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教,把古诗唱成民谣

 帅哥团团 2018-03-09

梁俊曾是吉他教师、乐队经纪人、广告公司的活动策划与文案、乐器行店长,但是他最想做的事情,却是跟孩子有关的。2013 年,他抱着一把吉他就远赴乌蒙山区石门坎新中学校支教两年。

2016 年回城之后,他和同去支教的妻子周晓丹编辑整理了学生的文字和绘画作品,并一一写了中肯的评语,经过众筹,于2012 年12 月底出版了《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一书的编辑苏雪菲说:“有天我发现自己在上班的路上无意识地重复哼唱一首歌《边草》:‘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唱着唱着,一种安定感升起,雾霾的阴影、城市生活带来的莫名压力、人群中涌动的戾气与绝望,慢慢地离开了我的心。”

把古诗唱成民谣

乌蒙山区荒漠贫乏,山高雾浓,不适人居。但在这样的恶劣生存环境下,却居住着苗族的一个分支———大花苗,而石门坎的大山深处,又有两个大花苗的村寨:新营和中寨。

新中学校的名字取自两个寨名的首字,寓意“好消息中的新生”。学校创立于2002 年,是一位名叫吴彩金的女商人投资建造的。

当梁俊和支教伙伴们来到这里时,这里并没有桃花源,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照顾,头发凌乱。但梁俊也捕捉到,苗族人生性爱唱歌,血液里流动着诗性。之前将要告别城市,准备去大花苗寨教书前的一段日子里,梁俊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我能给大山里的孩子带去什么呢?”

偶然间,他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发现了一位低调的音乐人杨一,他“不务正业”地带着幼儿园小朋友唱诵他谱曲的《桃花源记》。梁俊被他所做的事深深吸引,他想:“我会弹吉他,会唱歌,也可以带大山里的孩子唱古诗文!”

梁俊开始在网上搜索古诗谱曲的作品,但听了一些之后很失望,没有找到他想象中的那种旋律朗朗上口、能用音乐诠释古诗意境的作品。既然找不到,不如自己来。梁俊索性拿起吉他,开始为古诗谱曲。

支教生涯的第一个学期,梁俊就带领孩子们吟唱经过他谱曲的古诗。对学前班、一二年级的孩子,梁俊教他们唱袁枚的冷门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带着孩子们边唱边体会苔花虽小却有价值的意蕴。三四年级的孩子,在春暖花开、蜜蜂忙碌的季节里,他们一起学唱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有了三四年级的情感启蒙,五六年级就可以慢慢了解边塞诗的凄凉悲壮了,就一起唱辛弃疾的《青玉案》、苏轼的《江城子》。

梁俊用民谣的方式为五六十首诗歌谱了曲,他不时陷入为一首诗谱曲寻找合适旋律的沉思中。灵感来的时候,也可以十分钟写两首。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自己的作品并不自信,但是当孩子们唱起来,随着纯净的童音响起,他发现,孩子们赋予了这些歌新的生命。

第一个学期结束,孩子们学唱了不少古诗,校园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放学后留在教室里值日的孩子,一边扫地一边高声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午排队打饭的孩子突然高歌:“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孩子们是真的爱上了诗,梁俊也教得越发用心了。

成为一个热爱语文、有情趣的现代人

梁俊的诗教理念,深受上海交大附小的丁慈矿老师与作家冉云飞的教育理念影响。丁慈矿老师在他的诗教讲台上,实践着当代教育家王尚文关于语文情趣的定义:“ 语文情趣基于爱美的天性,是形成于后天的对语文之美的爱好和追求。”丁慈矿也在他“每周一诗”的课堂上,和孩子一起感受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情趣,并从这一语文情趣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

冉云飞引用顾随的那句“学古诗文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则明确了梁俊教诗的态度———透过诗歌教育,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热爱语文、有情趣的现代人。

因此,梁俊教给孩子们的诗歌类别有三个特点:以品格诗育人,用古诗词让孩子体会古人的情感与意境,以现代诗激发孩子的童真与想象力。

每天早晨,他带领孩子们背诵现代诗《晨诗》,提醒孩子们每一天都是新的,昨天已经过去,我们又一次地面对太阳,为此献上感恩,并立志全力以赴对待学习和工作。又带孩子们背诵以色列最具智慧的国王所罗门教导儿子的箴言《懒惰人啊》,透过诗歌提醒孩子们要做个勤劳的人。

古诗词的方面,梁俊则选择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从好玩出发,由趣味诗入手。苗寨里家家户户养鸡,于是他教孩子们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学了这首诗后,孩子们乐呵呵地互相打趣着:“和鸡相处要小心,千万别让鸡看到你流着口水吃鸡的样子!”

寨子里常常有醉汉酒后闹笑话,梁俊则应景地教孩子们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诗学完了,他还让学生两人一组演一遍诗中的场景,班上的同学乐开了锅,自此人人把辛弃疾当哥们儿,亲切地称之为“老辛”。

除了趣味, 梁俊还会按主题教学,春天唱诵:“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夏日唱诵:“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冬天唱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孩子们从来不觉得他们是在背诗,只觉得这些诗里讲的全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读得多了,唱得多了,孩子们也诗情大发,爱写爱画,梁俊自然大加鼓励。女生梁越梅情感细腻,有点胆小,每次被点名回答问题时,要扭捏半天才羞涩地开口,但是她的文字出色,歌声也很动听。唱过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后,她写下了《落日》:“落日金灿灿,似火把山烧。雾云满天散,明月照人来。”男生吴荣兴和外婆住一起,平常他话少,看上去有些木讷,但有天晚上,他看到寨子东边有人放烟火,烟花一闪一闪的,又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亮得很好,就写下了一句诗:“ 明月悬空照大地,东边烟火亮点灯。”他在作文里把这句诗记录下来,同时解释他还没有写完,没想好下句怎么写,但是他在结尾处写道,希望“可以一直坐在门口赏月亮”。有一个叫朱思语的男孩,平常调皮捣蛋,也爱撒谎,可是有一天他听梁俊讲“世上有些事物是看不见的”,他就写下了这些诗句:“风,像梦一样/ 你想把她抱住/ 可她还是去了/ 你看不见她/ 她却可以穿过你。”

梁俊常常感动于孩子们的文字,这些并不是老师的命题作文,他们有感而发,真实地记录下自己对身边的世界和人的观察与感受。其实教孩子们唱诗之初,梁俊也会疑惑:这样子教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有没有用?看到这些作品,不用孩子们回答,梁俊也看到了其中的变化。孩子们写村寨的景色、动物和植物,写乡野生活中的趣味,为他们去世的亲人写下思念,给脾气不好的父亲写下“你要好好帮妈妈干活”的感人长文,也写出“为什么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挨了父母责骂后的委屈心情……

梁俊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年纪略大些的已经外出打工,但是他在每天辛苦的劳作之余,都要坚持写一点东西,有时候是诗,有时候是日记。梁俊一直保持着跟他的联系,鼓励着他。

梁俊说,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首诗,就像一粒种子,在所到之处扎下根,诗心会结出更多美好的果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