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日晡所”时段及意义的探讨

 XIEXINI 2018-03-09


“日晡所”一词出现在《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1];第137条大陷胸汤证“日晡所小有潮热”[1];阳明病篇第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1];第240条“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1];《金匮要略》也在湿病和黄疸病的症状中提到了“日晡发热”。目前学界普遍将“日晡所”解释为“下午3~5时”,与申时对应,如《辞源》曰:“晡, 申时,即下午三点到五点。泛指晚间[2]。”而《伤寒论》[1]阳明病篇中还提到“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医宗金鉴》也有“日晡者,乃申酉阳明旺时[3]”、“阳明旺于申酉戌”[3]之说,因此,“日晡所”一般也被理解为阳明病欲解时以及阳明经经气最旺之时。考证相关文献及古代计时法的演变后我们认为,以上理解欠准确。

“晡”的概念

《说文解字》云:“甫,男子美称也。”故“日”加“甫”可能指日之最美之时。同时,《说文》中亦云“甫”之本义为苗圃,即种菜的地方[4],有吃义,故与吃有关的字,如哺、脯、餔等字皆用“甫”,因此,“日”加“甫”也可能指日被吞吃掉了,即太阳落山之时。以上两种字义相结合,似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最美不过夕阳红”相符。

另外,“晡”又通“餔”。段玉裁注解《说文解字》时写到:“餔一作晡,引申之义,凡食,皆曰餔。又以食食人谓之餔。”[5]在古人没有精确的计时仪器的时候,经常用自然现象及作息活动来计时,如“日出”、“日入”、“日晡”、“人定”等,而代表进餐的“餔”字,也逐渐演变为兼有计时之义的“晡”字。因此理解“晡”字又涉及到先秦时代人们的饮食习惯。先秦时期,人们通常一天两顿饭,第1顿饭大约在上午8~9点,称为“蚤食”,也叫“朝食”、“平旦食”,第二顿饭则称“晡食”,大约在下午3~4点。而“下晡”一词可见于汉代的一些残简,指的是第二顿饭结束的那一段时间[6],故“晡时”又被作为先秦以前常用计时法的时称。


古代计时法

先秦以前,人们习惯将一昼夜分为十六个时间段,每时段90 min,并以自然现象或作息活动来命名,也称十六时制。大约在商代廪辛时期前后,这种计时制度逐渐从模糊的时间概念演变成了较为明确的时间计量制度[6]。具体如下表所示:

十六时制是一种经验计时制,其精确度难以把握,人们往往会根据各季节昼夜时间的不同来调整各时段时间的长短,以确保“日出”、“日入”两个标准时段与自然现象的统一,有时甚至会将一些时段并入相邻的时段当中,久而久之,更便于调整和把握的十二时制逐渐形成[7]。一些地区以某种动物的特点对应十二时制中的某一时段来确定时称,形成了十二生肖的雏形。如半夜老鼠活动频繁,此时就名为鼠;凌晨要喂牛准备耕地,此时就名为牛;清晨老虎等大型猫科动物开始活动,人们听到呼啸山林的声音,便将其名为虎;旭日东升后普遍有雾,如龙兴云吐雾,故将此时段命名为龙[8]。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十六时制与十二时制常被混合应用,直到十二地支计时法的出现。

十二地支计时法是伴随着干支纪年法出现的。干支纪年法的前身是“岁星纪年法”,即以木星(古称岁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大约每十二年循环一周来纪年,此后又发展出了“太岁纪年法”,即将黄道附近一周天分成十二等分编排出十二地支来纪年。但由于以上纪年法与实际星象有所偏差,故又改进为干支纪年法[9]。目前能考证到的最早使用干支纪年的时间是山东武氏汉墓中记载的建和元年,记为丁亥,即公元147年。东汉改历,政府正式规定使用干支纪年,而十二地支计时很可能在这一时期与干支纪年同时推行[10]。仲景在论述“六经欲解时”应用了十二地支计时法,可见该计时法在仲景时期已经普及。

