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我们曾经想摆脱,但是当生死之别近在眼前的时候,我们却抱得比以往更紧。 以前春节回家总觉得特别心累,今年结束假期跟爸妈分别的时候,竟然有些不舍。大概是年岁长了,所以变得比从前成熟点了。 想想我们这一生还能有多少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呢?算起来真的很少。一年到头忙于工作,除了每逢春节回家与父母团聚的几天,恐怕也很难抽出其他的空档。 回家的时候一年没见的妈妈说,好像长高了些。我嘴上说着怎么可能,心里明白是妈妈又老一些。以前逛街的时候总是妈妈牵着我的手,现在变成了我牵着妈妈,就像《东京塔》中儿子牵着妈妈过马路那样。 那电影好几年前我就看过,那时候觉得来日方长,一切都还早。现在不知不觉也快到了片中的儿子回忆母亲的年纪。 《东京塔》根据利利·弗兰克的半自传小说改编,全名《东京塔——妈妈和我,有时还有爸爸》,讲述了儿子雅也和妈妈荣子相依半生的故事,透过他的成长和变化,看到了妈妈默默奉献的一生,毫不造作的深情击中了我们的心。 说起原著作者利利.弗兰克,他是个奇怪的家伙。他曾经拥有超过10种职业身份,包括小说家、专栏作家、绘本作家、插图画家、美术指导、作词作曲家、策划演出家、无线电导航员、摄影师等等,他是个不安分的怪才,什么领域都试图涉足,但却又都浅尝辄止。 这就像他在片中的爸爸那样,那个从未肩负起责任的混账爸爸,从未有过什么正经的职业,永远是个半吊子,以为能画几笔加上略懂建筑,就在自己的名片上自填抬头“一级建筑师”。 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依旧希望雅也能成为有出息的人。他鼓励他去很远的学校念书,叫嚷着“男人就是要背井离乡才好呀”。后来他跟雅也的妈妈离了婚,雅也只能从小背井离乡,离开了故乡小仓,跟着妈妈回到了筑丰老家。 电影里有一句话:“老妈就像是橡皮擦,越擦越小。”离婚后的妈妈,一边在料理屋帮忙,一边培养自己的孩子。为了顾及雅也的感受,她放弃了再婚,而是选择一个人将孩子抚养长大。 雅也上中学的时候,刚好15岁,他想着从这个小地方出去,他想让自己和妈妈过更自由的生活,于是来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东京。但事与愿违,他并没有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是沦陷在这个大都市里,彻底迷失了自己。 在30岁之前,他过着失败的日子,浑浑噩噩,没有职业,穷困,欠债,居无定所,仍然依靠着远在家乡劳作的妈妈过活。在烟酒麻将和女人之中,偶尔会有片刻的觉悟,追问自己来东京的意义,但是转头躺到在沙发上,试图再一次逃避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春天的东京,像吸尘器一般不断地吸入垃圾一样地把日本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到这里。黑暗的小软管,像是通往梦想到未来的隧道。可是穿过隧道的话,那里积蓄的是垃圾。” 妈妈对此毫无怨言,只是在电话里用最柔软的话劝说“怎么能这样呢,你要努力才好”。她上了年纪,患了重病,却还在奔波劳累,一心支持着儿子,等着他从泥潭里爬起来,等着他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她什么都没等到。在雅也被赶出租屋无处可去的时候,他接到了妈妈患癌的消息。就在那么一霎那间,他跌入了命运的谷底,他突然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他找到了工作,还清积欠的债务,成为插图画家、专栏作家还做广播节目,他不断更换了更大的房子,能支付得起妈妈每天四万日元的住院费,后来甚至提议把她接到了东京一起生活。 “这个话虽然是在电话里脱口而出,但说出口后却无比坚定。妈妈在电话那头迟疑的问,真的可以吗?一起住吗?每次肯定的回答后,我就更加确定。在东京的车站接到妈妈,并排坐在长椅上。心里涌出不可抑制的充实感,这充实感强烈到快要落泪了。” 从15岁读高中开始离开妈妈,到30岁把妈妈接到东京,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堕落青年,变成了一个可以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大叔。他比过去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少,遇上了好女孩,拥有一大群好朋友。最重要的是,他终于又和妈妈在一起生活了。 对雅也来说,那是一段特别想要珍惜的美好时光。每天都有妈妈做各种好吃的,朋友们都喜欢妈妈,经常过来吃饭,以至于每天都要煮至少5个人的饭才够吃。每天小小的屋子里都充满了欢快的笑声。 年轻时,妈妈不仅个性独立,而且美丽时髦,年老后,她依然对生活热情不减。出门或接待客人时,必定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还画上淡妆。对待雅也的朋友慈爱亲和,高兴时还会表演滑稽剧。 似乎生活越来越好,好到忘记了从前的痛苦。可是,可是,一直想着登上东京塔看看的妈妈,最终也没有等到那一天,这也成为雅也一辈子的悔恨和遗憾。 “妈妈,在你来东京的那一年,我们曾经在夜色里开车经过东京塔,你一直想上去看看。可是天色太晚,或者是我懒得走,我说,下次再陪妈妈好好看看吧。我想不到的是,后来直到你离开,我都没有兑现诺言带你爬一次东京塔。 ” 这是一部越看越有温度的电影,145分钟的长度,从雅也三岁的记忆中开始讲述,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就好像一个普通家庭几十年来的生活记录一样,平凡而琐碎。然而,这一段看似朴实无华的叙述,却处处流露出一股撼动人心的强大力量。 当年迈的妈妈用手绢擦拭儿子多年前的毕业证书,当儿子牵着妈妈的手走向医院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法不动容。妈妈去世后,雅也在守夜期间要求朋友们继续欢饮笑闹,以此向一生乐观的妈妈致敬。 有些事,现在不去做,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有些人我们曾经想摆脱,但是当生死之别近在眼前的时候,我们却抱得比以往更紧。 |
|
来自: 昵称2004199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