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一种能“消炎”的中药

 吾达斯 2018-03-08


中医门诊常听到这种声音:

大夫,我这是不是有炎症啊?您给我来点消炎的中药……

大夫,我咳嗽的厉害,您给我来点止咳的中药……

大夫,您看我是不是“上火”啊?您给我来点去火的中药……

大夫,我现在疼的厉害,您给我来点止疼的中药……

……


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中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通常情况下,如果门诊人比较多时间紧张的话,我遇到这些问题一般会回答:嗯嗯,给您加药了……

——“人不要对抗观念”,所以为了广大患者朋友们“放心”我才如此回答。


实际的情况则是:中药对应的是人的具体“状态”而非局部“症状”。什么是“症状”呢?比如发热、咳嗽、疼痛、腹泻、便秘……等等,对这些症状的治疗一般是退热、止咳、止痛、止泻、通便等等,这些治疗就是针对具体症状的“对症治疗”。


虽然中医也有对症治疗的内容,比如中医说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标法中很多都是针对具体的“症状”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还有一句话叫:“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止血……”绝大多数情况下,开方子是针对患者当下的“状态”,即就诊时的整体状况。病人看病当然需要解决具体的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但引发“症状”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所以治疗疾病除了需要控制症状之外,祛除引起病症的原因是更加重要的事情,无论中西医学在此点上的认识是相同的。就如同打仗一样,攻城掠地不能死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从战略全局考虑,正如那句电影台词所说:“我们今天大踏步地撤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


中医更加注重和擅长从整体把握和调整病人的病情,并且认为局部的症状多因为整体的状态失调引发,所以吃中药——尤其是开汤药时,其实并不存在太多根据症状“加药”的情况,而是确定病人当下的整体状况后适当的调整用药,方剂也绝非治疗单纯症状的中药的简单叠加。


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种现象,比如很多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经典方剂在体外实验中并没有明确的杀灭细菌或病毒的作用,但应用于具体的病人仍能取得疗效;与此相应的,在现代医学的抗菌治疗中,有所谓“药敏试验”——即通过体外培养分离病人感染的菌株,并针对性的选择应用抗生素的方法,但这种体外的“药敏敏感”并不代表抗生素在体内的抗菌作用好——因体内的情况并不完全等同于体外,这也是感染科医师经常提到的常识。


中药的治疗作用多是古人依照病人服药后的感觉和现象推断总结出来的,所以应用中药大多数时候并不存在单一治疗某种特定症状的特效“灵丹妙药”,多是中医师根据病人当下状况选择适当的中药单方或复方进行治疗。所以根据症状“加药”一直不是中医治疗的主流,更多的中医大夫还是比较推崇根据病人具体状况决定处方的“辨证论治”的方式。


总之,所谓专门“消炎”的中药其实并不存在,用中药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选择,另外看完这篇文章不取消关注的真的都是真爱……本人的公共号运行至今并没有介绍“XX节气吃什么最养生?”、“一招解决XX病”、“XX病的罪魁祸首”之类的小妙招,目前竟也有1000来人的关注,真是要谢谢大家!以后堂主会丰富一些其他的内容供各位朋友阅读参考,当然您有什么需要也可以跟我沟通……

  跷引堂聊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