是相当成功的,成功到让老板能放心托孤的程度,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可不是一般的人。 发汉武帝乘龙宾天时,汉昭帝才8岁左右,就让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大顾命大臣一同辅佐。 其实,这四人关系一开始还相当和谐,彼此都是儿女亲家,但在权力游戏中,不要说是儿女亲家,就是父子关系,那怕同胞兄弟,也会拔刀相向的。 金日磾跟霍光关系最铁,毕竟身世略同,家族底子都薄,但在昭帝上位的第二年也追随汉武帝而去了。于是,剩下的上官桀和桑弘羊跟霍光开始玩斗地主的游戏,显然霍光是“地主”,而是上官桀和桑弘羊是合作的“农民”。 虽然是一挑二,但新老板昭帝人小心机深,看人也特准,无疑是站霍光这一边的。这一点也与霍光的性格有关,他谨小慎微,至少还保持着一点节操的,但上官桀、桑弘羊这两人就玩脱了,特别是上官桀,想让自家人都当官增加势力,做得太没节操了,家里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姓上官的,统统安排给官当吃皇粮,全家人都为人民服务啊! 霍光本来就是看家护院出身,觉得上官桀如此给家里加官晋爵,会玩坏规矩的,于是多少拒绝了他。上官桀心里老大不爽,老子和你一样,同为顾命大臣,你凭什么管我,凭什么挡我路? 为拉拢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上官桀打算把她的情人加官进爵封侯。霍光觉得这也太胡扯了,难不成封他“屌长侯”? 开什么玩笑?他就当场驳斥上官桀的无理要求。从此,上官桀拉来盖长公主一起跟霍光死掐了。 上官桀决定搬掉霍光这块绊脚石,借着他休假,派人上书诋毁霍光,打算派人将霍光全家一窝端,但是当时的汉昭帝已经14岁了! 汉昭帝在两个权臣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霍光,毕竟老臣霍光更坚持原则些,还可以相对好控制,而上官桀吃相太难看。于是,汉昭帝说,谁敢诋毁霍光,我就治谁的罪。权力的天平就倒向了霍光。 上官桀算是彻底跟霍光卯上了,你有老板支持是不是?那我就是搞掉你的老板,联合起燕王刘旦造反,想让刘旦做新老板。但消息很快就败露了,反被霍光一窝端了全家。 在这个时候段时,霍光依然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忠臣,忠于老板,忠于社稷,继续完成汉武帝的遗命。 他的忠诚和谨慎让他走向人生的巅峰,在上官桀、桑弘羊这些对手被清理掉后,霍光开始固执自己的权力。 怎么巩固呢?话说老板汉昭帝的老婆是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现在上官桀全家死光光了,自然也只有外婆家了。霍光想着如何让上官皇后走出个龙种来,通过血亲来巩固自己的权势。 上官皇后嫁给刘弗陵才6岁,但当她9岁的时候,发生了“辅臣争权”,上官家被一锅端后,皇帝就对上官皇后丧失了性趣,后宫女人多了去了,想想这样的女人怎么上了身呢?但霍光不答应了,原因就是,他确实是上官桀的孙女,但同时也是我的外孙女啊,你们两个小年轻要努力,快快造出新人类来! 老板汉昭帝面对这个上官皇后,想上他的时候,估计是满肚子苍蝇的感觉,所以呢,表现出性趣缺缺的状态。霍光就让御医们上来陈情一番:“老板啊,你龙体欠佳,你金贵的琼浆玉液要省着花啊!” 当然,口头告诫可能无效,于是,霍光授意御医们发明一种“穷裤”的裤子。 在那个时候,裤子都没裆的,也就是“开裆裤”,皇帝在后宫来了兴致的话,可以随时爽上一炮的。而这“穷裤”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有裤,而且像包粽子一样系起来,等到裤子解开了,黄花菜都凉了。霍光如此精妙安排,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上官皇后独家给刘弗陵生个老板继续人。 播种有难度,加以播种时间短暂,因为时时感受到霍光“芒刺在背”的汉昭帝活到20岁,就很不爽地挂了。 因此,很多人认为这个历史最年轻的皇后可能一直就是处女。 汉武帝“托孤”,托到最后,这个最尊贵的孤儿也挂了,该怎么办?霍光想这个摊子是交给我代管的,那我就新立个老板呗。于是,霍光迎立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 这个刘贺一听自己要上位了,如果买彩票中了头奖,开心过头,带着从属国跟过来的400多位家臣,先是开个盛大的派对狂欢,再是在宫殿里算计如何接盘这汉家偌大的产业。 刘贺此举“图样图森破,上台拿衣服”了,绝对犯了霍光的大忌。你开你的派对没关系,派了400多亲信来接盘,那是准备把我们这些老臣放在哪里?难道让我们到一边凉快去?既然我能立你,那么我也能废你,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行起“废立之道”了。 刘贺登位27天后,霍光取得上官太后(她是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孙女)信任,哄刘贺进后宫朝见,刘贺一入,霍光立刻封锁皇宫,将刘贺家臣全部捉了起来。上官太后呵斥刘贺行为不检点,逼他退位。 历史就是遵循成王败寇的原则,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史书说刘贺登基27天竟干了1127件坏事,每天41件,大致就是在入京路上强抢民女、入京后为昭帝举哀不哭,继位后瞎指挥……blalblala,做坏事的节奏“连轴转”也忙不过来的!真够难为这个刘贺了!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刘贺不甘于被霍光当作傀儡。 