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龙八部》告诉你:''''少年强则国强''''是个什么境界?

 caikk 2018-03-07




“少年强则国强”,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但问题是,“强”的标准是什么?少年们要怎样做才能“强”起来?


对此,梁启超给出的标准大概是:“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但梁先生一向比较惜字如金,没对这些标准进一步详细阐述。


于是这个问题成了困扰江湖人士多年的大秘密。


直到多年以后,金庸大侠写了一本名叫《天龙八部》的奇书,用三个人的事迹,从正反两面对这三句话进行了生动论证,才让大家洞悉了秘密的真相。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好孩子慕容复的烦恼

 



慕容复是个标准的高富帅。


标准到什么程度呢?标准到可以用一切标准形容词来形容:系出名门、面容英俊、年少有为、文武双全、家资豪富、名满天下……跟他一比,连乔峰都不够标准。


乔峰的武功当然比慕容复高。但他最多只是一个男人、一条汉子,在“精致程度”上可差远了。就拿俩人的职业来说吧,慕容复是长三角地区著名家族企业继承人,乔峰则是丐帮帮主。


当然,丐帮为国为民、行侠仗义,江湖地位很高。但是它的社会地位很低。比如,在某些大城市的地铁站里,这个职业是被广播号召抵制的。


可是人家乔帮主照样活得很潇洒、很快乐。就算父母大仇未报、爱人被自己误伤,甚至夹在两个交战国之间左右为难,人家依然拿得起、放得下,喝几碗酒,啥事都没有了。


慕容复却不行。他的遭遇其实远没有乔峰那样惨,但他的烦恼比乔峰还多。


比如这段:“表哥最近有了一两根白头发,我必须假装瞧不见,免得他不高兴。”这是爱人(王语嫣)眼中的他。


以及这段:“他从早到晚,心里念念不忘的,就是怎样兴复燕国。忧心忡忡之下,怀抱既放不开,自难潇洒了。”这是部下(公冶乾)眼中的他。


还有这段:“慕容复……心中越来越焦急:‘我慕容氏难道天命已尽,千百图谋,尽皆成空,一切枉费心机?我一家数百年尽心竭力,终究化作一场春梦!时也命也,夫复何言?’突然间大叫一声,拔剑便往颈中刎去。”这是他自己眼中的他。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总是焦虑、迷茫、烦躁、痛苦,甚至有自杀的冲动?


因为他还有个小目标没实现:建立一个名叫“燕国”的国家,然后做这个国家的开国皇帝。


哎吆我去,我听过想当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也听过想当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还真没听过想建立国家的。看来贫穷确实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跟慕容先生这个小目标一比,国民公公那个小目标真不算难,只要跟某知名网络巨头合作一次,就能实现三百四十个。而慕容复的小目标,大概只有玩即时战略游戏的时候才能实现了。


但这也不能怪他异想天开。因为这个目标不是他定的,而是他祖宗定的。







你能想象父母做的最过分的事是什么?你可能说,是强加给你一个对象,这样你的婚姻就没了。你也可能说,是强加给你一份工作,这样你的事业就没了。但我说,以上都不够过分。


最过分的,是强加给你一个人生目标,这样你的灵魂就没了。


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就是这样干的。他从来不问,儿子,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呀?而是直接把一个“兴复大燕”的梦想塞给儿子,然后说,呶,这就是你这辈子的目标,去努力奋斗吧。


慕容复还真就听话地去努力奋斗了。父亲告诉他,为了“兴复大燕”,父兄可弑、子弟可杀,朋友爱情,更不必放在心上,他就真不放在心上。后来,他抛弃了爱着他的女人,背叛了忠于他的部属,因为那些人妨碍了他的大业。


他变得六亲不认。任何对他的大业没有帮助的事,他都不会去做,任何对他当皇帝没有帮助的人,他都不会去理。


包括他的父亲。





在少林寺,已经贵为辽国南院大王的乔峰为了救父亲性命,向扫地僧下跪磕头,慕容复却不肯这样做。他的膝盖比天下第一强国的当权亲王还金贵。


然而他又不是对谁都膝盖金贵。比如后来,他对段延庆就下跪了,因为后者能帮他做皇帝。


慕容博不知道这回事。不过他就算知道,估计也说不出什么来,因为慕容复完全是按照他的要求做的。


这个天资聪颖、做事勤奋、上进心强的孩子一直顺理成章地接受父亲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一直把满足父亲的期望看作快乐的由来,从不怀疑父亲安排的人生也许不是他想要的。


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后来变成了自私、狭隘、薄凉的坏男人。


这能全怪他吗?但这又能全怪他爸吗?







