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雕 门 扇
夜读王稼句《秋水夜读》(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零零二年五月第一版,六朝松随笔文库)“灯下零墨——江南民间木雕”,我取出书斋里的一块木雕来赏玩。 我地民间利用木雕艺术装饰家具摆设于厅堂、卧室已久,况木雕具有古朴、典雅的风味,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儿时的我常在木雕门扇前的走廊下负暄,听外婆给我讲《三字经》和一些民间故事,在走廊下享受阳光的照耀和读书写字。 家中老屋门扇、家俱上都有木雕,后从老屋搬进新居,新屋虽装饰一新,却少了一种老屋里特有的氤氲。近年来老城拆迁改造,许多老房子被拆除,民间屋檐、窗扇、门扇、床、橱、箱、桌、椅等家具上木雕日益稀少。
许多年前,路过一户人家见其男主人用力地在劈木柴,准备做生炉子用的烧火柴,我一眼瞥见他家一堆木柴中有一块木雕门扇,急忙上前向主人索要来玩,主人知道我喜欢就爽快地答应,我将门扇四周的木框拆下给主人,取木雕门扇带回家赏玩。 这块木雕门扇虽然旧了些,木板也松开成三块,但一点也不影响观赏,满身的灰尘仿佛在讲述它所历经的沧桑和木雕门扇背后的故事。画面上是《西厢记》片断,一座梨花深院,一幕戏剧场面。木雕门扇画面上是待月西厢下,迎风尘户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夕阳西下,后花园竹影迷离。莺莺、张生、红娘、书童四人,张生在红娘引导下来西厢走一遍,莺莺小姐倚窗正在窗台赏花等着雨天。我仿佛听见张生隔墙高声吟诗:“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和:“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此木雕图案高古雅趣,朴素的造型雕刻细致精巧,张生和崔莺莺,人物神态风格细腻,线条流畅,细部刻画精细。人物栩栩如生十分生动。朋友们观看过此木雕门扇都赞叹不已,对此木雕门扇人物给予好评。雅趣能生韵,木雕诉说岁月的沧桑,作家袁滨看到此木雕门扇留言:高古雅趣,穿透时光隧道,与岁月同翔舞!书画家吴以徐称赞:这是块非常漂亮地木雕门扇,用图案式布局把画中人物、小桥、院落处理的均衡呼应,使故事在平面感中错落有致地灵动起来了,很经典的木雕画。
此时窗外明月清风,阳台上的花草微微拂动,心中多了一份悠然,读书读木雕上的画如与稼句先生在书斋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