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裂谷的未来是走向闭合还是持续扩张 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刘嘉麒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否获得国际的认可 火山研究的重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01 2007年刘嘉麒团队踏上东非 考察大裂谷核心地带 有“地狱之门”之称的 尔塔阿雷火山 当进入达纳吉尔凹地时 刘嘉麒注意到凹地遍布地缝和热泉 地下涌出的熔岩带出黄色的硫磺 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 由于地处三大板块交界 东非大裂谷开裂的核心位置地质层相对薄弱 因此这里的火山活动 最能反映处地下热能的变化 三天三夜的艰难行驶 在距离尔塔阿雷火山几千米处考察队开始步行 下车便感受到火山带来的高温炙烤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向前逼近着 几个小时后看到十几个密集而建的石棚子 这是不久前各国科学家观测火山时 建立的临时营地 由于当时火山口毒气弥漫他们已经撤离 刘嘉麒带领的中国考察队仍在向前迈进 终于他们见到了尔塔阿雷火山的奇景 这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火山之一 它喷发的时间比世界上任何一座火山都要久 一般火山喷发后岩浆在火山口很快就冷凝了 而尔塔阿雷火山口的岩浆仍在不停的翻滚沸腾 在地质学界它的专有名词是 熔岩湖 刘嘉麒注意到尔塔阿雷并没有再次喷发的迹象 而如果裂谷开裂在加速 这座火山应该有异常活跃的表现 可是尔塔阿雷并没有大规模地喷涌 而是趋于宁静 这一现象让刘嘉麒联想到 早年在中国东北火山带考察五大连池时的经历 02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群 从18世纪开始这里就是火山密集喷发的区域 对于中国地学界来说 它是一本“天然的火山教科书” 对于刘嘉麒来说它不仅是研究火山的最佳地质范本 而且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 那就是它处于我国重要的裂谷地带 东亚大裂谷的核心位置 从安徽庐江经江苏宿迁一带 至山东郯城 自南到北 穿越渤海 进入黑龙江 直至西伯利亚 曾经存在着一条长长的裂谷带 刘嘉麒长期考察后认为 它们构成了世界四大裂谷之一 东亚大陆裂谷 刘嘉麒认为从大陆单元来看 有以下四个大的大陆裂谷系 非洲的东非大裂谷 欧洲的莱茵裂谷 美洲的盆地山岭省 中国的东亚大裂谷 他发现东亚大裂谷的火山活动早已停止 在裂谷的低洼地带出现一些湖泊 以上现象说明该地区的地下活动已经减弱 东亚大裂谷正在走向闭合 同样火山活动趋于平静的东非大裂谷 是否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呢 03 对从尔塔阿雷火山口采集回的岩石进行检验 这是一块典型的绳状岩石 也是尔塔阿雷火山最为常见的火山岩 它们是岩浆在缓慢流动时 表层先凝结成薄壳 壳下熔岩还在不断推挤拖拽 最终形成了这种缠绕的绳状 这种绳状的火山岩验证了刘嘉麒的推测 东非大裂谷的火山内部动力 已经不足以造成大规模的喷发 它的热能正在减弱直至彻底熄灭 裂谷也将闭合 中国的东亚大裂谷是 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时候 楔子伸到地下之后造成地幔隆升 大陆表层裂开形成裂谷 非洲东非大裂谷是 印澳板块向非洲俯冲的时候 非洲陆地东部裂开形成裂谷 刘嘉麒认为在形成机制上 东亚大裂谷和东非大裂谷具有可比性 ![]() 于是 刘嘉麒以东亚大裂谷最核心的 通辽七星山火山遗迹群作为参照 提出了裂谷带在经历了地壳断裂 和火山构造活动后 首先会在低洼地带和火山口 形成一系列的串状湖泊 最终裂谷闭合形成平缓地堑的观点 东亚大裂谷的今天很有可能 就是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写照 ![]() 此观点提出后却收到了意外的反馈 西方学界首先对刘嘉麒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 科学精神表达了敬意 随后西方学界提出 东亚大裂谷所在的板块和地貌特征 与东亚大裂谷完全不同 二者的对照无可比性 实地考察后的观点再次遭到反击 刘嘉麒意识到东非大裂谷的未来走向 需要漫长的时间去验证 04 2016年8月 一支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 再次来到东非这片土地 当他们再次到达尔塔阿雷火山的顶端时 却意外发现 这里浓烟弥漫 周围一片死寂 曾经如烈焰般的熔岩湖已经完全不见踪影 从当地人那里得知 这里的熔岩湖早在几年前 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 而在距离尔塔阿雷火山东南角约一公里的距离 出现了一处新的火山熔岩湖 这个火山是在1月初喷发的 规模比尔塔阿雷火山还要大 持续了很长时间并向外蔓延伸展 刘嘉麒分析判断目前新的火山喷发口 与尔塔阿雷属于同一座火山 喷发流出的熔岩也与尔塔阿雷同源 从它流溢的巨大面积可以推断出 尔塔阿雷的岩浆房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山体结构也并不严密厚实 容易形成新的熔岩管道 从而出现新的喷口 ![]() 扩大研究范围后 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 陆续发现了阿夫代拉湖 阿贝湖和阿萨尔湖 它们之间距离最近的不到100千米 最远的也只有300多千米 形成了明显的串珠状湖泊群 ![]() 这些湖泊的共同特性是湖水的盐分较高 湖边阶地沉积岩出露明显 当地人说这些盐湖早在上千年前就已经形成 每天会有上万头骆驼背着数百千克的盐块 运往周边的各个城市 ![]() 05 根据科考队带回来的有关东非大裂谷相关数值 结合裂谷里同时密布的串状湖泊 以及众多盐湖这一现象 刘嘉麒通过实验室进一步推算 印证了自己的观点 东非大裂谷还没有度过躁动期 未来仍然有可能继续扩张 但随着地下能量的衰减 它最终的归宿一定是走向闭合 ![]() 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关于裂谷走向之谜的争论 刘嘉麒有着自己坚定不移的判断 这份坚定来自于 他在无数座国内外火山留下的足迹 来自于他对于全球四大裂谷 几十年来严谨的治学精神 ![]() 就在不久之后 美国的一位地质学家 借助计算机板块拼图推算出的 东非大裂谷未来发展趋势 与刘嘉麒的结论完全一致 中国火山学者终于在国际火山研究领域铭刻下了具有东方智慧和科学精神的火山理论 ![]() 刘嘉麒说火山是地球的灵魂 如果火山不再喷发 地球也会渐渐枯萎 正是由于火山喷发 带来了山川河流的演变 带来了大量地球内部物质 它们让土地更加肥沃 让生命得以孕育 让壮美的自然景观 装点着蓝色星球 这一切都是吸引刘嘉麒 不断研究火山的动力 虽然这条科学求索之路 充满了荆棘挑战 但他却永不言弃 这不仅仅是人类对地球过去 与未来的探索 更是对自身命运以及美好家园的 深情凝望 ![]() ![]() 本文根据CCTV10《地理中国》栏目“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地心烈焰》整理而成,感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百年地理大发现》制作团队的专业制作及授权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