我几乎可以断定,慕容博的父亲教育慕容博的内容,跟慕容博教育慕容复的内容,不会有太大区别。虽然这一点金庸没有明写,但“姑苏慕容”一直都是这个套路。


他们一代代地发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要求子孙去做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不过这不是重点。


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爱得更多的,是他们期许中的孩子,是符合他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孩子,而不是现实中的孩子本人。不过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要做的事,是让燕国独立。可是他们自己都不独立。


他们只是不断地复制父辈的人生轨迹,再把这轨迹复制给子辈罢了,所谓慕容龙城、慕容博、慕容复,都只是同一个野心家的不同代号而已。这样一家子人,怎么可能让燕国独立呢?


好在慕容复最后发了疯。这对整个姑苏慕容来说,无疑是一种解脱。


可悲的是,做了一辈子皇帝梦的慕容复直到发疯,都不知道在真正的皇帝段誉眼里,他已经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王语嫣的爱情。


而更让我好奇的是,如果慕容博这时还没出家,看到独生爱子这副模样,会是什么反应?


那多半是冲上去一个大耳刮子:逆子!这么点挫折都承受不了,你算什么慕容家的大好男儿?!


这可不是我瞎编。要知道,这世上真有这么一种父亲:他总是“不忍心”让孩子独立成长、“不忍心”放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忍心”看孩子“多走弯路”,但永远忍心控制和责怪他们。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不孝顺的段誉很幸福

 




慕容复的痛苦在于想做皇帝却注定做不成,段誉的痛苦在于注定做皇帝却不想做。


后面这种痛苦,让我也尝尝可好?


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真正体会后面这种痛苦。因为在我等小老百姓看来,这属于典型的“生在福中不知福”,是一种非常欠抽的行为。


比如钟灵就说:“武林之中,倘若有人能学到几下你爹爹的点穴功夫,你叫他磕一万个头,求上十年二十年他也愿意,你却偏偏不肯学,当真奇怪之极了”。


那时钟灵还不知道段誉是镇南世子,但仅仅他不肯学一阳指这件事,在钟灵看来也已经属于“暴殄天物”的范畴。


但这并不意味着,段誉的痛苦就是不真实的。相反,它比慕容复的痛苦更真实,因为前者关乎执着,后者关乎自由。





自由通常是个很奢侈的东西。你看,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所以跑到南山下寻找自由,但世上又有几个陶渊明呢?别人我不敢说,反正如果有人免费送我一斗米,我绝不介意折几下腰。


这大概说明:对越匮乏的人来说,自由就越奢侈。


不过这话反过来说不一定也成立。比如很多富一代,物质上倒是不匮乏了,但他的奋斗过程早已让他接受了弱肉强食的法则,让他知道了卑躬屈膝的必要性,再加上早年的吃苦经历又让他倍加珍惜既得的富贵,所以如果让他在“返贫”和“折腰”之间选一个,他多半也会选后者。


这样看来,培养一个真正具有独立自由精神的人,确实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要知道,那个嫌城里套路深主动回农村的陶渊明,可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


所谓“三代出一个真贵族”,此语信然。


那,“真贵族”到底长啥样?在我理解,贵族的“贵”,不在于权势的显贵,也不在于财富的昂贵,而在于精神的高贵;他们不一定拥有光鲜的外表和煊赫的权势,但一定要有担当之义、怜悯之心,要懂得同情弱小、礼敬妇孺、坚守正义、保卫理想。


按这个标准,段誉是《天龙》中的真·贵族。







其实我并不喜欢段誉这个角色。他的书生气太浓,人又太幼稚,从个人魅力上说,被他大哥乔峰甩出好几条街。


但我不能否认段誉的高贵。


他从不自视高人一等,而是永远平和礼貌地对待他人,始终虔诚地尊敬和热爱每一个生命。他不会因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就滥杀无辜,不会因为自己身为皇族,就不屑与下属和百姓结交。纠缠王语嫣的时候,他甚至都不提自己是镇南世子这回事。


