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9岁老人当裸模:余生,和父母谈一场恋爱

 文史范儿 2018-03-09


文/予舍先生

(公众号/文史范儿)

01

 

最近,一则新闻让我很吃惊:

一位89岁的老人王肃中,

在四川成都的一间公租房内,

一室一厅,一个人,一盘牛肉,

度过了刚刚过去的除夕之夜。

其实,

这位老人,如今已经辗转各大高校从事裸模工作长达6年,

膝下四个孩子,与他老死不相往来

老人说,孩子们不认同他,嫌他丢脸,

而他也就当没有这些孩子。

面对家人的集体反对,甚至恶言恶语,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做法,

他直言:我这是艺术,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看到这里,

便有网友说,迟暮之年,垂垂老矣,不要让自己活成子女的负担。

甚至还有很多人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

老而不死是为贼

其实,网络上关于父母子女的爱恨情仇从来都不曾少过,

这不禁让我想起豆瓣上,

一个叫做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

据说,这个小组已经成为一众曾受过父母迫害的年轻人的聚居地,

他们在这里互诉愁肠,

倾诉着在儿时受到的种种伤害,

探讨如何抵御,对抗那些或无理取闹,或自私自利的父母。

诚然,人生在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父母的关系博弈中对抗,

儿时的声声呵斥,成长中的垂帘听政,以及后来的代际矛盾,一桩接一桩。

你抱怨他们啰嗦,无聊,思想僵化,观念老旧,

他们说你太小,太嫩,不成熟,不知天高地厚,

尽管如此,

可当绝交,控诉,祸害......这些词汇映入眼帘时,

你依然很难把它们和你的父母联系起来。

这又是为什么呢?

 

02

 

人说,世上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之前,网上爆出一则消息:

一位留美的北大硕士,

一篇万字长文,说他已经拉黑父母6年,12年没有回家过年。

这位本该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如今回忆起和父母的点点滴滴,不是父慈子孝,没有天伦之乐,

他满腔怒火,

发泄着对亲人的控诉,

父母的绑架式掌控约束操纵

不仅让他身心饱受摧残,

更一度使其怀疑人生,游走在崩溃的边缘。

可是,

他的父母不爱他吗?

他的心里,真的对父母恨之入骨吗?

只是,

从小在一个扼杀自我的环境中苦苦挣扎的人,

有朝一日,一旦挣脱枷锁,可以对这个世界说不时,

他对自由的渴望有多深,那份埋在心底隐隐发作的恨意也就有多痛!

爱和恨在记忆里交织滋长,

两代人,如人海中的两条船,渐行渐远,再难靠拢。

 

03

 

曾几何时,吐槽父母似乎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人群之中,如果不能45度角仰望天空,

露出邪魅一笑,来一句唉!我妈也是这样,真是够够的!

似乎就得承受来自同龄人鄙夷的目光。

我想,在刚刚远去的春节,

你一定或多或少曾被这些暴击命中过:

结婚,回家,你选一样!

房,车,你能拿出哪样?

老大不小,几时让我抱孙子?

礼尚往来,你或许也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我的事我自己做主!

老古板,你们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整天唠唠叨叨,真无聊!

于是,当你在与家庭长辈们唇枪舌战,大战正酣时,

网络上也铺天盖地制造出一篇篇十万加擂鼓助威:

什么春节相亲十大指南

三招完美应对父母唠叨,甚至春节如何更好的装X”

可谓直击痛点,让人拍手称快。

然而,比起这些让你肾上腺急速飙升的网络爆文,

下面这个问题似乎更加令人揪心。

春节期间,各大网站曾纷纷发起向父母送祝福的活动:

但求岁月宽容,轻饶慈母之手!

如果有机会能让你的父母变年轻,你愿意尝试吗?

现实中,前一秒我可以混出一片天地

后一秒你已经背负双亲的重担。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这句话倍受自媒体人青睐,只因它确确实实道出了两代人的心酸。

现如今,多少年轻人一边喊着逃离父母,

一边又紧紧攥着父母的衣角,不肯松手。

头疼脑热,挂号买药,没有人会比父母更关心你;

求学结婚,生儿育女,找他们开口永远不会觉得掉面子;

仕途坎坷,情场失意,你随时都可以向两位老人敞开心扉......

爱与苦在现实中找到对接,

两颗心,似两条线,终究连到一起。

 

04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

——“我做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

同样,在《战国策》中也有一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困惑:

为什么父母们越是口口声声为你好,为我们计深远

而我们却越是与他们矛盾重重,甚至渐行渐远呢?

