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乱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却不入侵?原因很简单

 斯郎曲培卓拥 2018-03-08

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是个动荡的年代,各地军阀割据势力如走马灯似的晃来晃去。但我们不禁有个疑问,三国这么混乱,为什么没有发生北宋被辽、金狂虐吊打之事呢?事实上,外族沦落为被中原各个割据王朝吊打!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清的是三国时期,少数民族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也就是天时。

秦朝建立之初,秦始皇修长城防范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可到了西汉初年,刘邦遭受耻辱的白登之围,从此之后西汉和匈奴走上了和亲之路。汉武帝时间,西汉国力强盛,开始了征伐匈奴之战,匈奴远遁漠北。东汉时期,匈奴在汉王朝的打击下更是惨不忍睹。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乱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却不入侵?原因很简单

东汉时期,名将陈汤喊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公元91年,北匈奴被东汉所灭,南匈奴从此依附于汉朝。公元216年,南匈奴最后一个单于呼厨泉去邺城拜见曹操。人妻曹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从此灰飞烟灭,从地图上抹去,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被清除干净。

至于其他游牧民族,如乌桓、鲜卑、羌人和南蛮等,虽颇有战斗力,有的在后期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但还没有强大到推翻东汉王朝的地步。

其次,三国时期虽然混乱,但名将众多,且对外族持一致对外的态度。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乱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却不入侵?原因很简单

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先后进攻曹操有数次投降于他,始终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公元216年,曹操晋封魏王,声名传到北方,地区,匈奴人十分仰慕。呼厨泉到邺城向曹操拜贺,这一来就走不了了,曹操将其留在邺城,实际上,呼厨泉等于是被软禁了。

至于东南,孙权从公元200年开始向山越用兵,历时三十八年,平定山越人的叛乱。

第三,三国时期建立的政权相对稳定,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乱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却不入侵?原因很简单

曹魏方面,曹操先后灭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地区;蜀汉方面,刘备颇有威名,蜀中地区物产丰饶,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致力于休养生息的政策;孙吴方面,孙策、孙权等经营江东地区,打击世家大族,剿抚山越。正是政权的稳定、经济的富庶,才使得三国虽然割据纷争不断,但依然能够有能力组织对外族的征战。

三国时期,中原地区乱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却不入侵?原因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