跟乔峰比,他被甩出几条街;那些开着法拉利到艺术类院校门口等人的富二代跟他比,不止被甩出几条街。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当然,段誉也是有所拘泥的。如果说慕容复最在意的是燕国,已经拥有了大理国的段誉最在意的却是爱情。不过,在新修版《天龙》的最后,王语嫣离开了段誉,段誉却没有像慕容复那样因为失去最在意的东西而发疯。


相反,他看开了这一切:“那并不是语嫣有什么魔力迷住了我,全是我自己心生‘心魔’,迷住了自己。”


他在刹那间顿悟:他最在意的其实不是爱情,而是自由。


从离家出走邂逅木婉清,到浪迹江湖爱上王语嫣,再到接过皇位承担国家义务,他始终在追寻精神上的完满。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世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完满,于是他那枯荣祖师悟不到的“非枯非荣”境界,他悟到了。


他的灵魂得到了自由。







在《天龙》中,段誉更像一个“线索人物”,读者跟随他的视角,去认识乔峰、虚竹、慕容复、王语嫣、木婉清等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他本身的形象却并不鲜活。这让读者觉得他只是一个戴着主角光环的书呆子,却忽略了他的最大特质:自主意识。


段誉可能是《天龙》中最有自主意识的角色。


同样出身于名门世家,慕容复按照父亲的意愿一条道走到了黑,段誉却敢和身为王爷的父亲叫板。整个《天龙》的故事就是以段誉不满父亲逼迫学武而离家出走开头的,以后发生的一切,都源自那一次的“叛逆”。


这在郭靖、张无忌、慕容复等一干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遵从父母长辈的命令是天经地义,别说行动上不能反抗,就连心里想想也是罪大恶极。何况你出身武林世家,却不能子承父业、光耀门楣,你家的脸往哪儿搁?


可段誉不关心这些。他的态度是,你爱往哪搁往哪搁,反正别往我脸上搁。


他有自己的爱好、追求和价值观。他不接受段正明、段正淳那一套“皇族规矩”,不接受钟木婉清、钟灵那一套“江湖规矩”,甚至在迷恋王语嫣的时候,也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基本原则,没像游坦之那样被阿紫带到沟里去。


尘世纷扰,他却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在王语嫣面前,他低到尘埃里,但善良、正义这些东西,他一直没有忘。


他经常多管闲事,不会武功也敢为弱小者出头,哪怕让人揍得狗吃屎,下次还是狗改不了吃屎。


他还能设身处地为所爱的人着想。王语嫣爱慕容复,他就想办法成全她,从来没想过“如果王语嫣幸福了,我却得不到她,那还有什么意义”之类的问题。他认为那种问题太自私了,根本不叫真爱。


最终,他感动了每个认识他的人。就连慕容复的部下都不得不承认:“段公子胸襟宽广,风度闲雅,人中罕见。”


段公子的风度,确实“人中罕见”。但他的风度,并不是天生的。







正如慕容复的不幸源自他的父亲慕容博一样,段誉的幸福也源自他的父亲段正淳。


其实段正淳的武功远不及慕容博。他的名声倒是比后者更大,但那是因为他经常睡女文青,而且过108天还不去找人家,所以“四处留情之名闻于天下”。


幸好他自己的帽子也绿油油的(段誉不是他亲生儿子),不然真没天理了。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让这样的父亲教育儿子堂堂正正做人,还不如让儿子多看几集《小猪佩奇》。不过话又说回来,跟那些上梁不正却要求下梁正,自己烂泥扶不上墙却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比,段正淳又强得太多。


段正淳不是不望子成龙,对段誉也不是不“管教”。但总体来讲,他至少能对儿子平等相待。


比如,段誉小时候经常看一些易理、佛经之类的“闲书”,段正淳并不干涉。又比如,有时父子意见不一致,段正淳也不摆“家法”强行压服。


他跟儿子讲道理。讲不过,笑着摇摇头,就完事了。


段誉离家出走,给皇室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段正淳非常生气。可是等儿子回来,他却用一句“赏一顿板子”把这件事轻轻带过去,最后板子也没“赏”。





都说严父出孝子,段正淳的纵容,无疑助长了段誉爱顶嘴、没大没小的歪风邪气。特别是段誉离家出走后,他不仅不痛定思痛、严加管束,反而更加放任儿子独闯江湖,看样子是彻底放弃这个“不孝子”了。


