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文化领头人,死后应葬八宝山但为何葬在山沟里

 gudian386 2018-03-09

他曾经是文化领袖,当时的年代正是才人挤挤的年代,各路的有才人都聚在一起,其中好多人都是令现代人都要敬仰的大学问家。然而他就在这个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璀璨的那颗星,更是在鲁迅之后成为了文化界的领头人。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他很有名,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从小学我们就开始学习过他的文章,有一篇让很多人都对星空产生了幻想,就在课文解释中我们就能看出他是个有深厚的文化学识的人。他曾毕业于日本的一所有名的大学,他不但是文学家,还是一个考古学家。

就在我们国家成立以后,很多对国家做出大贡献的都埋在了八宝山,就按这个道理推算,他这样的文学家应该也会被葬在那,但是事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他竟然葬在了农地里。

也许大家会疑惑,原因就是他自己啦,这是他死前的遗愿,他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埋在大寨的田野上。

当时我们国家正是战乱不断的时候,正赶上“农业学大寨”运动,于是他就借着这个运动去了寨子学习。当时的他地位高高在上,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去学习这个,最后还甘愿葬在这个地方。一边是地位极低的农民出身,一边是文化界的领袖。两边聚在一起并没有任何矛盾,反而很和谐。当学习结束后,他对寨子舍不得离开,并对寨子的人承诺还会再回来的,但是世事难料,他生前再也没回来。直到他去世了之后,人们才按他的遗愿让他重新踏上这片土地。

令人不解的就是死后他的墓地很荒凉,也许是因为他生前人品不好,当时鲁迅骂的最狠的人就是他,他活该被骂,因为他曾经骂过鲁迅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封建余孽。也许就是因为这个还有种种原因影响他的名声。这我们并不能否认,但是他的文学成就我们也不能否认,他起码还在死的时候兑现了自己所说过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