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毛”辣条时代远去 卫龙引领调味面制品行业加速升级

 风不二 2018-03-08

近年来,辣条行业因营养和卫生问题频受质疑。前不久辣条在北京被“下架”的消息,让辣条再次受到关注。在调味面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标准不统一、创新乏力、集中度不高等问题也都显现出来。因此专业人士称,辣条行业的产品结构与主要消费群体正在发生转变。

随着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规模化效应的体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拥有调味面制品食品生产企业从几千家递减至580家;以河南为例,调味面制品企业从2000年的4000多家递减至2017年的236家,其中规模企业达40家。另一方面,在市场上,“五毛”包装的调味面制品由2010年的81%锐减到2016年的8%左右,而2—5元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到总量的55%。在这当中,卫龙、佳龙、君仔、麦动、琼宇、钟阿龙、笑笑等辣条品牌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营养健康是食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已成为业内共识。对于辣条产品通常为大家所诟病的高油、高糖、高盐的“三高”问题,众多企业也正在寻求解决办法。“要让辣条行业长青,仅靠抓住消费者的味蕾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契合未来食业营养健康这一大趋势。”一位辣条食品生产企业的研发人士表示。

为了提高调味面制品的生产标准,卫龙食品董事长刘卫平介绍,卫龙一方面持续创新,通过不断改良工艺和配方,让辣条产品趋于美味和健康;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进行设备升级,大力推行自动化,2014年,卫龙就搬进了新修建的厂房,采用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从而持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卫龙食品始终坚持“一切从源头抓起”的原则,自主提高原辅材料生产标准,即使增加原料成本,也严格挑选原辅材料的产地及供应商,实现了配料的标准化,生产标准高于行业执行标准,贯彻了“健康美味”的生产方针。

目前,卫龙承担了调味面制品减盐研究、调味面制品保水、保软项目等多项市级科技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通过生产工艺及配方调整,卫龙对解决辣条麻辣产品的“三高”问题做了改进。调味面制品行业的换代升级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作为辣条产业代表的卫龙企业,肩负着领头人的责任,助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