但他又并没放弃。他只是放弃了“管”,“爱”还一直在那里。段誉在江湖上受了伤痛和委屈,“大理段氏”依然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段誉的广博视野、独立思考和悲悯情怀,就是从这里来的。正是段正淳营造的宽松自由却并非无所约束的氛围,让段誉养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格,让他既能体谅他人,又能坚守自我。


人是自由的,自由是有边界的。在这方面,段家拿捏得十分到位。


你看,同样是武林世家,游坦之的伯父和父亲也是在游坦之“文既不识,武又不会”之后选择了放弃,但他们始终放不下“名门世家”的身段,一开始对游坦之期望过高、管得过严过死,动不动就用皮带抽,后来又灰心丧气、彻底放任不管,却从来没教会游坦之“骨气”、“原则”和“信仰”是些什么东西。


于是,“一个系出中土侠士名门的弟子,变成了善恶不分、唯力是视的暴汉”。


“贵族”和“暴汉”,原在一线之隔。这线的名字,就叫“恰到好处的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丁春秋打烂了一手好牌

 



“星宿老仙,德配天地,威震寰宇,古今无比……”当丁春秋听着这抑扬顿挫的口号、看着这锣鼓喧天的场景,心中一定志满意得:无崖子你这老不死的,瞧见了吗?我比你强多了。


他确实比无崖子强多了。至少从“知名度推广”这方面说,是这样。


你看,武林中人提起“星宿老仙”四个字,谁不是“立刻变色”?就连少林寺玄难大师这等高手,在丁春秋面前都要全神戒备、不敢得瑟。


可是,谁知道无崖子和他的逍遥派呢?作为“灵鹫宫”、“星宿派”和“聋哑门”三大著名支派的起源之地,逍遥派本身却一直处于“深藏功与名”的状态,压根没几个江湖中人知道它的存在。


当然,丁春秋是知道的。





他不光知道,而且很清楚,星宿派虽然存在感很强,自主研发能力却比逍遥派差得远——别说“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这些惊世骇俗的武功都是逍遥派原创,就连琴棋书画、医疗卫生、土木工程、军事指挥、植物栽培、戏曲艺术等方面,逍遥派也多有创见。我简直怀疑黄药师就是这个门派出来的。


丁春秋却不想做黄药师。上述“杂学”,他一样都没学会,或者说,他一样都不屑于去学。


他只练武功。由于专心致志,他的武力值很快超过了师兄苏星河,后来连老师无崖子也不放在眼里,竟敢在背后偷袭。


不要以为“偷袭”就不需要底气。日本敢偷袭珍珠港,印度敢吗。


偷袭成功后,丁春秋的手机上弹出了“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的字样。他终于站上了人生巅峰。


唯一的遗憾是:“武功”的提升,不等于“武学”的进步。事实上,丁春秋自立门户之后,没有进行任何武学方面的创新,只是把“北冥神功”山寨成了“化功大法”。





是丁春秋水平不行、不会创新吗?倒也不是。


这跟水平高低没关系。当时武林的大环境已经决定了,他既没必要、也不应该创新。


他要做的是打赢别人。只有打赢别人,才能受到尊敬、获得资源、扩充权势,至于靠原创赢还是靠山寨赢,并不重要。


何况,在那个“力强者胜”的世界里,尊敬本身也不值钱。难道谭公谭婆不德高望重吗?泰山单家不受人尊敬吗?可他们一样要受武功更高的人摆布,而那些尊敬他们的人,也不会为他们主持公道。


这些故事充分证明:让人害怕,比让人尊敬,更有用。


因此,上面那句“只有打赢,才能……”也可以换个说法:只要打赢别人,就能受到尊敬、获得资源、扩充权势。只要你化掉了别人的功,就没人知道、或者有人知道也没人敢说,你的化功大法是山寨版的。


那还创什么新招?既然创新本身不会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谁把精力投入到这上面,谁就是跟苏星河一样蠢。


至于什么工程学、植物学、表演学,更是令人丧志的“奇技淫巧”,谁要花功夫学这些,谁就跟苏星河的徒弟们一样蠢。


苏星河的学问中,只有医学还算有点用处。所以不管丁春秋还是一般的武林人物,对他的徒弟薛神医都比较客气(至少面子上是这样)。


但他们也就仅仅客气一下。谁也不愿去学薛神医的本事。







无论你是否讨厌丁春秋,都不能否认,他获得了巨大成功。成功就是硬道理。


然而,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巨大隐患,丁春秋也不例外:星宿老仙可以嚣张一时,星宿派却不能横行永远。


