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是崭新的一年, 小月先要感谢众亲们,过去一年的关注和支持! 之前经常有伙伴在公众号和小月分享自己的手机随拍,好多作品真的很赞,很有启发。也有一些作品如果稍作调整会更好。 新年新玩法|手机摄影“问诊” 今年小月将不定期选一些伙伴的手机摄影作品来“拆解”,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看看这种场景或主题,怎么拍会更好,更有感觉。 欢迎伙伴们一起参与。可以在“岳小月”公众号后台发自己的手摄作品,也可以说说你对其他伙伴作品的想法和建议。 2018让我们一起学习提升——玩转手机摄影! 今天的这张照片来自“今日头条摄影问答”的一位伙伴邀请,一起来看看她的图片和问题吧! ![]() 这张照片的场景、主题很常见——秋冬林间小路,落叶和并肩前行的路人、恋人或老人…… 那么,这类常见的场景画面,怎么拍更有感觉? 以这张图为例,小月先说说自己的五点小建议,看看怎么拍会更有感觉。 一、换个角度拍: ▼原图分析:仔细看这张图是作者在行走中拍摄,正常“肉眼视觉”,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角度,没啥特别感觉。 ![]() ▼一点建议: 换个不常见的视觉角度,比如:蹲下,手机贴近地面仰拍试试。借助地面落叶前景,表现出远处父母的高大身影,整个画面也更向上延伸。 类似下图效果(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 ●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对比: 作者原图因为是站立平视拍摄,看上去前方有延伸。但如果蹲下仰拍,除了前方延伸,整个画面的上方也有延伸,整体空间感更强。 二、巧用“透视”构图: 拍摄这类两侧成排树木,中间一条小路的画面,很适合“延伸透视构图”,会让画面平衡,更有空间感。 ![]() ▼ 原图分析:仔细看作者这张图片,下方左右两侧路面的位置不太好,倒置画面有点倾斜,失去平衡,感觉不太舒服。 ![]() ▼ 一点建议:针对这张照片,如果将两侧的路边或树木,放在画面的左右下角两侧,这样整体就会很平衡。 类似下面构图(对比两张照片,哪个更舒服?) ![]() 三、多拍“互动”瞬间: 除去场景不说,在拍摄这类并肩行走的背影时,要多抓拍人物互动的瞬间,比如,两人互相搀扶,牵手或恰好相望聊天等等,让画面生动,更有故事。 ▼ 原图分析:仔细看这张照片,图中两位老人几乎没有互动,一前一后行走,所以让看到的人很难产生共鸣。 ![]() ▼ 一点建议:多观察,尽量抓拍老人互动的瞬间。 比如:互相搀扶 ![]() 比如:手牵手一起走 ![]() 四、巧拍“光影”: 这位伙伴的照片是雪后阴天拍摄,所以难免画面单调,发灰。假如是晴天,我们就可以利用好光照,拍摄人物、景物的光影,会是另外一种感觉。 一起看小月在公园中偶遇的场景: 1-岁月静好。一抹阳光下,两位老人静静的坐着 ![]() 2-孤影。清晨的公园,一位老人独自坐在长椅上,望着远方,身旁陪伴的只有影子。 ![]() 以上四点,小月是针对这类场景主题,在构图、用光上可以参考的拍摄技巧。除此外,想让你的照片有感觉,还有关键的一步,也就是最后要说的——后期修图。 五、巧用“后期”修图: 一张没构图,比例失衡,画面灰茫茫的照片,很难让人有“感觉”,这时候”摄影后期“就很关键了,可以尽量还原我们拍摄时的场景和感觉。 ▼小月把这张照片做了简单手机后期: ![]() 对比前后效果,是否更有感觉?只需两步基础调整: 1-调整画面构图,裁切多余画面,微调垂直透视。 2-整体提亮,加强对比和饱和度。 ![]()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欢迎评论留言,伙伴们一起玩转手机摄影! 猜你还喜欢 文|岳小月 原创 图|部分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