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好了明理 2018-03-09

仲丁(生卒年不详),亦作中丁,子姓,名庄,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去世。仲丁即位初年,亳都(西亳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即偃师商城 )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西迁于嚣(亦作隞或敖;今河南郑州商城), 商朝自此开始迁都。

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仲丁六年,夷族中的蓝夷进攻商朝 ,仲丁出兵击退蓝夷。仲丁在位13年(《竹书纪年》作在位9年)去世。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仲丁在位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但仲丁本身的势力受到重创。仲丁死后,一大堆的兄弟们凭借着自己的势力争夺他留下的王位。仲丁的弟弟外壬在仲丁死后即位。开“谁势力大谁即位”的先例。从而造成一百多年的继承上的九世之乱。

商朝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自仲丁后,王朝中衰,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诸侯离叛。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

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九世之乱使国家衰落,诸侯莫朝。 同时此时期是商代由二里岗时期向殷墟期过渡的重要时期。

九世之乱使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无力再顾及四方诸侯、方国,诸侯不再向商朝朝见纳贡。 西北方少数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趁机发展实力,日益威胁着商朝的统治。混乱使商朝贵族内部矛盾更为激化,王室贵族或倨傲放肆、或淫逸奢侈,离心力日增。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外壬(生卒年不详),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子姓,名发,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一说在位10年),病死,葬地不明。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外壬即位后不久,姺(shēn)与邳两个侯国发动了叛变。姺是有莘氏的后代,商汤曾娶了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臣陪嫁到商的。因此,有莘氏与商朝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由于商王室的衰落,有莘氏后人封于姺后就时服时叛。邳是夏禹车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说是仲虺(huǐ)的后代,初时也与商王室的关系很好,这时也起来叛商了。姺和邳的祖先是商汤时的左丞右相,他们都起来反叛外壬,可见当时商王室的衰败。

对于姺、邳的叛乱,外壬一点办法也没有,据说是“大彭国”帮助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乱。“大彭国”是在彭氏部落首领彭祖的带领下建立的,是夏朝时东方比较强大,政治关系也比较密切的属国。

到商朝前期,大彭国也还是比较强盛。彭祖相传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很懂得养生之道。其实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岁,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外壬在位十五年,死后由河亶甲夺得帝位。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河亶(dǎn)甲生于太戊二十五年(乙亥,前1486)出生在亳都,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 ,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成年后相继在父亲、长兄、次兄三朝为官,可谓三朝元老。

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 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安阳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dǎn)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

子整即位于嚣邑(今山东新泰市东南),他即位时面对的是两位哥哥给他留下的一个百废待兴的乱摊子,外有夷族方国入侵,内有诸侯贵族叛乱,内外矛盾重重,百姓人心惶惶。子整是将军出身,能文善武,曾多次领兵出征,是位很有头脑的指挥官,可是如今面对的不是舞刀弄枪的军队,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他认真地分析了面临的严峻形势,认为邳、姺两个诸侯大国所以叛乱,主要是商王朝迁都所造成,因为迁都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才和商王朝对着干。如果此时把王都迁走,两国的矛盾就可能得到缓解。只要这两个领头的大国不再继续闹事,其他诸侯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因此,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黄河以北的相邑(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东南)。这样做虽然被动了一点,但在当时国力不强民心不稳的情况下,以此来缓解国内的主要矛盾,也不失为是个好办法。

号称统领全国的天子,竟然被自己的臣子诸侯威逼得迁都,可见当时的商王朝已经衰弱到了极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商王朝如此衰弱呢?其根源主要还在于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商王的软弱无能,商王朝的贵族和大臣们几乎全都是以权谋私,他们对上侵吞国家的财产(如赋税、贡品等),对下残酷地剥削民众,使得国库空虚,民力衰竭,根本没有力量来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和战争。

河亶甲元年(丁亥,前1414)商王朝迁都相邑。这是商王朝建国后的第三次迁都。商王朝首次迁都是在商汤二十七年(庚寅,前1591),成汤将国都由西亳迁至郑亳,迁都原因是西亳风水不好,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第二次迁都是在仲丁元年(丙寅,前1435),仲丁把国都从郑亳迁至嚣邑,迁都原因是躲避黄河水患。迁都后仅二十一年就被迫第三次迁都,这一次应该算是逃避人祸。

河亶甲迁都后,把占据的原属于姺国和邳国的封地重新归还了他们,两国国君表示愿意支持新王的工作,并主动提出此后每年将会按期交纳贡赋,决不拖欠。河亶甲心里明白,这种口头上的承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王廷的势力强大起来,才能真正把他们制服。眼下也只好因势利导,表彰表彰他们,也好给别的诸侯做个样子。果然,其余诸侯国见这两个大国都交税了,哪个还敢抗税,于是国内的矛盾很快得到了缓解。

河亶甲二年(戊子,前1413)春天,彭国(诸侯国,今江苏徐州市)与邳国(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西北)因边界纠纷发动了战争。河亶甲认为这正是收拾邳国的好机会,便出兵协助彭国攻打邳国。邳国在两军强大的攻势下连吃败仗,最后退守都城,只好向商王请降。河亶甲为了稳定国内的局势,采用了宽仁的政策,没有灭掉邳国。邳侯感激涕零,率全族叩谢王恩,发誓永不叛商。