换句话说,这个门派过于依赖掌门人的个人能力,缺乏内生性的持续发展动力。


人家少林派就不是这样。金庸在《鹿鼎记》中指出:少林派之所以长盛不衰,并不是因为它总有出类拔萃的武僧,而是因为它有达摩堂和般若堂这两个研发机构,它们专门负责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断对七十二绝技进行改良。


于是,少林僧“代有进益”。


另外,少林寺还有藏经阁这个伟大的图书馆,由于“不禁翻阅”,所以就连扫地的僧人也能自学成才,成为BUG级的存在。


星宿派可没有这些。





其实丁春秋和他的弟子们也不是蠢人。他们不是不知道建设研发机构和图书馆的重要性,只是他们的精力都用在了别的地方,没心思干这些事。


不信你看,丁春秋和慕容复在小酒馆里对战的时候,星宿派弟子们忙着干什么?忙着拍马屁。


比如这段:“你如恭恭敬敬地磕头请教,星宿老仙喜欢提携后进,说不定还会指点你一二。你却说要跟星宿老仙谈文论武,哈哈,那不是笑歪了人嘴巴么?哈哈!”


这是丁春秋的某位路人弟子说的。他大声斥责武功比他高N倍的慕容复,大义凛然、威武霸气。


然后……他死了。被丁春秋杀的。


这当然是误杀。丁春秋当时正在对慕容复下毒,结果被慕容复“斗转星移”到了这个倒霉货身上。


于是,“星宿群弟子均知他是中了师父‘三笑逍遥散’之毒,无不骇然惶悚,向着那三笑气绝的同门望了一眼之后,大气也不敢喘一口,都低下头去,哪里还敢和师父的眼光相接,均道:‘他刚才这几句话,不知如何惹恼了师父,师父竟以这等厉害的手段杀他?对他这几句话,可得细心琢磨才是,千万不能再如他这般说错了。’”


明明问一下师父,就可以弄明白真相,但谁也不敢问。


高手过招,本来是极为难得的学习观摩机会,当年郭靖看洪七公和欧阳锋比武,就乐得手舞足蹈,连黄蓉都忘了。可是星宿派弟子没这个福气。


他们不得不“低下头”、“细心琢磨”师父的心思,谁也没空学武功。





而丁春秋也不在意这些。其实这事,他完全可以主动解释真相,然后掉几滴眼泪,鼓舞弟子为同门报仇,但他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丁春秋眼见慕容复又以借力打力之法反伤自己弟子,自是恼怒之极,但想:‘我若为了保全这些不成材的弟子,放脱他的拳头,一放之后,再要抓到他便千难万难。这小子定然见好便收,脱身逃走。这一仗我伤了五名弟子,只抓下他半只袖子,星宿派可算大败亏输,星宿老仙还有什么脸面来扬威中原?’当下五指加劲,说什么也不放开他拳头。”


星宿老仙的威名,远比弟子的性命更重要。


不过这倒也是实情。毕竟星宿派的名声全是星宿老仙一个人闯出来的,他的名声一旦完蛋,星宿派在江湖上也就没地位了。


离开老仙,小丑们算个屁?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局面并不是弟子太无能造成的。







星宿派是个武林门派,但它的弟子每天做最多的事并不是练武,而是吹牛拍马和勾心斗角。


吹牛拍马的主要对象是师父。在师父面前,弟子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拍,从一开始的“威震武林”一路拍到后来的“威震寰宇”,再后来,连孔夫子也没老仙博学、关二爷也没老仙神武。


这实际上是一种“捧杀”:星宿老仙明明不是萧峰、虚竹这些人的对手,但你们老是这样吹捧他,搞得他自己都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了。


但这也不能怪弟子们。因为老仙就喜欢听这个。


弟子们不清楚老仙能不能打赢虚竹,但他们很清楚老仙能打赢大师兄摘星子。也就是说,就算老仙在外面输得一塌糊涂,关起门来,还是可以收拾他们。


所以他们必须用投其所好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真正忠诚。少室山一战,还没等丁春秋出手,少林派只是摆了个“罗汉大阵”,他们就“见势不妙”,暗暗准备“改颂少林圣僧”。


