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檀道济之死

 天地一沙鸥8 2018-03-09

古人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不仅活着的时候绞尽脑汁将灯油耗尽,还总是对身后之事念念不忘无法放下。尤其是金字塔塔尖上的肉食者,习惯了呼风唤雨、主宰一切的感觉,以至于对“人类失去自己,世界将会怎样?”也会耿耿于怀,总是要在离开人世之前为身后的世界作出安排。也因此,中国历史上才多了许多悲欢离合或啼笑皆非的故事。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之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事例。

檀道济早年曾随刘裕平定孙恩、桓玄之乱。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北伐后秦,檀道济与王镇恶同为先锋,兵发许昌、洛阳,一路西进,所向披靡。刘裕代晋建宋后,檀道济升任将军。

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宋文帝下令追查弑立之事,谢晦当时出镇荆州,拥兵三万对抗朝廷,宋文帝认为要想打败谢晦,檀道济的军事才能值得倚重,而且在弑立一事中“道济从人者也,曩非创谋,抚而使之,必将无虑”(《南史·檀道济传》,下同),因此没有追究他参与废立的罪责,而是采用一手拉檀一手剿谢的策略,让他领兵西上,击溃了谢晦的军队。由此,檀道济这张“旧船票”转而登上了刘义隆这条“豪华客船”,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军。

显然,在刘义隆的眼里,檀道济是一匹可以驾驭得了的烈马。当然,檀道济也的确不负圣望,他对刘宋江山赤胆忠心,屡立战功。元嘉七年(公元430年),檀道济奉命领军北伐,前锋是刘义隆的老部下到彦之,他率军收复了洛阳、虎牢等地,又很快失守,退驻滑台。檀道济率军救援,大破魏军,并乘胜追击,20多天时间里连战30多次,屡获胜利,一直攻到山东历城(今济南)。没想到此时北魏军队大举反攻,檀道济军粮不继,陷入重围之中。但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乘着夜色“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巧妙地稳定了军心,又令军士皆披甲,自己穿着白色战袍,引兵从容撤退。魏军见其军容严整,担心有伏兵,不敢追逼,故而檀道济得以全军而还。这次北伐,檀道济表现出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以至于北魏惧惮他的威名,竟然画下他的像用来驱鬼,再也不敢轻易南犯。

本来,国有良将,乃国家之幸,做皇帝的应当亲之、近之、用之,使其得展才智、能效其忠,可算得上南朝明君的宋文帝偏偏患上了虚劳病,而且一发起病来就要死要活的。这一来,宋文帝就不能不考虑身后之事了。

檀道济乃先朝重臣,屡立战功,威名赫赫,身边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他的几个儿子也颇有才智。虽然宋文帝自信能够降得住他,可万一自己哪一天忽然升天了,继位的皇帝能不能驾驭得了,檀道济会不会犯上作乱,他实在是心中没底。不但他没底,执掌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领军将军刘湛等人也颇有此忧,所以屡屡进言,说“安知非司马仲达也?”劝宋文帝早日除掉檀道济。

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底,宋文帝又一次病重,这时候正好北魏军队进犯刘宋,可他不是宣诏让檀道济率军迎敌,反而发诏要檀道济回京。檀道济的妻子向氏忧心忡忡地说:“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招,祸其至矣。”檀道济回到建康后,整整一个月无所事事,宋文帝的病情也稍稍好转,于是下诏要檀道济回到江州任上。可还没等船离开码头,宋文帝的病情又开始恶化,刘义康赶紧矫诏,说要为檀道济设宴送行。檀道济无奈回转,结果被刘义康收捕。次年三月,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因朕寝疾,规肆祸心”。(《资治通鉴》卷123)将他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值等11人全部处死,又将其手下被比作关张的骁勇悍将薛彤、高进之杀死。

史称檀道济被杀前,“愤怒气盛,目光如炬”,扯下头巾扔在地上,说:“乃坏汝万里长城!”时人为之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而北魏人则闻听大喜,说:“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此北魏连年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刘宋北伐失利,魏军攻至瓜步,宋文帝登石头城北望,甚有忧色。叹道:“若道济在,岂至此!”可怜这时候檀道济已经被冤杀14年了。

——————————————————

本文转自2013-08-23《中国科学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