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食积的用药经验

 并不hy 2018-03-10





I导读平时不注意,病时徒伤悲!积食治疗的关键不再药,而是要注意不积食的时候的喂养!切记喂养孩子时要食量小于食欲!而且孩子饿了的时候,会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家长的。勿让爱成为了孩子成长路上的负担。



原标题:小儿积滞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秀婷等(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

中医药学报1985,(3):26


积滞是以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秘或槽柏、粘稠,手心热,睡眠不安为主证近年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好发于独生子女及条件优越之过保护儿。

 

本组500例中,独生子女81例,入托儿43例,散居5例,年龄10月~14岁,婴儿14、幼儿40例,学龄前儿童26、学龄儿童20例,病程短1月,最长4年

有它病者29例,治疗轻症89例,均用保和散兑服升降散。

 

保和散:焦三仙各45克,半夏、厚朴、连翘、鸡内金各15克,陈皮、莱菔子、谷芽各15克,砂仁5克,共为细末。


升降散:大黄、胆星各20克,僵蚕、竹黄各15克,姜黄5克、冰片1克,共为细末,

 

剂量:婴儿0.5~1克/次,幼儿1~2克/次,学龄前儿2~3克/次,学龄儿3~4克/

次。

 

服法;保和散与升降散的用药比例为2:1,日服2~3次。重症、病程长者11例,用汤剂。方用香砂积术丸和积实导滞丸化裁,以积实、白术、砂仁、木香、茯苓、三仙、大黄为基础,随证加味。每日剂,2~3次服。

 

疗效:少者3日,多者7日,临床诸症即全部好转。远期疗效待随访。

 

作者认为:

1、本病病因主要为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之物,致脾胃运化失调,日久成积滞。积久化热伤阴,可出现手足心热,面潮红,睡眠不安等。

2、凭临床主证诊断为本病虽不难,但本病主证并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因此,在诊断为本病时需与肝炎,肠道寄生虫病,疳证等鉴别。

3、本病以实证较多,故方中重用大黄攻积导滞。

4、调节饮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辅以饮食疗法,多进食蔬菜、水果、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少进脂肪、忌食生冷。

5、纠正不合理的喂养,偏食习惯;进食以时。


 


经常听宝妈交流,孩子积食了怎么办?孩子又积食了怎么办?孩子老积食怎么办?孩子一直积食怎么办?一积食就发烧咳凑,还有伴随扁桃体发炎,反反复复,让宝妈们头疼不已。今天就来聊聊小儿积食这些事。


家长爱子女,自然也就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他们,在向宝国叔问诊的亲们中,有过这两个病例:


一:这个孩子家是河南的,问诊时9岁,因为平时父母在外地上班,孩子是由奶奶看管,这隔代亲的爱总是要更猛烈一些。奶奶总给孩子吃牛肉,而且奶奶还认为是吃越多孩子也就能吸收的越多。结果给孩子吃成了积食不说,还给孩子吃成了脂肪肝。


这真应了那句话,你给我的爱,已经成为了我的负担。所以说在喂养孩子的时候,不求多、不求好,只要符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好。



二、这个宝宝来自辽宁大连,问诊时3岁,这孩子的症状是面黄肌瘦而且还发结如穗,并伴有口臭、发热等症状。当时家长还以为是孩子营养不良呢,但给孩子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的症状并没有好转。故而问诊于宝国叔。


结果啊,这孩子非但不是营养不良而是积食了,因为孩子吃太多了,身体吸收不了了。


有的家长在知道孩子积食后,开始给孩子各种服用益生菌,可是益生菌如果能治病,那还需要药干什么?!!积食首先要明确积的是食!所以积食时,要少食并且必须宜消化饮食!其次才是用药,注意是药!!不是益生菌~


保和散:焦三仙各45克,半夏、厚朴、连翘、鸡内金各15克,陈皮、莱菔子、谷芽各15克,砂仁5克,共为细末。


升降散:大黄、胆星各20克,僵蚕、竹黄各15克,姜黄5克、冰片1克,共为细末,

 

剂量:婴儿0.5~1克/次,幼儿1~2克/次,学龄前儿2~3克/次,学龄儿3~4克/次。

 

服法;保和散与升降散的用药比例为2:1,日服2~3次。重症、病程长者11例,用汤剂。方用香砂积术丸和积实导滞丸化裁,以积实、白术、砂仁、木香、茯苓、三仙、大黄为基础,随证加味。每日剂,2~3次服。


少者3日,多者7日,就可万事大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