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日本古人用的漆器野餐盒,就是这么讲究!

 来来永胜 2018-03-10

Created by  灰色毛球


虽然起源于中国和韩国,但不得不说,日本的漆器才是目前世界上地位最高的。大至家具,小至印笼这样袖珍的小物件,无不体现这日本漆器的精湛工艺。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盒子。它并不是普通的收纳盒,而是日本古代使用的野餐食盒,叫做SAGE-JUBAKO,通常含锡清酒瓶一对,托盘一个,饭盒三至五层,一般是四层,可以堆叠起来放置。现在流行的日本饭盒Bento就是最底部的一层。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起源和发展离不开日本赏花的传统文化。三月末四月初,在日本的大多数地方,象征日本国家的樱花盛开了。日本人民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尽情游乐。从江户时期以来,在樱花树下野餐的习俗一直在日本普通百姓当中十分流行。



尤其是在江户川时期,出游野餐变得更加流行,于是JUBAKO更加普及,并且得到了极大的改良。外部增加了便于手提的框架,更容易携带,并且分成了Hanami-ju和Sage-ju两种。



相比之下,Sage-ju更为普遍,是大众出游野餐的必备物品,而Hanami-ju则适用于更隆重的场合,比如四月的樱花季。公元812年,嵯峨天皇外出赏樱的时候,就携带了Hanami-ju,也就是从那时起它更加流行。



它不但是一种盛装食物的器皿,还有收集好运的美好寓意。四层饭盒代表着四季。时至今日,JUBAKO最突出的用途是用来服务于场合正式、隆重的新年餐。



虽然有些JUBAKO是蓝色和白色的绘瓷制成,但通常最普遍的还是精致的漆器,更能代表日本文化。Japan这个词本身就有漆器的意思,可见日本的漆器是多么著名。



漆的最基本成分是水和耐酸,它是为了保护木材而制成的外壳。在东方,它是用传统漆酚制成的。漆酚是从一个称为漆树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它是毒藤的近亲。需要小心地控制液体的提取条件,干燥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它的毒性,所以需要高超的技巧。



在日本历史的考古发掘,揭示了从古代漆木文物,表明上漆技术的起源非常古老。然而,当时这种手法没来被识别为主要艺术形式,9世纪末,日本废止遣唐使,但日本国内却积极消化中国文化,寻求与以平安为中心的风土人情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



丰满富丽的“唐风”被淡雅优美的“和风”所取代。平安时代(875年至1184年)中后期,莳绘技法渐趋成熟。所以说,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漆器在日本才由日常的用具变成为一种艺术品。


虽然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和韩国美学早期的影响,日本的漆器作品很快就开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强调抒情典雅的装饰表面,如贝壳和矿物质的镶嵌。



漆器制作至少需要30道工序,历时几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首先由“木地师”制作漆器的木胎、“涂师”涂漆,最后由莳绘师绘制精美图案,打磨推光为成品。漆器匠人们用自己最擅长的工艺技术合力完成一件漆器工艺品,其中包含着“术业有专攻”的执着理念。



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年)出现了经过装饰的漆器。自古以来,日本人在过年时或喜庆场合中使用的餐具,以及身份高贵和有名的人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采用了奢华的装饰。“加饰”的工艺,分为“莳绘”和“沈金”。



莳绘是在用漆描绘出的图案和绘画上,盖上金粉、银粉和颜料,经过研磨后完成的技法。沈金是用很细的凿子雕刻出花纹和图案,然后嵌入金粉、银粉和颜料的技法。还有在漆器上镶入贝壳进行装饰“螺钿”等,孕育出了很多精湛的工艺技法,一直传承至今。



特别是“莳绘”,翻译成“洒画”,成为被誉为在日本最高的装饰艺术形式之一。


“莳绘”这种技法是在漆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沿着描绘出的底稿,撒上金粉和银粉,然后对其进行打磨,直到出现略微的突起。



莳绘专用的金粉已经从原来的3000日元/克(1元人民币约合16日元)涨价至9000日元/克,若技术不熟练、让撒金粉的步骤重复操作,将大大增加制作成本。莳绘无法用机器代替,考验的是匠人的耐心与谨慎。经过莳绘工艺处理的漆器属于高档工艺品,过去是上流社会的日常用品。



漆器的质地坚固,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散发出独特且深邃的光泽。只要在使用时精心呵护,漆器这种日本的传统工艺品表面上就会出现光泽,让人更加爱不释手。



日本有很多盛产漆器的地方,漆器也以这些地名而命名。比如“越前漆器”,产于福井县鲭江市,是日本最有名的漆器。在日本,宾馆、饭店所使用的高档漆器中,有80%产自越前。



“木曾漆器”产于长野县木曾地区,可以案几、屏风、折叠屏风等大件。木曾漆器最大的特点是多层涂漆、用不同色漆画图。“轮岛涂”。漆器的漆料里使用了轮岛出产的优质硅藻土(轮岛底粉),因而制成的底胎有着坚固耐用的特点。



加之在漆器表面绘出纤密精美的纹样图案时,所采用的“沈金”、“莳绘”等高超装饰技法的开发与研究,“轮岛涂”漆器的工艺在日本漆器工艺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镰仓彫”产于神奈川县镰仓市。是一种在桂树或者银杏树的木料上雕刻花纹图样,然后涂以漆料的漆雕工艺。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都嘟》中有这么一段文,“在生活中对人有敬意,对物也要有敬意。日本人是对物有敬意的,这种敬意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的商品精致、到位、不奢华,不弄那些没用的东西。”


中国的漆器无论是造型、工艺还是技术积累,都被后来居上的日本远远超越。从现在开始,捡起传统,为时未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