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首“听雨”的诗词跨越时空,写尽了人一生的悲欢歌

 知者平澹 2018-03-10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要到了,花团锦簇的春天,伴随着连绵不绝的细雨。春天是生机盎然的,鸟语花香令人沉醉,然而在历代诗人的笔下,连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绪”难解难分。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更是跨越了时空,写尽了人这一生的悲欢歌。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听雨”的诗词跨越时空,写尽了人一生的悲欢歌

少年时,总是识不得“愁”滋味,一面念叨着“人生得意须尽欢”,一面醉生梦死着,恣意放纵着青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少年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欣赏着轻歌曼舞,与友人把盏共杯、饮酒尽欢,伴随着烛光、罗帐,灯光昏暗之间,尽显春色无边。这可能是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了,远离愁闷烦绪,而这样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虽然短暂,但在词人心中却又是永恒的。

这首“听雨”的诗词跨越时空,写尽了人一生的悲欢歌

壮年时,正值兵荒马乱,词人无奈地开始了天涯羁旅的路途。独处客舟,眼前所见的是水光辽阔、风急云低,和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耳听着阵阵雁鸣,叫人怎能不涌上一股怀旧的愁绪?一个“断”字,绝非仅仅是“断雁”,更是意指“断肠”。人到中年,词人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真是一腔旅恨、万种离愁。然而在这风雨飘摇的乱世,颠沛流离的人又岂止词人一个?

这首“听雨”的诗词跨越时空,写尽了人一生的悲欢歌

暮年时,两鬓已花白,此时“听雨”是在僧庐下了。少年时的欢乐和壮年时的愁绪,如今是雨打风吹去,就连江山也早已经易主了。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听雨,点点滴滴的雨声已经无法再打动老人的心,此时老人仿佛已经心如止水无动于衷了,心境之凄凉,处境之萧索,跃然纸上,无须多言。

少年听雨、壮年听雨、暮年听雨心境各不同,跨越了时空,写尽了人生的悲欢歌。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最终的大彻大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