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自驾于德国的浪漫之路

 维也纳导游厉伟 2018-03-10

    自驾旅行,是一种别样的见识与自省过程,直观感受世界的宽阔,体验对“远方”的亲身参与,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怀。每个人心中都保有一些圣地、或带有刻骨感觉的心之所向,也许下一个出发目标,只因一个梦,一段缘,甚至,一片天。把驾驶变成人生的资本,这样的出行方式,适合有想法、有执行力、有价值观、有意志力的人,图的是用一种精神,去转移现实中厌倦的种种心灵不堪。

 

在德国的官方旅游网站上,永远保留着一处他们赖以自豪的经典产品:浪漫之路(德语:Romantische Straße)。这是德国旅游机构于“二战”后创造出的概念。“浪漫之路”位于德国最大、最富裕、也是最有历史积淀的一个州——巴伐利亚境内。由北往南,从维尔茨堡(Würzburg)抵达靠近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菲森(Füssen),全长四百公里左右。



通常,四百公里对于执行高速公路不限速政策的德国来说,开车3小时即可走完。但“浪漫之路”作为德国“最美的风景路之一”,带着你穿越各个德国风景和文化精髓地点、被很多墙和塔围绕着的中世纪的小镇、木架上涂抹灰泥建成的房屋、古老的旅店和城堡,还有那些地方特色食物和啤酒——所有这些,纵然用车轮来代替你的步伐,实际上34天的时间仍会令人觉得感受太过匆忙,尤其再应景于它的名称:若当你左右握着方向盘、右手还能触及到伴随在身边的爱情的话。


牵起爱人的手一起出走,人们总是从电视或杂志画面中可以见到。当你有一点点钱,就能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时候,如果选择一个可以牵手走世界的爱人来增加生命体验的厚度,以一次力所能及的出发,自然是最好的开始。

 


剩下的,便是选择一条心目中的圣途,来呼应与加深一次人生刻骨的感觉和回忆。如果说左手是把握命运感觉的代表,那爱人就是在自己右侧情感寄托的化身。车辙,于是记录了你一次心灵的幻化历程。

 

浪漫之路本身是一条无可争议的、德国最有名的心灵放逐路线。从美茵河畔到阿尔卑斯山脚,一尘不染的自然、热情好客的人文,自1950年以来,一直就是这条德国最有名和最热门的路线标记。

 

 浪漫之路的特种指示牌,一路指引自驾客行进方向


从维尔茨堡到菲森,浪漫之路开辟了旅客丰富的欧洲历史、艺术和文化。在路上,从北到南,景观从静谧的河谷、肥沃的农田、深邃的森林、柔软的草地,产生着一幕幕戏剧性的变化:维尔茨堡庄严的古城堡和周边大片的葡萄园,陶伯河谷的潺潺涓流和罗腾堡的中世纪风貌,奥格斯堡的罗马文化见证和威德斯特的洛可可叙事题材,最后在路德维希国王挚爱的新天鹅堡高潮下落幕。所有的、一路无休止的多态交映,令胸中的爱情与内心的灵性,在保留了数百年原貌的城镇与田野间恍然穿梭。


 浪漫之路上的观光小巴


不过,对于国外单车自驾的旅行,充分的准备还是很必要,规避风险更是最应重视的细节。在德国,租车产业发达而规范,英语普及率又高,无论是租赁业务下单、还是旅途中遭遇一些各式的小意外(例如非自身驾驶因素导致的交通纠纷),处理起来都比较方便或安全。尤其是后一种情况:遭遇麻烦时,当地社会英语的普及率便显得格外重要。

 

或者换一句话说,如果在一个英语不发达的小语种国家,纵然自己有十足的主观驾车经验与把握,实际也无法完全排除因导航软件错误、山路复杂造成的行车破胎、意外刮蹭而引起的责任鉴定与保险索赔、不明当地个别交规而造成的行驶违例、车辆在旅途中莫名其妙的熄火抛锚等等这些“意外”的变故。而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事实上出现的几率不低),语言的表达与沟通,便成为了解决一切问题的首要前提。否则,一件解决起来其实并不复杂的小事情,最后都有可能上升成为难以跨越的麻烦。后续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问题,则更可能令你的“爱之旅途”或“文艺情怀”承受割裂与伤害。

 


如果要挑选一款最适合在多路况下随心驾驶的车辆,那么它一定是一部SUV或旅行车。良好的视野、较强的通过能力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使行车在山区路况及气候多变的使用环境下具有先天的优势。选择了相对专业的车辆,等同于选择了一种保障,让人在面对未知路况时能感到些安心。如果想与大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那么,一台称手的自驾车显然极为重要。

 

旅途中邂逅出来热身的古董车


百转千回于山野,“浪漫之路”的头把交椅,最终非“新天鹅堡”莫属。新天鹅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是德国国家旅游局的标志性图腾、也是迪斯尼动画片头专属商标的灵感来源。这座理想化的浪漫主义建筑,与其主人伤感的生活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路德维希二世 (Ludwig II) 不再是现实王国里的君主,他便给自己建造了一个用传说和童话堆砌而成的虚幻世界——这种悲情身世的文艺格调,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它着迷,尤其是那些正陶醉在爱意中的情侣。

 

沿途请求搭车的徒步观光客



1864 年,路德维希二世登上了巴伐利亚国王的宝座,然而他对国都慕尼黑感到厌恶——因为当时他不得不对普鲁士人称臣。由于自己不再是王国的实际君主,1869 年,他便给自己建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隔绝世界。

 

从小就富有浪漫倾向的路德维希,始终是瓦格纳浪漫主义作品的忠实追随者。于是在城堡的建造过程中,自然融入了瓦格纳歌剧中不少经典场景特征。新天鹅堡是路德维希的精神隐居地,用它自己的话来说,他更愿意献身于优雅的艺术。新天鹅堡中的吟咏大厅,规模庞大、装潢华丽,完全依照瓦格纳作品中的提示来建造,只是,建成后的那里,从来就没有歌声传出过。

 

路德维希的精神盔甲—新天鹅堡


历史记载中的路德维希,英俊潇洒,少年时就一副童话王子的模样。年长他8岁、同样出生于巴伐利亚公爵家庭的奥地利茜茜公主,正是其表亲。与姐姐同样貌美的茜茜公主小妹——索菲公主很早就爱上了这位帅哥。1867年路德维希国王与索菲公主订婚,但国王却一直就犹豫不决,因为他写给茜茜的信件远比写给索菲公主的来得更富有激情。路德维希最终在婚礼前两天,宣布取消与索菲公主的婚约,并且以后再也没有动过结婚的念头,终身未娶。

 

1881年,茜茜公主来到了新天鹅堡边斯坦贝格湖中的浪漫岛,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国王。据说,当时两人默默地对坐、品着玫瑰的芬芳。事后,茜茜公主把路德维希比作为山上盘旋着等待的“鹰”、把自己则称作为海上飘零着而无处落脚的“鸥”。

 

新天鹅堡中的吟咏大厅


这当然是一段哀伤纯美的故事,这段故事也为对“浪漫之路”的沉浸与探寻,画上了意犹未尽的句号。在天与地之间,这足以令你动容的路途,使人忘情于一次没有精神尘埃的旅行——尘世之外的一条路,灵欲之间的一座桥。

 

只是,如果能再一次回望,或许你又会后悔于:那份宁逸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静美、那层穿越时空后留下的回音绝响,最终让人看到——它其实,最好,永远都不被人前来打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