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各得其乐

 知节 2018-03-10

  虽然微博开了大几年,真正用起来却是没多长时间。因为偶然看到的老树画画,被其吸引,然后就进去微博看看,才发现自己原来早就注册过微博,只是一直没有用起来。好像买了个房子一直没有装修住进去一样。从老树的围观者里面,陆陆续续看到一些风趣的雅人,渐渐的关注互相关注并结识了一些博友,一开始觉得挺好玩的。在那个圈子里,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弄文字或者书法、绘画等等的雅客。自己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依样葫芦编些文字,就认为自己做的诗,在博里面发表,得到朋友的点赞时,那种成就感直窜云端。慢慢地有发现诗词十分讲究格律,(特别是近体诗和宋词对格律十分严格)如果你做出来的所谓诗词不符合格律,那真是贻笑大方了。好些这方面的高手对于像我这样的门外汉好像深恶痛绝,甚至有人说:那些乱七八糟的,别污了我的眼睛!诚然对于像我之流的在那里乱点乱吹狗屁不通者,胡乱拼凑几个字就号称作诗写词的,确实是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自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们的不敬,拿那些所谓的作品出来显摆,自然污了他们的眼睛了。为了尽量不小心污了他们的眼睛,很想学学好,就特意找些相关工具书来学学诗词格律。但是对于我这样不求甚解者,背那些格律公式比背数学公式困难百倍,就拿五言绝句来说,就有四种格式,其中又要注意古代和现代音律的不同,到现在为止,我甚至还没有背出来一个五言绝句的格式,短短20个字的五绝四式,竟然比背几十位的圆周率更难。我还学什么古诗词,装个啥逼呢?

       心有不甘的我,总是想着为自己不懂古诗词进行辩护,后来我就想,最堂而皇之的理论就是“与时俱进论”啦,哈哈,这绝对是科学发展观之一!就是说,学诗也要与时俱进,不要停留在陈旧腐朽的旧调里面。现在再想想,也不必如此纠结。其实无论做什么,自己真的花了心思,把自己的思想融进去,自己感到快乐了,就是最好的,无论做人做事,当然包括所谓的作诗。

    先读一读两首梨花体诗

其一:晚上想洗澡/发现/花内裤/找不到了/难道真的会/有人/收藏/我的/没来得及/洗/的/花内裤?(《谁动了我的花内裤》)

其二: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以上这两首丽华姐姐的诗,如我这般愚钝者确实读不懂,但是确实也有很多的有识之士,力挺丽华姐姐。这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过人的智慧与天赋。

        还有在博海里遇到很多诗人,他们写的五七言诗也是写得非常的工整,获得了大量的有识之士的点赞,我再一次感到自己的无用,这么出名的诗就是读不懂。

        再说一个故事:有一次乌青遇上了朱熹,两个诗人都好像曾经听说过对方的名字,见面时除了寒暄一番,之后就是诗兴大发,各自吟唱一首诗。

       朱熹首先吟道:《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接着乌青念道:《怎么办》

我打电话,给张建华

接电话的是

他母亲

我问:张建华在吗

他母亲说,在、在大便

我说,在大便啊

他母亲说是的

我对张建华的母亲说

那怎么办呢?

           然后各自说自己的诗写得好,对方写得像狗屎。两位诗人结果只能打平手,1:1。随后双方都不服,各自拉了3位朋友来评说,其中乌青拉了牛先生,马先生和羊先生三位,朱熹拉了程颐,周敦颐和龚自珍三位。双方评说,牛先生认为乌青写的东西好漂亮,文字排队很有美感,像一丛丛嫩草,十分的喜欢,马羊两位先生也基本同意牛先生的观点,而且他们三位都同时认为朱熹的那首诗,排得四四方方,毫无美感,像石头一样,实在大大的下品。当然啦,朱熹的朋友都觉得朱熹写的这首诗使用简单朴素的语言体现着大哲理,直如返璞归真一样,都在那里抚须赞叹好诗好诗啊!至于乌青同学的那些文字那叫什么狗屁诗啊?看见都恶心。没办法,最后双方还是打成平手,4:4。

          所以什么是好的文字?先不要问观众,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至于别人怎么看,爱咋看就咋看呗。你觉得自己水平很高,看不起别人时,其实你不知道,其实对方也看不懂你的呢。反正总是各有各的知音,道不同者不相与谋就是了。作文字,跟做一切的事都一样,关键是作者自己的成就感,自己觉得是诗而且还能让自己陶醉的文字,你说为什么不是诗呢?毕竟我们做诗,首先是愉悦自己吧,至于能否愉悦他人,那是要看各人的鉴赏水平了。

           愉悦自己才是真愉悦,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自得其乐最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