反正都是拍,拍谁不是呢。





除了拍师父,星宿派弟子之间也有吹牛拍马,不过这种吹牛拍马之中又加上了勾心斗角。


在等级森严、力强者胜的星宿派中,武功低的弟子一方面要拼命雪藏自己的真正实力,对武功高过自己的人毕恭毕敬,以确保不被“扼杀在摇篮里”,另一方面又要拼命练功,等待时机成熟,给骑在自己头上的人以致命一击。


“大师哥功力超凡入圣,非同小可。”这是星宿派弟子吹捧大师兄的话。那时他们都害怕大师兄盯上自己。


“摘星子,你打输了,何不跪下磕头!”这是星宿派弟子痛骂大师兄的话。那时他们都盼望大师兄早点死。


这两段话在书上,相隔不到三页纸。果然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星宿派虽然在表面上一派欢乐祥和、尊卑有序,但实际上,他们的人际关系极为紧张。


每个人想的都是怎么压在别人头上,怎么把自己当年受的屈辱变成未来受的吹捧。为此,他们可以时刻绷紧神经、不择手段,但谁也不会真正享受学艺的过程,更不用说研发新的技艺。


他们守着逍遥派这座无所不知的宝库,却学不到半点真本领。


这样的门派是注定失败的。它的失败,不是因为不幸遇到了一群人品卑劣的门徒,而是它只容得下人品卑劣的门徒。就算有些门徒原先人品还不错,在这里待一段时间,也得变得卑劣。


不然他们根本没法生存。


离开也不行。作为师门叛徒,丁春秋非常清楚“背叛师门”对门派威名的影响——如果逃跑的人得不到惩罚,所有人都会想逃跑。


所以他不得不“驾临中原”追拿叛徒阿紫。他要是放阿紫一马,以后谁还怕他。





丁春秋很清楚,他是靠欺骗、威胁和强制,把一群没底线的人凝聚起来的。这群人只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命”。


少室山下,丁春秋跟游坦之比拼“腐尸毒”武功,他的技术明明高于对方,却输了一招,原因也是这场比拼触及了弟子的底线。


游坦之那边的丐帮弟子临危不惧、锐身赴难,而星宿派弟子们只是嘴上临危不惧、锐身赴难。


但你能怪他们口是心非吗?如果他们只有赞颂的权力,就只会有虚伪的面孔。


自始至终,丁春秋从没给过弟子真正的关爱和温情,更没给过他们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感。星宿派只是他一个人的。


弟子们找不到临危不惧、锐身赴难的理由。


丁春秋本该有更大作为。他的天分很高,讨好师父和师叔的本领也不小,就算背叛师门,仍有机会把师门绝学发扬光大。你看唐太宗也是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才当上皇帝,唐朝一样在他手里走向了强盛。


至于这究竟是哥哥的错还是他的错,谁会关心呢。赢的人就是对的。


因此,李世民和丁春秋的最大区别不在于“仁慈”和“狠毒”,而在于“谦逊”和“膨胀”。李世民容得下魏征,丁春秋估计连魏忠贤都容不下。


越是希望天下尽在自己掌控的人,越容易失去对天下的掌控。特别是,在进步停滞的时刻,哪怕你把自己的小天地控制得风雨不透,一样会败于外敌之手。


当丁春秋败给武功系出同源的虚竹,星宿派立刻树倒猢狲散,他本人也从弟子口中的“德配天地”变成了“灯烛之火,居然也敢和日月争光”。


到这里,逍遥派的一手好牌,彻底让丁春秋打了个稀烂。





后记



我的主业不是读金庸。


之所以写这个东西,是因为某天散步时,忽然听见一位小学生在背诵《少年中国说》。


他用稚嫩的嗓音喊着“少年强则国强”,一旁的母亲则赞许地说:“对啦,‘少年强则国强’,所以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听爸爸妈妈的话,认真学习哟。”


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少年强”就意味着“少年要听话”吗?


如果“听话”就能塑造强国,那清朝早该是世界最强,那时的少年不比现在听话得多?


可见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另外,“少年强则国强”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仅仅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就万事大吉了。


的确,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但 SHE 唱道,“你曾是少年”。


我们都曾是少年。如果我们不尽自己的义务,却要求下一代尽他们的义务,那他们也大可以再把希望寄托于下下一代:孩子们,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吧!


每一代人都该努力。下一代人理应胜于我们,然而我们有自己的使命。


在我理解,弄清“少年强”的标准和路径,是我们使命的一部分。如果我搞错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