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文通脉疏经汤

 清茶清清 2016-05-08
【方药】黄芪30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药10 g,桃仁10 g,山楂15 g,红花10 g,地龙10 g,丹参12 g,炙甘草6 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活血。
【案例】李某,男,60岁。间断性心前区憋闷疼痛4年余,每因劳累而诱发。发作时胸闷、胸痛、呼吸气短,历时数分钟后缓解。曾就诊于各大医院,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近日因劳累,胸闷气短复现且逐渐加重,伴心慌,咳嗽,咳少量稀白痰,纳食不佳,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辨证:属心气虚弱、血行不畅。治宜益气除痹、畅通血行。拟以上方,服6剂后,胸闷气短诸症明显好转。后续以上方加减,共服用20余剂,临床症状消失。随访,未发。
【按语】此方是从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来。张学文认为,补阳还五汤为补气活血的代表方剂,虽为中风而设,然心胸同类。胸痹的病理过程中出现气虚血淤的病理,用本方治疗可获良效。他强调在使用本方时应注意:祛淤药和补气药的比例,祛淤药不宜重,黄芪用量不宜轻,黄芪量至少应用30 g。此方往往初期效果明显,后期进展缓慢,仍宜守方继续服用,此时不必再增加黄芪的用量。现代动物实验证明:补阳还五汤无论是灌胃,还是静脉给药,都对心血管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对心脏微循环的改善更具有重要作用;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衰竭心脏的心输出量。黄芪,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心脏的供血供氧平衡,并对心肌缺血缺氧有入血归心、祛淤生新、行而不破的作用;山楂,既有活血消食、降脂之力,又可防过补而腻胃滞脾之功;还可加入滋阴养血安神之品,如酸枣仁、柏子仁、麦门冬、夜交藤、鹿衔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