河亶甲三年(己丑,前1412),河亶甲联合彭伯战胜邳国后,又联军攻打姺国(今山东菏泽地区曹县北),姺侯闻讯不敢与之交锋,率族人逃往班方(古东夷族的一个方国,在今山东东部沿海地区)。

河亶甲四年(庚寅,前1411),河亶甲平定国内的叛乱后,又出兵征讨南方的蓝夷(约在今江苏省境内)。这是河亶甲第二次出兵攻打蓝夷,间隔时间已经二十余年。这一次河亶甲出动了国内的主要兵力,对蓝夷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蓝夷军队节节败退,商军一股作气攻下了蓝夷都城,俘虏了大批的蓝夷人,还有许多牲畜、珠宝和粮食,凯旋而归。

河亶甲五年(辛卯,前1410),子整又命彭伯和韦伯(韦国的诸侯首领,其地在今河南安阳市滑县东南)率两国军队联合攻打班方,班方被击败,向商王朝纳贡称臣。姺侯一族在班方避难,见班方投降,知道已经在劫难逃,只好自缚其身向商王请罪。河亶甲为了收买人心,以利国家的稳定,便全部释放了他们,并准许其复国。

子整恩威并用,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不仅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征服了入侵的夷族方国,使商王朝转危为安,从衰弱中逐渐走向强大。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子整七十二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年(《今本竹纪年》),于河亶甲九年(乙未,前1406)病逝于相邑,终年八十一岁。死后葬在相邑城外商王河亶甲墓(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东南),一说葬在三家庄遗址(即洹北花园庄,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北约3.5公里处),尊号商王,谥号帝河亶甲,庙号 “戈甲”。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

祖乙,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庙号中宗商王河亶(dǎn)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今河北广宗城北沙丘平台一带)。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祖乙元年,当时商朝的都城设在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因相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他身边的贤臣巫贤 (巫咸之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后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孤出谋定夺。”巫贤于是建议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台)。

祖乙二年,由于河患,将邢都冲毁。 祖乙于是再次迁都于庇 (今河北广宗城北沙丘平台)。祖乙迁邢时,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耿地,祖乙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耿国国君。祖乙迁庇之后,营建都城,立宗庙、筑社稷、造营室。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王朝再度兴盛起来。祖乙十九年,祖乙去世,庙号中宗 ,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

祖辛在位十六年。甲骨文作“且辛”,子姓,名旦,商王祖乙之子,商朝第十四任君主。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谥号“商桓王”。

沃甲,姓子名逾,生卒年不详。《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一说5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死后,祖辛之子祖丁即位。谥号“商僖王”。

祖丁,姓子,名新,甲骨文作小丁、后祖丁。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的第十六任王。他的祖父是商王朝第十二任王子河亶甲,他的父亲是商王朝第十四任王子祖辛。沃甲二十五年,沃甲死后,其侄儿祖丁继承王位。

祖丁三十二年,在位32年的祖丁死后,谥号“商庄王”。由侄子(商王朝第十四任王子祖辛的儿子)南庚继承王位。

南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更,商朝第十八任君主。《史记·殷本纪》记载为沃甲之子、祖丁堂弟,据殷墟卜辞为祖辛之子、祖乙之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邢)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继位。谥号“商顷王。

阳甲,生卒年不详。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的第十八位国王,商王祖丁之子,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一说4年)病死。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诸侯不朝。谥号'商悼王'。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商王朝继位的现象可以看出,商人前期的继承法多以兄终弟及为主,以父死子继为辅,即便传子,也多传弟之子,少传兄之子。由于商王的妻妾众多,故其子辈的兄弟一般也很多。因此,在兄终弟及的制度下,往往会引起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冲突。直到武乙废除兄终弟及,确立父死子继后,这种局面才有所缓和,但那时离商朝灭亡只有四代了。到帝乙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这种继承制度为周朝所承袭。自仲丁到阳甲的九个商王中,每一次王权更替,都引发了剧烈的争夺,造成九世之乱,从而使得王室势力逐渐衰弱,产生各诸侯、方国不朝叛出的政治危机。司马迁说:'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这种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阳甲在这样的局面下即位,可以说是矛盾重重,困难重重,内外交忧,力难从心。因此太史公说:'帝阳甲之时,殷衰。' 阳甲在位七年,死后由盘庚继位。

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

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九世之乱 ,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盘庚是位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商汤建立商朝时,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在此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五次。 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没,所以就不得不搬家。

胡说历史(三十五、商朝——九世之乱)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当他得知殷(当时称北蒙,即今河南安阳)一带土肥水美,山林有虎、熊等兽,水里有鱼虾时,就决心到此来发展。为了动员迁都,他曾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讲。“星火燎原”一词即由此次演讲内容凝练而成。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终于,马萧萧,车辚辚,他率众西渡黄河来到殷,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他以强硬手段制止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局面。,从此百姓安宁,商朝国势再度振兴。故后世称商朝为“殷”或“殷商”。

由于盘庚遵循商汤的德政,所以诸侯都来朝见盘庚。盘庚死后,葬于殷(今河南安阳),由其弟小辛继承王位。小辛即位后,商朝再度衰败。百姓思念盘庚德行,于是写作《盘庚》三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