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游三省边城---洪安

 万隆法剑 2018-03-06
重游三省边城---洪安
1月11日,我和中央电视台《精彩视界》栏目组一行前往渝东南重镇---秀山。借此,让我再次重游了三省边城---洪安。
 
 
洪安古镇位于重庆市秀山县境东南,距秀山县城4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位于重庆、湖南和贵州的交界处,东与湖南省花垣县的茶峒镇隔河相望,南与贵州省松桃县的迓驾镇山水相连,为渝东南门户。是一脚踏三省的插花地,也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原型。清代名人章恺曾诗曰“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描绘了“一脚踏三省”的地利之优。

如今的洪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不仅是复温《边城》故事、品位古镇文明和体验边区贸易的理想场所,更是一座自然风光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的精神家园。当年沈从文先生从北京回到湘西,重游边城时,再度被边地人民纯朴、善良、包容的民风感染,回北京后,于1934年写出了不朽的经典传世小说《边城》,营造了又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秘境。洪安古镇作为《边城》小说中凄婉爱情故事的发生地,由此赋予了更为浑厚的文化蕴意。

《边城》的诗意来自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作家通过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将茶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习错综有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沫。洪安古镇作为《边城》小说中凄婉爱情故事的发生地,由此赋予了更为浑厚的文化蕴意。沈从文笔下宁静幽远的《边城》原型地———秀山洪安古镇曾引得无数游客向往。

作品几乎用整整一节的篇幅来描绘这座边地小城和酉水上游的地势、历史、物产、买卖、人情、风俗。酉水岸边的吊脚楼,碾坊,碧溪咀的竹篁、白塔、绳渡,茶峒的小街、码头、店铺,这一切景物和融不隔,构成令人心驰神往的诗歌与图画。“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置身于如此宁静而偏僻的小城镇,任凭时光流淌,你可以真真实实的得到一种融合,你的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生命、世界感观等等,可以浓缩到,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的美妙境界。边城中的边城,隐藏在时光深处,韵味在有风走过的河面波光粼粼。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与宛如出岫的朝霞相互纠葛,淤积着不断被人遗忘的古老画卷,青翠的山峦,黛青的屋瓦,朴实的笑脸穿插于过往来者。无数丹青妙手曾经在斑驳的城墙上、古老的吊脚楼上寻找岁月的足迹,无数文人骚客曾在潮湿的青石板路上、苍翠的丛林之中,寻找乡村韵味、寻找从文旧梦。“在此之前,不曾有惆怅的理由;在此之后,不再有漂泊的借口。”

我站在拉拉渡口边,眼前呈现出边城古镇的秀丽山水,耳畔仍回响着茶峒人的歌声干净剔透自然清新,与山与水交融在一起,带着浓浓的乡土味,牵起母亲和翠翠的梦,久久回荡在我们每个人心里。《边城》注重的不是故事的情节,而是意蕴和情感。《边城》是一部地域作品。作为理想世界的寄托,小说中的茶峒是实有的,我们可以从今天的湘西找出对应地方;茶峒又是虚存的,明显带有想象和象征意味的,它纯净美好,代表的是作者的理想社会和社会理想。《边城》大概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最淳朴的一部小说,它能让浮躁的人心慢慢沉静下来,像水一样明净起来,敞亮开来……但当你合上书本,世事纷沓而来的时候,好像恍若隔世《边城》的那个场景,那个瞬间是那样地不真实,仿佛是一段偷来的并不属于你的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