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

 三平斋 2018-03-09
 

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



子衿tj k文化问答达人越简单,越快乐

八面出锋,是米芾在他的《海岳名言》一书中提到的。要了解八面出锋,就要从米芾的书法和他的书籍中寻找答案。
他在《海岳名字》中记录了与皇上的一段话。皇上问他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米芾一一对答:“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皇帝又问:“卿书如何”?回答说:“臣刷字也”。我们就从“刷字”开始说起。刷,笔锋平铺才能“刷”。把一支新笔发开,蘸清水在纸面上按下笔去观察,笔管垂直运行时,锋毫是平铺于笔画之中。古人常说的“万毫齐力”,就是“刷”。“刷”与八面出锋有什么关系?你再把按下去的笔提起来看看,此时的笔锋聚拢,不论你从哪里出锋,都无死角。图一,“刷”的痕迹一览无遗。图二,你可以看到他的提按变化,出锋与急顿,随心而动。

八面出锋,一句话,就是:笔直锋正。说只要四个字,做起来,四年,甚至四十年,都不一定能成。



千千千里 

文化问答达人
艺术鉴赏家,杜诗学者。著有“杜甫的马诗与唐代画马“

你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执笔与用笔统一不统一的问题。我是千千千里马。书法的用笔,古人认为王羲之执笔正,所以“字正”。字正,不是端端正正的意思,而是“好”的意思。

也就是说,你如果笔杆基本处于垂直状态写字,那么字就能够写好。

这是基本有道理的。也就是说,笔杆垂直,能够保持用笔行走状态下,中锋与纸面形成等距,所以,笔画的中锋用笔,就会有保障。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中锋与纸面的等距就不存在了,这样就容易出现“偏锋”。

书法家一直不同意写字出现“偏锋”,所以,如何保障中锋用笔,基本是书法家的一种自律。

米芾胆大,用笔汪洋恣肆纵横飞驰,但是又笔笔中锋,人家问米芾,你这个家伙写字,为什么癫癫狂狂的?米芾就说,我这是“八面出锋”。

不管米芾怎么八面出锋,大家还是垂直执笔规规矩矩的。

那么,米芾是怎样“八面出锋”的?其实,所谓的“八面出锋”,不过是用笔的“取势”之法而已。就是借助于像画家那样侧势顺势下笔,不拘一格中锋运行的方法。

例如,写一横的起笔,米芾先写的是一个“点”的笔画。最容易的点画,就是像画家那样侧锋取势点出一个梅花瓣,这样的用笔容易变化多端,形成“八面来风”之势。


注意米芾的起笔与收笔的笔尖在哪里。这就是他的“八面出锋”用笔理念。你找到了他的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的笔尖位置,就是他入笔出锋的方向。

书法的任何一个笔画,都是从点画开始的。点画不拉长,就是一点,点画下行,就是竖画,点画右行,就是横画……这样,点画的取势,按照米芾的用笔,就可以“八面出锋”了。

八面出锋是笔法取势,不要去死抠八面是哪八面,古人的说法不过是说,用笔可以像画画那样摇曳生姿,也同样可以做到“笔正心正”的结果罢了。

在实际的书法创作实践中,远远不止只有“八个”出笔的方向。

如果我们简单示意一下,就相当于我们看到用笔点出一朵梅花,注意,五个花瓣的笔尖必须在中心,这就是“八面出锋”。


注意米芾用笔的起笔,“点”的取势非常明显。注意米芾的用笔,他的笔尖的方向,与笔尖相反的方向,就是“出锋”的方向。

米芾的大胆用笔,是书法史上的一次用笔突破。不但对书法用笔表现,有了丰富的技法,也把书法和绘画的用笔结合起来了。

不过,初学书法,不要一开始就“八面出锋”,那是容易偏锋的。



秋空彩练 1

武汉书法家协会会员
传统文化问题书画篆刻欣赏茶文化达人

传统书法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讲究含蓄,用笔要“藏头护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使笔锋常在画中行,不偏不倚,实际上就是“中庸之道”深入骨髓,在书法上的外在体现。

宋代书家米芾,以其对古人书法临摹精熟的功夫,对笔锋熟练的运用,对用笔有独到见解,对用笔进行了总结,书法上称为“八面出锋”。

“八面出锋”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指行笔时使用笔锋的具体方法。也是人们对宋代书家米芾的一种赞许之词。

米芾自己也曾自信地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指四面八方都能熟练运用的“八面出锋”。

“八面出锋”是指可以从不同方向转换锋面运笔,是说明用笔达到技艺高超时独特的行笔方式。

无论笔法转换、行笔角度、速度、力度,始终是按照墨迹线条的曲与直、方与圆、强与弱、生与涩等变化,来掌握笔势与行笔速度,不断用不同的笔锋接触纸面,形成随心所欲,始终转换自如,淋漓酣畅的“八面出锋”笔法。

关键就是每一次转换都要把笔锋调整为中锋行笔。笔向右行,起笔锋却朝左。笔向下行,笔锋起笔朝上,要使笔锋在交接转折点调换。写横画调锋,笔锋送足,再轻提使笔锋挺直,再下按行笔,笔画转换方向时,通过对笔锋的提按转向调锋,使点画既有骨力,又显得精神内敛而畅达。

“八面出锋”是指中锋侧锋并用,意在笔前,行笔方向明确,熟练运用,才能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行处皆留,留处皆行,才能做到。

“八面出锋”的效果好处是质感强,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笔画线条含蓄、隽永,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历史上“八面出锋”做得好的,是米芾最知名。

从客观上说,“八面出锋”并非只有米芾一人,米芾是对古人说法,及实践中的体验总结比较到位,名气较大。

唐太宗就明确提出过与“八面出锋”同等意义的说法,清代学者杨守敬,也说过“八面出锋,始谓中锋”,一言说透玄机,这是对“八面出锋”的最好诠释。

“八面出锋”的正确理解,就是对笔法精熟,功力深厚,下笔自然能够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变化莫测。片面理解,就容易钻牛角尖。个人理解,供参考。



剑飞斋主 

传统文化爱好者

"八面出锋"是说的笔法。是指从不同的方向运用不同的笔锋触纸,转锋换面运笔,使笔画变化万千。

(唐.孙过庭书谱)

说白了就是灵活用笔而已。


(唐.孙过庭书谱)

"八面出锋"一般是称赞米芾。米自己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米芾.笤溪诗册)

其实在米芾之前,唐太宗论执笔时说"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这个四面势全就是八面出锋。

清末杨守敬用了一句"八面出锋,始谓中锋",道破玄机。


说到这,明白了?

所谓八面出锋,就是保持中锋行笔,根据笔画走向,及时调整笔锋,使用不同的锋面,写出随心所欲的笔画。

如此而已。

以上浅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逸 


八面出锋是米芾提岀的,后人也以八面出锋比喻米芾。

八面出锋意指毛笔运动的方向动作,是笔法。米芾提出八面出锋,反映米书能冲破前人樊笼,侧锋入纸,中锋行笔,胆敢独造的创新方法,即我用我法,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有书论,八面了出锋是用笔精髄,不可信。真正的核心是得到书写的中锋笔迹。米芾自称刷字,极为自负。古人讲,变则通,米字自创侧锋入纸,以拗折得挺键有力的锐利之气,以跳脱放纵,奇宕潇洒得其趣。学米字八面出锋可忽视,但侧锋用笔却不能不知,这是米字最大特点之一。

学书者不必沉于书论名词,更不必做引经据典,寻章摘句的所谓学问,要活学活用,解决笔下书写的实际问题。不可教条。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