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西之行

 崤山老乔 2018-03-08

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飞行员格拉夫·楚·卡斯特(Graf zu Castell)在河南西部航拍到几张照片,地面上有序地分布着一个个方形和长方形的地坑(图1)。

1964年,美国著名作家、建筑师、社会史学家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根据卡斯特所摄的照片,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豫西独特的传统民居——地坑院。

图1、上世纪三十年代航拍的地坑院全景(三门峡市地坑院景区陈列照片)

所谓“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掘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坑,深约8、9米;然后,在坑的四壁再挖上若干孔窑洞,供人居住;其中,在一孔窑洞之内,有一个弧形拐弯的斜坡,通向地面,是居住者进出院落的门洞;如需与邻近院落相通,可以再挖上一孔地下通道。

河南省西部、与陕西省交界的三门峡市陕州区(原“陕州县”),沟壑纵横;原上独特的黄土层(被称为“立土”,即能被挖掘成90度的峭壁而不坍塌),为地坑院的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图2)。

图2、陕州、陕塬上的沟壑

据考证资料,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地坑院,是我国传统四大民居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至今唯一留存的地下民居建筑,常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我们短暂的豫西之行(2月8日),参观了三门峡市的“陕州地坑院”。

景区,是一个“地坑院群”:由20余座原有人居住的地下窑院,经改建、装修,并从地下相互贯通组成。每个院落,是一个独立的参观单元;院落之间的联通,构成了一个展示地坑院结构和当地民俗、民风的完整体系(图3至图7)。

图3、陕州地坑院景区入口

图4、地坑院景区一角(半人高的“拦马墙”里,便是一个地坑院)

图5、景区中每个院落,原来都是真实存在、有人居住的

图6、通往地坑院的斜坡通道(从地面往下走)

图7、地坑院里,通往地面的斜坡通道(左),

以及通往邻近一座地下窑院的通道(右)

农耕时代,陕塬民居的独特风情:“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当地农户真实生活的写照:“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图8至图14)。

图8、地坑院中的主窑——厅堂,标准的建制是一门三窗

图9、卧室的炕,通常就在窑洞口,因在洞口通气较好,能晒到阳光

图10、厨窑,内有烟囱通向地面

图11、穿心灶,可同时放上9个锅

(用于地坑院婚丧嫁娶时的流水宴席——“十碗席”)

图12、牲口窑

图13、以往劳作的农具

图14、地坑院剪纸等地方特色工艺品(左)和陕州贡品——柿子醋(右)

时代变迁,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使得地坑院的生活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真实的地坑院生活,并不如景区供人们游览、参观的院落那样美观、舒适;且许多窑院由于长久闲置已经坍塌破败(图15、图16)。

图15、一个闲置、破败的地坑院(上)及其通往地面的通道(下)

图16、一个尚有人居住的地坑院,似乎已需要整修了

地坑院特色建筑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地坑院文化如何保留传承,也许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图17)。

图17、正在重新整修中的地坑院(左);

在院落里需要打上一口深水井,并按上辘轳(右)

图17是正在重新整修的地坑院。在原来院落的四周,建起了一道半人高的拦马墙,可防地面人或物的跌落,也可防地面的雨水流下;院落内四壁、靠近顶部之处修了一圈屋檐,以防雨水打湿院中的窑洞口和坑壁;在院中,挖了一个凹陷坑,可以积聚进入院子的雨水,也可用于倾倒一些生活中的排水。如果在院落与院落之间的通道处打上一口深水井,并按上辘轳,既有传统民居的特色,也会对地坑院的生活更加方便。即便如此,在地坑院中如何挖上一孔盥洗室窑洞,似乎仍无很好的设想。

徐晋勋

2018 03 07

小贴士

我国四大古民居建筑:北京四合院,福建围楼(土楼),西南吊脚楼,西北窑洞和地坑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