有可能,是这两个因素在作怪。

 

第一个:情感勒索。

你可能遇到过有人勒索你的钱财,敲诈你的财富,

但却很难想到,比起金钱,

还有人能勒索你的情感。

2010年,出身农村,名校毕业的女孩幽香,准备和大学恋人谈婚论嫁,

无奈娘家人狮子大开口,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多年培养的女儿不能就这样白白便宜了别人,

坚决提出必须有8万元的彩礼钱才能举行婚礼,少一分都不行。

一对情侣左求右请,终于说服公婆。

但是,公婆却提出条件:

将来不管其娘家有什么意外,或者家里有人生病,幽香都不能出钱。

之后,娘家父母用这笔钱盖了三层小楼,

还给另外两个儿子娶了老婆,买了汽车。

之后,娘家兄弟酒驾撞人入狱,老人重病住院,

这时,娘家亲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当年那个以8万元高价彩礼卖身的女儿......

这个故事中,娘家人的8万彩礼,不仅彻底将亲生女儿推给了别人,

而且之后的有求于人更是将女儿置于尴尬境地。

父母通过绑架女儿的情感,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一种情感勒索。

作者苏珊·福沃德在书中描绘,典型的情感勒索,有着四种面孔,

而具体到父母子女之间,是这样的:

——惩罚者:如果你不听妈的话,我就把你这个月零花钱减半!

——自我惩罚者:如果你再不带女(男)友回家,我就绝食!

——受害者:你还知道回来?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诱惑者:把这碗饭吃完,妈带你去逛游乐园。

武志红说: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一旦有情感勒索发生,那么就意味着权力游戏开始了,关系随之也会失衡。

正如那位一封长信,拉黑父母的北大硕士,

儿时,父母强行把他打扮成女儿的样子,

并威胁他做出各种自己极度讨厌却又无法拒绝的行为,

失衡的亲密关系,最终酿成了双方的悲剧。

 

第二个,情感账户。

所谓情感账户,是一种衡量人际关系间输入与输出的工具。

你存储进去的是信任,依赖,

支取的是关系,是一方对你心甘情愿的付出和帮助。

存和取,是两套动作,

付出和回报,是一因一果。

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角色的多样性和亲近程度,

是决定双方情感积淀的关键因素。

接触越多,越是亲密,情感账户也就越发充盈。

一个父亲怀疑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

顿时火上心头,对孩子厉声呵斥,

委屈的小孩噙着泪,跑去找妈妈诉苦。

了解真相后,父亲摸着小孩的头,

你看,爸爸打你也是怕你做错事啊,是为你好啊,乖啊!

小孩撅着小嘴,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爸爸做错事就不需要道歉呢?

孩子的心里也有一杆秤,当他得不到情感的认同,与父母的关系就会减淡一分。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孩子对课外学习充满期待,你送他几本科学读物就是为情感账户充值,

比如,世界那么大,父母希望在余下的时光里多去看看,你就带他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同样也是为情感充值。

相反的,

亲子交谈时,双方心门紧闭,

那么当家庭遭遇重大矛盾时,双方同理心不强,相互体谅也就成了奢望。

你存储的信任不够,又如何换来等价的理解呢?

 

05

 

我为什么要讲这几个故事呢?

其实,是想告诉大家几个亲情的哲学。

 

第一个,子女们,你们的孝顺要有锋芒。

情感勒索,得以达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一方不会拒绝。

有时候,违心的顺从,单方面的让步,

只能形成一个和谐的假象。

父母缺乏设身处地的思考,而强加于你的要求,

若一味苦苦忍耐,违心接受,

等待双方的,只有不期而遇的冲突和层出不穷的对立。

 

第二个,父母们,你们的为你好需要走心。

生活中,和朋友谈心,和同事交往,和陌生人相视一笑,

你会把握一个准则,交浅而言深者,愚也。

同样,放到婚姻家庭,父母子女的关系中,也自有一套准则。

这正如情感账户告诉我们的,

任何关系的维系都是一个双向的互动。

经常地,父母竭尽全力把最好的给你,

你信号不在服务区,拒他们于千里之外。

换句话说,若想获得孩子高度的认同,就需要充分的同理心,离不开充分的换位思考。

 

第三个,我爱你,你爱我,不等于相爱

很多人说,对父母最好的孝顺,就是让他觉得自己有用。

老人王肃中的精神感动着很多人,

他可以和一起工作的学生们打成一片,有说有笑,

却始终得不到子女的谅解和支持,

老人说,做裸模,让我感觉到自己被需要着。

儿子说,你死了我也不给你收尸!

有网友说,垂垂老矣就要多替子女考虑,别让自己活成累赘,

然而对老人来说,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情感勒索吗?

子欲养,亲尚待,

我爱你,你也爱我,

但是,却没有人能成功叩响对方的心门。

所以,去积攒自己的情感账户吧,

定个小目标,

先存它一个亿!

-------------------------------------

予舍先生,90后文科男,新媒体行业。一枚理性生活,感性成长的写作者。

头条号,公众号文史范儿(yushekanji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