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画家阿道夫·冯·门采尔

 老刘tdrhg 2018-03-09

阿道夫·弗里德利希·艾尔德曼·冯·门采尔( Adolph von Menzel),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德国十九世纪成就最大的画家、欧洲最著名的历史画家、风俗画家之一。

门采尔1815年12月8日出生于现属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父亲是一位女子学校的校长。13岁时,门采尔便开始学习绘画。1830年全家迁居柏林后,他的父亲开办了一个石印工厂,不幸的是不久后他的父亲便去世,17岁的他不得不承担起支撑家庭的责任,供养母亲和弟妹。

尽管如此,不管走到哪里,门采尔总是随身带着绘画工具,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河畔山顶......处处都可以看到他挥笔作画的身影。有人嘲讽他得了“绘画狂热症”,他听了很高兴地说:“希望此病是绝症。”

门采尔作品 《有阳台的房间》

门采尔作品 《柏林波茨坦的铁路》

门采尔作品

1833年门采尔18岁时,他为歌德诗集作插图的石版画册被柏林出版社出版;1839年至1842年,他创作了大约400幅木刻版画;1843年至1849年,在腓特烈·威廉四世的委托下,他为《腓特烈大帝全集》创作了200幅插图。门采尔善于写生,并有着扎实的素描基础。在有关腓特烈大帝的系列作品中,他以自己的艺术体验探索到了有关历史主题与写实技法进行统一表达的契合点,叙事的轮廓中逐步还原了真实化的情感,褪去了人物的神秘光彩。自此,他成为了德国著名的插图画家。

门采尔作品 《舞会晚宴》

门采尔作品 《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的长笛演奏会上》

他自学油画创作,创作出大批绘画作品,不仅描绘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历史场景,也描绘日常生活的景象,绘画题材丰富。他的写实作品触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有上层贵族,也有普通平民。面对着纷繁多变的社会,他不仅善于运用技法让形象生辉,同时也表现出理性的敏锐。他始终以客观现实为立场聚焦复杂多变的人性片段,透过工业繁荣的时代赞歌,洞察到权势与物欲的纠缠,贪婪与丑恶的阴暗,用艺术的演绎洞悉真实的人生。他的画比较早地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泥水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

门采尔作品

门采尔用四年时间创作的《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门采尔作品 《轧钢工厂》

门采尔的素描技法丰富多样,他没有囿于常规的铅笔与炭笔等材料的限制,而是不断尝试与探索新的技法与材料,让材料、技法为艺术服务。色彩丰富的粉笔、透明的树胶水彩、厚重的油质颜料,还有木匠使用的方折尖角的六角铅笔......等等,他通过多种材料的结合,运用擦、涂、画等技法塑造出了

传神的艺术作品。

门采尔素描作品

1898年,他获得普鲁士王国的最高荣誉“黑鹰勋章”和贵族称号,成为当时国内最伟大的画家。他曾经三次到法国,三次到意大利旅行,但几乎每年都有两个月去德国乡间旅行,画了大量的速写和素描作品。

1905年2月9日,门采尔以90岁高龄在柏林逝世。他一生共创作了一万五千多幅速写、七千多张素描,为世界留下80余本素描集和近7000幅素描作品,广泛而深刻的表现了德国的社会生活风俗,其取材之广、数量之多,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与之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部分油画作品在战争中烧毁或散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