十二地支计时法与现代计时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应,即以24小时制从23:00~次日1:00对应子时,此后每两个小时对应一个时辰,其中申时对应15:00~17:00两个小时的时段。而十六时制中的晡时时段是14:15~15:45,下晡时段是15:45~17:15,无论晡时、下晡或晡时与下晡相合均无法与申时精确对应。《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云:“日加申为晡,中晡,正申时也。申未为下晡。”[11]唐代王冰在《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注云:“下晡,谓日下至于晡,申至后五刻也。”[12]《说文解字》将“晡(一作餔)”解释为“日加申时食也”[13]。以上注解均未将晡时与申酉时对等。因此,后人用汉以后的十二地支计时法对应秦汉前的十六时制难免有所偏颇。


“日晡所”的概念

若按十六时制,日晡应指从晡时到下晡,即14:151715三个小时的时间,而“所”是不定代词,或前或后之义[14],仲景将“日晡”与“所”连用,并非指代精确的时间,而是指一个大致的时间段。若“晡”指落日,那么“日晡所”应指即将日落的那一段时间,而日落的时间因纬度、季节的差异而无法确定。如我国黑龙江地区,夏至日前后日落在1930以后,而冬至日前后日落在16:00以前,时差悬殊,只有仲景所处的中原地区才会出现“晡时”与申酉之时大体重合。因此,“日晡所”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各地医家在理解时不宜僵化地理解为固定的时段,而应因时因地而异,且仲景在论述中未应用当时已经普及的更为先进、精确的十二地支计时法,而采用较为笼统的“日晡所”一词恐也有避免后学死板教条之意。


日晡所与阳明的关系

纵观《伤寒论》中将“日晡所”与“阳明”对举的条文,均未写明此“阳明”指阳明经或阳明腑,因此,将“日晡所”与人体的阳明经或阳明腑相对应的依据不够充分。

阳明除代指阳明经和阳明腑外,其本源为描述自然界变化规律的阴阳学说。自然界中,中午太阳运行到最高点后,阴气开始生出,而近日落之时才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即一天当中最热之时不是中午,而是下午两点到四点间。这是因为阳气有之前的太阳和少阳的积累,两阳和明,故曰阳明,此即三阴三阳名称的来历。而人体十二经络的命名只是根据生理状态下各经阳气的盛衰特点借用了三阴三阳的名称而已,如胃和大肠乃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故用阳明来命名。因此,日晡所对应的日落之时正是一天中的自然界中阳最盛之时,而仲景所论“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应该在说明这一时段的自然界阴阳属性与人体病证间的内在联系。

结    语

综上所述,仲景所论之“日晡所”强调的并不是时间问题,而是一天当中阳气的变化问题,因此不宜与申酉之时及24时制简单对应。《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仅以“日晡所”来描述太阳病、阳明病、湿病、黄疸等疾病随外界阳气变化而出现的症状特点,以此说明病证性质以指导治疗,并非论述阳明经或阳明腑之生理病理特点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吾辈后学当审慎探究,避免误解。


参考文献

[1] (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钱超尘,郝万山整理.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4.

[2] 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436.

[3] (清)吴谦编;郑金生整理.医宗金鉴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汉)许慎馔;张章主编.说文解字(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0.

[5] (汉)许慎馔;(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20.

[6] 郝葆华,郭小青.从古代时间制度及饮食习俗看“日晡潮热”及“下晡”的时值[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3):225-226.

[7] 尚民杰.从《日书》看十六时制[J].文博.1996.08:81-85.

[8] 晓然.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J].中国工会财会杂志.2010,4:56-57.

[9] 周利.略谈医学古籍中的古代文化知识[J].中医学报.2010,25(6):1237-1238.

[10] 孔庆典.十世纪前中国纪历文化源流[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01.

[11] (宋)司马光馔;(宋)胡三省注;章钰校记.新校资治通鉴注[M].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06:3642-3673.

[12] (唐)王冰馔注;鲁兆麟主校.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4-106.

[13] (汉)许慎馔;(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07:102.

[14] 严有斌编著.《伤寒论》词语解释[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05:51.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常佳怡,刘首一.对“日晡所”时段及意义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5,21(7):24-25



作者:常佳怡,刘首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