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丸计划”后,谁能拯救ofo?

 shzswjs 2018-03-07

这个春节,戴威过得并不安生。


他掌控下的ofo深陷资本旋涡,以至于在春节前两次通过动产抵押换取阿里17.7亿元借款,时间分别是2月5日和2月12日。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名为上海奥佛合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于2018年2月12日和2月5日登记了两笔动产抵押,金额分别为12.66亿和5亿,抵押权人分别为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和云鑫创业的动产抵押中,抵押物品为444万辆共享自行车;在和天猫的动产抵押中,抵押物品为共享自行车(浮动数量),并在备注中表明“抵押物之前已有其他抵押”。

 

天猫技术是明显的“淘宝系”,云鑫创业背后的最大股东则是蚂蚁金服。而奥佛合盛则是在2017年10月由OFO (HK) LIMITED全资成立的,其用于抵押资产为OFO的共享单车无疑。


为什么是借款,而不是融资?


融资的代价过于高昂,OFO步入绝境开始“毒丸计划”



此前,媒体曾报道OFO将获得来自阿里10亿美元的融资,不过后来这一消息就无人提及。据媒体透露原因,是滴滴不愿意在投资协议上签字。彼时,滴滴正在孵化自己的共享单车业务,业界有人猜测,不签字的目的是阻扰OFO拿到融资而限制它的发展。

 

如果OFO因持续没有资金到帐,而产生资金链断裂,出现用户“挤兑”押金的情况,其很有可能直接死亡,BlueGogo就是很好的先例。那时滴滴作为前期投资方,在OFO的资产处置上,将会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说OFO的死亡,或许会让滴滴成为最大的获益方。

 

为此,OFO也就酝酿出了上文的“动产抵押”,可以说OFO是“被逼无奈”选择了这种融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并不需要股东滴滴的签字。

 

2月5日的动产抵押中,作为抵押物的400余万辆的共享单车,明确表明了所在地“北京、深圳、上海、广州”,与“投放受限”的区域完全吻合,如果未来OFO不能偿还这5亿人民币债务,那这些单车以及背后升值的“共享单车名额”将会渡让给阿里,那阿里以及“阿里系”的哈罗单车将会成为最大的获益方。

 

而2月5日的动产抵押,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最后期限是6月7日。

 

近17亿人民币的融资总额,按照此前的速度也就只能“燃烧”两个月,更不够还钱给工银商,也不够填补亏空押金。如果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或者融资的进入,那OFO的“败亡”几乎已成定局。

 

可以说,OFO已经把皮球踢还给了滴滴,是继续追加对OFO的投资?还是任由OFO失去最大的资产布局?


对于阿里来说,可以说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交易。


但是很显然,这笔不到3亿美金的现金并不足够救ofo的命。在商业社会,也并不存在所谓的“白衣骑士”。那么,究竟谁能拯救ofo?


阿里?


从目前流出的信息看,阿里似乎是最有可能拯救ofo的角色。但是,阿里的动作犹豫不决,似乎也缺少诚意。


去年下半年,阿里将投资ofo10亿美金的消息多次引发热议,却迟迟未落地。据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称,传闻中的这一笔融资并未进行到签字环节。实际上,对于这笔融资,各方诉求不一。


一位匿名投资人透露,阿里希望借此机会吃下全部额度,并拿掉戴威的一票否决权,同时稀释滴滴的股份(超过25%)。


ofo则希望引入阿里的融资拿掉滴滴的控制权,把它变成纯财务投资人,董事会席位保留一个。


滴滴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对于阿里投资ofo,滴滴乐见其成,并且会和阿里在动作上保持一致。


春节前,曾有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ofo接下来的命运走向要看他们和阿里怎么谈。这句话背后意味深长。简单解释就是,“阿里希望从ofo管理团队拿走更多权益,显然管理层不会轻易妥协。”


曾经发酵长达一年的单车合并案的流产,阿里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阿里的角度,并不能够容许滴滴快的合并后的局面再次出现(腾讯股权大于阿里)。在ofo项目上,阿里进场较晚,拿到的股份也较低。为此,阿里想要控局未来的单车市场,就要通过投资或者其他方式获得更大话语权。


为此,在去年12月,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以30亿美金估值,将ofo的股份出售给阿里巴巴和滴滴。阿里拿了大部分额度,包括朱啸虎手中的董事会席位和一票否决权,滴滴只拿了一小部分额度。接手朱啸虎的股份后,阿里在ofo持股比例在10%左右。


一位投资人透露,金沙江退出后,在ofo董事会中,管理团队有五个席位(戴威行使全部投票权),滴滴两席,阿里一席,经纬一席。其中,戴威、滴滴、阿里、经纬都拥有一票否决权。 


“阿里会再放多少钱,还是个问题。”有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阿里肯定不希望ofo死,目前哈罗单车还在二三线城市,ofo能在一线城市牵制摩拜。”


也有看法认为,局面没有这么乐观。“滴滴控制ofo的同时,还会自己做单车,不会选择退出。作为滴滴的大股东腾讯,怎么会愿意阿里把钱放到ofo里,从而控制ofo?”


 17.7亿元借款的发生,印证了以上多种说法,也透露了更多可能性。ofo和阿里的关系日趋紧张,滴滴不愿主动退出ofo,ofo不肯交出更多权益,阿里用手中的资本步步紧逼。


阿里会是ofo最好的选择吗?曾有投资人担心,阿里已经把哈罗单车当做炮台,就像现在的饿了么。如果ofo拿了阿里的融资,戴威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张旭豪(饿了么CEO)。


滴滴?


此前有投资人认为,戴威就应该拿滴滴的钱,就算最后被收购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至于90后的戴威,还可以创业做新的项目,曾有多位投资人向《中国企业家》表示,滴滴曾经是ofo最好的选择之一。还有人直言,“戴威做的最大错事,就是和滴滴撕破脸。”


从业务属性来看,单车这个单一业务领域难以支撑持续运营,这个行业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比如季节性变化带来的影响,还有地域的管制。而单车业务对于滴滴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一是巨大的订单量;二是不管两个轮子还是四个轮子,都是运载工具,未来都将被自动驾驶代替。滴滴一定不能容忍市场上存在一个比自己运力还大的平台。


多位投资人都认为,单车对于滴滴的战略价值和其他家是不一样的,只要单车业务不赔钱,或者赔很少的钱,滴滴能获得一天几千万的流量。当天气不适合骑车的时候,这些出行需求就会转化成网约车订单。


多位投资人认为,滴滴和ofo的关系如何演变,取决于阿里和滴滴、ofo达成怎样的协议。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滴滴不会退出ofo。


“滴滴很可能一边自己做,一边压制ofo。”在投资人看来,受到滴滴的限制,ofo不能做网约车或者汽车租赁业务,没有新的故事可以讲,财务投资人很难投钱。ofo只能找战略投资人,例如美团或者阿里。”但是春节前已有传闻称,美团参与了摩拜的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此消息尚未得到确认。


目前,ofo依然是单车市场最大的变量,但当竞争对手摩拜已经将目光投向网约车和共享租车等新领地,留给戴威和ofo的时间越来越少。


新经济工场综合自一条财经、中国企业家杂志,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