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

 潇潇雨ekg9m5f4 2018-03-0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也是封建割据到全国再统一的过渡时期。从民族的角度来说,这又是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和交流为隋唐时期多民族统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包含4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魏、蜀、吴三国的鼎立,约在220?265年之间。第二个阶段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战,约在266?420年之间。第三个阶段和第四个阶段是南北朝的对峙和南北朝的并趋衰弱及北周、隋的转强,约在420?589年之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

(一)曹魏时期的军阀混战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死后,袁绍乘势攫取并州,任命其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进行兼并战争,从此并州陷入曹操、袁绍长期争夺的战乱中。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任命杜畿为河东太守,建安十二年任命梁习为并州刺史。从此,河东、并州全境为曹操控制,结束了自董卓之乱以来该地区军阀混战局面,使山西开始进入一个政治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相对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

两晋时期,少数民族源源不断进入中原,改变了北方的政治格局。自刘渊建立匈奴汉国以来,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汉族政权被迫苟安于江南一隅。从东晋开始到隋统一,形成近三个世纪的南北对峙局面。期间,十六国时北方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匈奴汉国政权和南北朝时统一北方的鲜卑拓跋族政权都建都于山西境内,中原则成为民族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年),居住在汾河流域的匈奴北部都尉刘渊趁“八王之乱”招集五部匈奴,拥兵5万,在左国城(今离石县)自称汉王,建立以反晋为号召的汉国。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今临汾市西南10公里的金殿乡),建立了十六国期间北方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第四子刘聪杀太子刘和自立。晋建兴四年(316年),刘聪部攻克长安,迁晋愍帝于平阳,灭西晋。刘聪死后,大臣靳准发动政变,刘聪的子孙全被杀死。一些大臣逃出平阳,拥立坐镇长安的刘曜为帝,两年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晋永嘉元年(307年),西晋政权任刘琨为并州刺史。永嘉四年(310年),

匈奴汉国任命石勒为并州刺史,并州境内形成两个刺史长期对峙割据的局面。此后,匈奴汉国刘聪部及石勒等所附势力与受晋愍帝诏令的刘琨部及其所附势力,在山西境内争战不休。大兴二年(319年),石勒自称赵王。东晋咸和三年(328年),石勒灭刘曜及其赵国。咸和五年,石勒称帝,建都襄国,史称后赵。自此,石勒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初次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东晋永和八年(352年),鲜卑族慕容儁称帝,建立燕国(史称前燕),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统一北方。前燕统治期间,在长安称帝、国号为秦(史称前秦)的氐族苻健强大起来,逐渐将中原全境置于前秦统治之下,同东晋政权遥相对峙。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与东晋战于淝水,前秦大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与混乱之中。

(三)北魏统一中原

鲜卑族源起今黑龙江省嫩江西北和大兴安岭北部的鲜卑山。从拓跋力微始,鲜卑拓跋部经三次大迁徙,同中原魏晋政权发生交往。太元十一年(386年),拓跋挂正式称帝。此后,北魏先后灭掉北方的其他政权,迁都平城,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延兴元年(471年),元宏继位,是为魏孝文帝。魏孝文帝在北魏都平城期间,与冯太后一道进行了“平城改制”,这些改革措施为孝文帝在洛阳推行全面汉化和北魏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在洛阳经营30余年,至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发生六镇起义,接着各路军阀纷纷趁机起兵作乱。北魏游击将军尔朱荣在镇压六镇起义过程中,趁机进军洛阳,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政权。从此,被魏孝庄帝加封为柱国大将军的太原王尔朱荣,坐镇晋阳,遥控洛阳,成为北魏政权的实际操持者。永安三年(530年)八月,魏孝庄帝在洛阳诱杀尔朱荣,手握北魏各路重兵的尔朱氏族纷起作乱。此后,北魏先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定都邺,实际由高欢控制,西魏定都长安,实际由宇文泰控制。高欢死,东魏武定八年(550年),其子高洋废东魏自立,建北齐。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也废掉西魏,建立北周,形成了周、齐对峙的局面。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