此间权谋,真是有上千条人命书写的。 霍光斩刘贺400亲信于闹区,400人不哭不闹,只是齐声高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听到这些人最后挣扎的声音,不知霍光可有一身冷汗,若是刘贺当机立断,死于闹市的,必是他霍家这几百口人了! 一向谨小慎微的霍光,自已亲身经历上官桀、桑弘羊发起的挑战,现在又经历了刘贺发起的挑战,或多或少感受到权力之刃慢慢向自己逼近,逼到脖子边,让他更真实地感受到权力斗争的残酷。 原来,汉武帝的托孤重责,是个无底的深渊,他开始困惑起自己如何才能全身而退了,他见过武帝时卫家被清算,而昭帝时上官家被清算,现在刘贺一上来,目标所指正是他霍家。 可以这么说,自从刘弗陵死后,霍光的权力已经超越了皇权,成为一个说一不二的权臣,甚至出现了明显的玩弄权术迹象。 当然,霍光玩弄权术,无非就是想让自己能“活久见”,当然还想让自己整个霍氏家族能够开枝散叶。现在的霍家远不是当年他一个人来帝都长安的孤家寡人了,早就家大业大了。 在行废立之道一开始,一心谋公的霍光就开始谋私了,要保证自己始终能够掌握最高权力,但办法只有两个,一个办法是少年皇帝,不懂政事,需要老臣保驾护航;一个办法是皇帝懦弱无能,干不了正事,只有委屈老臣来代理执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总不能立一个自己的掘墓人吧! 霍光最后相中了刘病已。 刘病已是谁?不是汉武帝的儿子,确切地说,是汉武帝的曾孙,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史皇孙刘进的儿子。废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留下来的独苗苗,身世比较惨,吃尽苦头,一出生就罪犯身份;遇赦后由祖母史良娣来抚养;汉武帝虽然后悔巫蛊案,但是遗诏对这个皇玄孙的安排,只不过是后宫宫女多照看一眼,早就草根到了极点。 霍光选择刘病己,无非是他来自民间,朝中根基薄弱。试想昌邑王刘贺继位后,带来400多亲信,想在朝廷里安插新势力,还有亲信可用,便是刘病已连这样的亲信都没有几个。霍光如此安排,当然,更便于控制! 刘病已上台后,霍光一方面主动表示交权,还政于君;另一方面为巩固权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 安排皇帝的床上用品——根本无需霍光老人家亲自操办的,一帮察言观色的跟班都争先恐后地帮霍光吆喝起来了。岂料汉宣帝淡淡地说:“哎呀,不好意思,我有一柄故剑,如今已经流落在民间,不知各位可否替我找回?” 群臣立刻明白,皇上这是心里还挂念着原来的妻子啊!皇帝念旧情,当然是好事,众大臣总不能对皇帝说,皇帝你应该喜新厌旧吧?于是,大家帮皇帝找回了他的原配妻子许平君,并立为皇后。 但是,霍光显然不能让这位皇帝失控。为了实现这一步,有些事也只能女人来干,霍光的老婆霍显干了一件突破底线的事,就是从肉体上消灭许平君,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上位。 此举更为霍氏家族被清算埋下了伏笔。 刘病已恰恰是一代明君,心里很清楚,霍光可以废刘贺,同样也可以废自己,更何况,自己比起刘贺而言,更是小菜一碟了,收拾起来简直是三下五去二的事。 他知道自己羽翼未丰,因此抱着忍隐的态度,默默等待机会,清除霍氏家族的势力。 刘病已什么苦头没吃过,做了皇帝后,自然给足霍光面子,加封霍光二万户,霍氏家人侯者五人,关内侯者八人,然而霍光居然就“岂因祸福避趋之”地欣然接受了! 后来汉家还出现过一次日封五侯的事情,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赏罚为君王二柄,事情闹到这个程度,以后还拿什么封你,是皇帝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霍家后来闹到鸩后谋逆的份儿上,可谓是手中权力,忘乎所以了,竟然干了谋逆大罪,却浑然不觉。霍光不知进退,长期擅权,致使主上不君,臣下不臣,这就是班固说他“暗于大理”的原因。 刘病已最终用自己的耐心熬死了霍光。 反击战终于可以打响了。刘病已的聪明之处,在于清算了霍家人,就是不清算霍光本尊。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自己的帝位得之以霍光的拥立,否定霍光就是否定自己。霍光你人入土为安,跟死人呕气根本没必要,而且我要尊崇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说你功如萧相国,并入列入“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越是拔高霍光,就越显示霍氏家族完全自作死的,这也是一种高超的帝王之术。 霍光混到最后,自己算是善终了,但是他的家人却遭殃了,同样面临灭族的命运,这帝都里,霍光孑然一身而来,虽然发家成为最有权势的家族,但最终遭到清算,噍类靡余,重归于零,在西汉政坛如昙花一现。 霍光混,虽然没像李斯那么“现世报”,但报到了自己子女身上了。 在汉昭帝后,霍光已开始玩脱,想自己混得得游刃有余一点,控制傀儡皇帝变得更明显了,他扶了刘贺,本以为他傻,便于控制,结果刘贺政治上却并不傻,本以为刘病已最弱鸡了,并不会威胁自己和家族,结果汉宣帝选择隐忍待机,在他身后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算。 霍光,无论生前如何权势滔天,死后都会被鞭尸的。不涉及对与错,只因为皇帝不能树立起一个权臣废帝的典型,给自己的子孙挖坑,他没来得及去填,也只有用他后人的血来填的! |
|
来自: 昵称20102515 > 《激扬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