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高档餐厅和博物馆中,经常会看到一种名为 Urushi 的器具,它们凭借精细的做工和古老工艺让人过目不忘,这种日本传统的漆器工艺,最早可追溯至绳文时代。而“漆”字在日文里,是润泽、美丽的意思。 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为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同时又可以配制出不同的色漆,光彩照人。 漆器这项工艺的制作流程十分复杂,包括选材、塑性、刷漆与上色等众多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否则就会影响成品的质量。也正是漆器匠人们这种永不满足的职业精神,才使得这项工艺不断传承。 而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认识到了漆的性能并调配颜色,用以制器。日本漆器界和研究者公认日本漆器工艺最早传自中国汉代。 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时,曾带漆器和漆器工艺到日本,他圆寂前由弟子制作的夹纻干漆造像也成为了日本国宝。与此同时,中国精美的漆器艺术也随着盛唐文化传播到了日本。 雕漆在漆器中工艺最复杂、造价最高昂。雕漆,尤其是剔红,是明清两代宫廷漆器中最主要的品种。 盘为银锭式,盘内随形开光,以墨绿色为地,红漆雕双龙捧宝盆图案。盘中心海水纹中涌出宝盆,盆中斜袅毫光两道,现出“圣寿万年”四字。宝盆左右双龙飞舞,盘边雕缠枝花卉,外壁雕松竹梅纹。 此盘造型为嘉靖时期出现的新形制,所饰图案繁缛细腻,并将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文字巧妙地与龙凤等图案结合在一起。 漆器中除了雕漆工艺最复杂、造价最高昂之外,再有就是填嵌类的螺钿和百宝嵌了。 《黑漆嵌螺钿加金片婴戏图箱》 箱方形,两侧有鎏金凤纹铜环,正面及顶为可抽插的门,内装大小抽屉五个。除箱底外,其余各面及抽屉的外立墙均为黑漆地,上用薄螺钿及金、银片嵌成庭院婴戏图,共有幼童100名,组成“百子图”。 箱边及抽屉四边均用细壳沙组成边饰图案,画面上螺钿与金银光泽相互辉映,光彩夺目。 百宝嵌系用螺钿和各种玉石、象牙、翡翠、宝石、珍珠、玛瑙、珊瑚、蜜蜡、砗磲、沉香等珍贵材料以及椰子壳等镶嵌组成纹饰的漆器。 《卢葵生制百宝嵌雄鸡图长方形漆砂砚盒》 砚盒漆砂地,盖面用岫岩玉、螺钿、红珊瑚、绿松石、象牙、玳瑁等嵌出山石、菊花、雄鸡等图饰。画面清新简洁,富有生趣。选料制作均极其精细。内附漆砂砚一方,外底中心有红漆篆书“卢葵生制”四字方印。 描金和彩绘是另两种传统的漆器品种。描金,日本称为莳绘,所制最精。明代宣德年间漆工杨氏受命赴日学习莳绘漆,回国仿制,其子杨埙从学,所制足以乱真。另有漆工蒋回回也善仿莳绘漆,清代苏州仿莳绘漆极盛,金漆辉映,富丽堂皇。 《漆描金藤萝纹圆盘》 盘木胎,圆形,浅式,圈足。通体黑漆地饰彩金象描金花纹,盘内右侧一虬枝松树逶迤向上,藤萝盘绕树身。下为玲珑的太湖石、灵芝和盛开的玫瑰,外壁亦饰藤纹。口沿及足均饰连续回纹。 该盘造型周正大方,盘内装饰图案浑然一体。松树、藤萝和山石分别采用深浅不同的三色金描绘而成,呈现出色泽的变化,犹如绘画中的设色,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漆器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漆器工艺的传承是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匠人们对于技艺和作品的不懈追求。 视频来源于网络,用艺原创翻译。 温馨提示:“用艺手作生活馆”已上线,欣赏购买美物请点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