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块金融和传统金融有什么不同?

 zhjxf 2018-03-09

就在近两年,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应用研发和实验发展迅猛。在这一场金融大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关心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已经普及的今天,会不会出现新划时代的“区块链金融”格局?又将如何定义“区块链金融”?如何实现金融审慎监管,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业健康发展?

目前应用于比特币等低频次交易场景的区块链技术,的确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结构。现有信息技术系统均由中心服务器实现所有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存储。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则通过构建分布式结构体系和参与者共识协议,形成不需要中心的数据库系统。所有约定的参与者都参与数据的记录和验证,再通过分布式传播发送给各个节点,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也不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信息更新。

然而,这种结构其实有很高的硬件需求。一是海量数据存储需要巨大的空间,二是数据同步需要高速的网络,三是各个节点的容纳能力需要达标和均衡。一旦交易频次超过系统的容纳能力,或者超过最弱节点的容纳能力,那么交易就将自动进入队列排队,耗时递增,给使用者带来不良体验。因此,完全“去中心化”的结构只适用于比特币这类流量很低、每秒几笔的低频次交易。而在金融应用场景中,高频次是常态,银行卡、股票、外汇等金融业务的交易峰值每秒可达万笔之上。

正因为如此,在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研发和实验中,近年出现的“私有链”和“联盟链”,选择的是多中心的“分布式”结构。IBM、微软、R3联盟正在研发和实验的,也是“分布式账本”技术。

我们看到,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迭代演进,“去中心化”已经不再是区块链的固有特征,更谈不上是区块链的“精髓”。因此,我建议把“分布式”定义为区块链金融的主要技术特征。

在经济可行性方面,我国的金融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建成超高速、大容量、中心化的信息技术系统。在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中,各家金融机构共同组建分布式的“联盟链”,实现现有系统与创新系统的无缝链接,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达到节约投资、节约交易成本、确保交易速度、实现合规控制的目标。

而且,金融的本质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就一定要装进法律和监管的笼子里。新技术的金融应用不应“去中心化”,更不能“去政府”、“去监管”。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布式结构中,“多中心”之间存在竞争性合作关系,只有效率最高、可靠性最高的中心,才有可能被大多数参与者认可,也才能成为“主中心”。金融监管机构对各项金融交易的监督和控制,必须通过主中心和多中心来实现。

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则,只有成为分布式结构中参与者共同认可的技术规则,才可能有效实施。


从金融监管视角来观察,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上的规模化应用,各国尚未做好准备,对于如何制定技术规则和法律规则,还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鉴于区块链金融的“分布式”和“自规则”特征,我认为,在区块链金融的监管方面,不仅需要法律规则,同样需要技术规则,而当前正是监管介入的合适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