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写作写什么?

 冬天惠铃 2018-03-09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很多刚开始写作的小白来说,“写什么”这简直是一个亘古难题。在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在脑海里面构思写作内容,然后再一项一项被推翻。在规定必须交作业的最后一天,才勉强写了自己当天的情绪,马马虎虎的蒙混过关。

之后我就持续陷入了烦恼中,因为真的不知道应该写点什么,总不能每一篇文章都写点生活中的流水账,每次都马马虎虎的交上作业也不是不行,可是就失去了加入社群的初衷了。于是,经过这一小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小小的总结了一些对于关于写作内容收集的心得,下面和大家分享。

写作第一步:明确写作目的,倒推出写作内容

想到“初衷”两个字,关于写作的目的一下子就明朗起来了。我开始写作有两个目的:

1、倒逼自己输出,让输入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牢固的扎根,不断提升认知;

2、通过写作赚到钱,打破传统赚钱渠道空间上的限制,自由的去想去的地方,尽情的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由写作目的可以倒推出:

1、想要输入变输出,写作的内容肯定和自己输入的内容有密切关联;

2、想要通过写作赚到钱,就不能盲目的写、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得写自己擅长的,对别人有价值的。

整理好思绪,对照目前的现状,“极简主义生活”是我目前持续输入,并且自己也真正的从这种生活方式里面受益匪浅,所以我决定开始系统的写作关于“极简主义生活”的文章。

写作第二步:从模仿开始,定自己的格调

写作方向是定好了,但是应该怎么写呢?我大学是新闻专业,但是快十年没有写过东西了,突然开始还是十分迷茫的,更别提一起写作的战友们很多还不是写作相关专业的。

在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提到一种高效阅读方法:“葱鲔火锅”式做读书笔记的阅读方法。

“葱鲔火锅”即葱段金枪鱼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葱段属于配菜而非调料。

对自己重要的内容(摘抄)即为葱;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即为鲔。阅读一本书,就像做葱鲔火锅,葱和金枪鱼一样都不能少,把对自己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并且在摘录的文字下方写下自己对这段文字的感想,两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其实对于我来说,摘录+感想+实践+实践结果,就能出一篇文章了,并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从这种方式中获取到更多的价值。

半年前阅读到的乔舒亚的《极简主义,活出生命真意》这本书,书中介绍了怎么样将极简主义应用到身体、人际关系、事业等几个方面。于是我将书中的理论摘抄下来,加以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我把这种生活方式推荐给很多朋友,慢慢的有人加入进来,我不但收获了良好的生活状态,还额外获得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于是,我按照《极简主义》一书中的部分理论提炼摘录+自我实践经验分享这样的方式就写出了三篇文章:

《极简生活—更健康的身体》https://www.jianshu.com/p/e3764cebffe4

《极简生活—更和谐的人际关系》https://www.jianshu.com/p/b57506d455f0

《极简生活—冲破枷锁,过更有意义的生活》https://www.jianshu.com/p/54f40c294da2

掌握了这种提炼写作素材的方式以后,我发现,能写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多。例如最近看了以后很受益的书籍:《最小阻力之路》、《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刻意练习》、《安静的力量》等,每一本书里面讲解的知识点都能输出一篇文章。

写作第三步:站在读者的角度,用心写作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一家研究所平时会出一些书刊,专门给科学爱好者看,退休的原主编本身不是科学家,因此他主持出版的各种书刊经常受到批评,后来退休后,换了一个专业的科学家来做这个工作。第二位科学家主编上岗后,水平明显提升了不少,但是订阅量开始下滑,很多人开始退订。读者指出,前任主编出版的书刊都是为我们写的,而现在的新主编,却把我们当做了写作对象。前任主编心里是有读者的,新来的主编呢,他把用户当做了自己秀学问,灌输知识的对象。

作为一个输出者,时刻问自己是真的想把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分享给别人,还是更多的是在秀自己的学问,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前两天班长和小利战友组织各小组的小组长开班会,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直在讨论怎么样让大家积极的参与到写作中,怎么样有效的提升大家的写作技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