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杀熟”的银行飞单,如何才能识别“飞单”?

 好好学习wzs 2018-03-10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超速发展,一些市场乱象开始出现,“飞单”便是其中最恶劣的一种。



1.“飞单”长什么样?

简单说,就是银行工作人员自己或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卖不属于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

如2017年,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伙同他人,私自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涉案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构成对投资人的重大危害,是有史以来第一大“飞单”案。

“飞单”“杀熟”的现象比较普遍,事实上,大多数“飞单”瞄准的都是银行的老客户。这不仅因为老客户与理财经理多年相熟的私交,使违规操作不易引起怀疑,更是因投资者贪恋高收益。尤其是老年人,所懂的理财知识较少,对银行又有传统的信任,很容易被忽悠被飞单。



说到底,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看重人家的利息,人家看重你的本金。

2.如何识别飞单?

那么,怎么识别和防范?

第一,看收益率是否明显过高。银行理财产品,主打的是安全,收益比较稳健,如果收益率过高,飞单或者是代销产品的可能性较大。

第二,警惕业务办理地点。这业务只敢一对一偷偷摸摸的卖,不能让领导和同事知道,(窝案除外)。所以,如果是理财经理把你带到会客室、经理室等监控看不到的地方,那么基本是个人代销飞单。

第三,查询编码。银行自营理财产品都会有一个“C开头的14或15位的登记编码”。识别银行理财产品“飞单”,最简单也最有效的一招,复制这个编码,到“中国理财网”,即可查验真伪

但对老年人来说,上述可能不太现实,那么就看合同要素。购买合同要同时具备印刷版的银行全称、银行logo、银行公章,并且合同内容中可找到购买的产品名称和收益率等相关信息。特别要看产品说明书中的产品管理人。 银行代销产品的管理人不会写银行的,而是跟银行合作的基金、保险。

第四,尽量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网点销售的理财产品,通过手机银行都可以购买,这是最有保障的打假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