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窄巷子、太古里之后,成都诞生新的文化名片

 nico0211 2018-03-06

近百年来,国人所知的最著名建筑大师,一位是梁思成,一位是贝聿铭。他们一个醉心于中国古建筑,一个投身现代建筑运动,亦分别代表了建筑学的两种理念:传统与革新。

虽然“殊途”,但两位大师最终“同归”。事实上,梁思成主张的中国建筑是“引入西方建筑结构的中国特色新建筑”;而贝老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更是现代与古典融合的典型。——“融合与创新”成了二者的共通点。

(苏州博物馆)

纵观世界建筑史,无论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当代的中式建筑,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融合无处不在,也因此创造了新的时代潮流。

四川房产在线以成都诞生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式建筑——中德麓府府院为例,来剖析当代建筑语境中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西方科技的融合和创新,探讨城市文化名片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文化名片的建筑风格

应该既是古典的也是革新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

提及中式,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院子,而西式则是高楼林立。事实上,西式和中式最显著的差异就在于院子。西式建筑是以点向外发散,而中式建筑则以院子为中心向内收缩,房间以庭院为中心布局,生活以庭院为中心展开,文化和审美在庭院体现。所以,庭院是中式的魂。

中德府院,外有大府,内有小院。高低错落的院墙,为府院的主人创造了独特的领域感。而在院内,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独立使用的小院子,一正两厢的房屋布局周边。院内布局了江南小品园林式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充分彰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在继承了中式之魂的基础上,中德府院的建筑手法严格遵循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充分彰显士族阶层的身份;而府院的建筑材料却是现代式的,包括屋脊、梁枋、瓦当、滴水、立柱等构件,都是在考究现存的北方官邸后,又辅以现代工艺铸就,创造了全新的中式建筑意境。

文化名片的生活要求

应该既是传统的也是舒适的

“建筑代表着生活本身”——智利建筑师阿拉维纳

建筑的基本功能是居住,一砖一瓦都应该为舒适的生活所服务。但断档约百年的古建筑并不适用于现代生活要求:如进深大,采光差;木结构,不利于防火,隔音隔热效果不佳,水电、卫生间等实用功能布置不便。

中德府院在尊重传统建筑形制的基础上,对不利元素进行了改造:将传统建筑中的大进深改造为大面宽,辅以宽大的玻璃,从而创造了明亮的生活空间;广泛使用的木结构,选择高科技复合木材,不仅生态环保还实现了防火防潮防蛀;精心构制的地暖,让业主能舒适地度过成都湿冷的冬季,也符合中医“温足顶凉”的养身理论。

同时,府院还融入了现代生活要素:一层与二层的退台设计,增强了居住者的私密性,并提升了空间的多变性,富有情趣;将地下室作为非主流生活空间,对空间合理利用;一个功能齐全的西式厨房,可以有效满足居住者的国际化饮食习惯;随处可见的智能家居系统,给生活添加了便利,又充满科幻感……在府院,生活精神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却仍是现代的、舒适的。

文化名片的伦理道德

应该既是家族的也是邻里的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

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市病”:楼越来越高,归属感却越来越少;汽车缩短了城市的距离,却无法消除人心的隔阂;城市的人口多了,大家却越来越孤独……当生活方式已经彻底现代化,什么样的城市建筑才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海德格尔提出的“诗意地栖居”,无疑是所有人的共同向往。

诗意从何处寻?林语堂已经告诉我们:只要“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就“不亦快哉”!

当府院的主人们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归来,园林里那些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泉石花木,都能让你迅速实现从喧闹到幽静的切换,使你“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推开那细腻的垂花门,院内更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抚琴品茗、静坐冥想,是个人对精神生活的高远追求;围炉夜话、含饴弄孙,是家人之间最惬意的时刻;石桌闲谈、花径漫步,是邻里关系的其乐融融。

文化名片的伦理道德

应该既是家族的也是邻里的

“院和宁,家和兴”——中国古谚

在国人心中,中式院落不只是单独的建筑形式,四面围合所创造的领域感,更是家族的象征;平面上几进几出的群落布局,反映的数代同堂、长幼有序的家族昌盛。从闻名全国的山西乔家大院,到成都的刘氏公馆,每一座大宅院都见证了一个大家族的繁荣。

中德麓府从研发之初,就致力于成为家族传承的建筑。府门前威武的石狮,自然有序的亭台楼阁,砖、石、木等构件皆是家族文化的表达。而随着二胎政策出台、人均寿命增加,未来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也将越来越多,一个功能齐全的院落,对于那些繁荣的家族来说也更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以家庭院落为中心延伸出来的街坊邻里关系,同样是中国传统伦理关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地理学中的邻里主要以面对面接触为主,而随着现代高楼大厦纵向切割城市,也将邻里关系的纽带切断。不少人同一栋楼住了很多年,也是互不相识。

在中德府院系的院落里,传统的邻里关系也将延伸到现代,从而形成关系融洽的居住氛围,重现杜甫诗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邻里生活。

文化名片的城市气质

应该既是国际的也是民族的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

一样的高楼大厦,相似的公园绿化,相同的街景道路……如果到成都城南一带,你很难分清这座城市与上海、广州、杭州的区别。在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千城一面”已经成为一大特点,也是一大病症。

近年来随着文化复兴的浪潮,呼吁城市特色文化的声音不绝于耳。2016年,成都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城市文化:传承和繁荣城市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带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中式建筑“中德麓府”在天府新区诞生。

天府新区是成都未来的新中心,将承担西部与世界对话的重任,是这座城市现代、国际精神气质的象征。中德麓府诞生于此,既是这座城市包容性气质的象征,也将让天府新区在走向国际的同时,能够触摸到成都的文化脉搏。从居住角度来说,其跟太古里、宽窄巷子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相仿。

透过中德麓府这样茹古涵今、中西合璧的居住产品,我们同样可以窥见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