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科克托,用灵魂谱写艺术

 泊木沐 2018-03-08

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让·科克托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科克托戏剧选》

本书收录了

《人声》《俄耳甫斯》《双头鹰》

《打字机》《在劫难逃》《克莱芙王妃》等

科克托的戏剧代表作

体现了科克托对爱情和死亡的剖析

对自由的追求

展现其非凡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和高度的自信

不可避免地打上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

先锋派思潮、回归古典主义等烙印

也从不同的侧面

反映了20世纪法国风云际会的艺术风貌

《科克托戏剧选》

在现代艺术史中,让·科克托仿佛一道乍现的灵光

从诗歌到电影、从绘画到剧作,他无所不能

却因为太过人的才艺和作品范围过广

而模糊了世人眼光,直到逝世前三年

才被学界真正重视和推崇

他有着众多职业设定

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及剧作家

甚至画家和音乐赏析家

他是毕加索和吕西安·克莱格的终身挚友

他一生创作不息、包罗众多类型

并最终于1954年当选为法兰西文学院院士

担任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名誉会长

科克托在片场的工作照

与当时绝大多数聚集在巴黎的先锋派艺术家们不同

科克托于1889年出身于法国一个富庶的中产阶级家庭

他自幼就接受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

但热爱绘画与摄影的父亲

却不幸在他9岁时于家中自杀身亡

临终前留下一台尚未修好的相机

19岁时,他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阿拉丁神灯》

从1917年科克托发表

《滑稽表演,历史上首创的“立体主义芭蕾舞”》开始

一直到新戏剧、电影的新浪潮

他都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

以至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思潮、回归古典主义

宗教和政治问题、存在主义等所引起的波澜

无不有科克托引人注目的身影

科克托光影绘画作品

科克托像大多西方戏剧家一样

喜欢翻新希腊神话题材

《在劫难逃》中,他将正剧和喜剧掺进了悲剧

突出了最不适于处理感情问题的设置所提供的纠葛

他的独幕独角剧《人声》又是一种创新

一个女人同一部电话的对话

这便是“人声”,百味的“人生”

《打字机》又始终贯穿着一种神秘的气氛

好几个人物都有嫌疑

观众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

根据人物的表演来判断究竟谁在作案

1930年,科克托从写诗转而拍电影

摄制了短片《诗人之血》

他运用素描画的风格

把简练有力的线条以及超现实的性感加以造型

他的电影世界,充满奇异的特殊效果

和异国情调的风景

影片大多是实验性的

不追求宏大布景和连贯叙述

只展现独树一帜的眼界

科克托称其为一种“影像句法”

使电影成为诸多艺术形式的综合

一种“元创作”意义上的艺术活动

让·科克托

科克托这位身形瘦高、举止优雅的法国人

几乎于每个艺术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他的诗歌处女作出手就获得一片好评

绘画方面,他的线描和构图

虽能看到毕加索的影响,却也自成风格

在舞蹈方面,他是最早

与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的先锋艺术家

戏剧领域,他创作的《可怖的父母》等作品

以及“俄耳浦斯”系列,是至今仍时常上演的剧目

他甚至还可以算是一位音乐家

而在电影领域

他是对新浪潮一代最为关键的法国导演

他惊人的创作能力

令他获得世界性的声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