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胃病,不做腹诊,搭个脉,方子就出来了——你敢吃么?

 江湖本人 2018-03-10

  一些中医看胃病,手搭个脉,方子就刷啦啦地出来了,如果“蒙”对了,便得意洋洋,若“蒙”错了,便是“药医有缘人”,这还算好的,有一些中医,连看舌脉的样子都不做,听听症状,方子就写出来了。

  莫非伤寒杂病论中阐述的“心下痞,按之濡”,“心下满而硬痛”,“心下满而不痛”,“心下痞硬”,“腹大满而不通者”,“潮热,大便微硬者”——这些是“独取寸口”能独取出来的么?

  可以说,大概在宋代之后,中医发生了,大踏步地向后退,向玄学退,这种后退,现在依然在进行中。

  治疗胃部,连一个最基本腹部体格检查都不做,难怪一些西医会对之嗤之以鼻。

  其实,这并非真正的古中医。

  真正的古中医,是一门,对全身体格检查,极其重视,可学,可上手,可重复,经得起循证医学考验的实学。

  下面我将要谈到的,也许会让你感觉有颠覆感,但并非我的杜撰,而是张仲景,吉益东洞,稻叶克,汤本求真,江部洋一郎等一代代经方人的实践心血,他们的探索虽未臻善臻美,却为我们开拓了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

  [图1]

  心下的“胀闷”感,及解决之道

  要理解“心下”的概念,我们可以看看上图。上图把剑突下与肚脐间分为三个部分。我将其标注为①,②,③。其中“①”就是心下。

  心下的“胀闷”感,也就是古中医说的“心下痞”,这是一种主观感觉,就是感觉“胸下充塞有东西”,但是医师去触诊呢,却又摸不到。

  既然有“痞”那么就要除“痞”,而除“痞”又分为好几种情况。

  [图2

  手掌轻放在心下腹壁上,用垂直于腹壁的力量向下缓缓按压,以感受腹壁的紧张度,以及手下是否有“抵抗感”。

  一种情况是,心下柔软,没有抵抗感。

  这个时候首选两味中药,一味是“黄芩””,一味是“黄连”。

  黄芩是治痞良药,而且也是一种健胃剂,黄连能清热,下气,凉血,两药合用能清心下,膈的热,除痞效果很好,也是“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等几大“除痞名方”都必备的基药。

  一种情况是,心下稍有抵抗感,[图1]的②、③处出现压痛。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既然痛,那么就必然有东西堵住在那儿,可是医师有没有触摸到“肿块”,既然没有“肿块”,那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是“痰、饮”。

  江部洋一郎先生认为,从中医的视角看,在人体的病理产物中,被统称为水毒的有几类:

  1、湿或水湿;2、饮或痰湿;3、痰。

  正常运行的水叫“津液”,当“津液”无法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时叫“湿邪”。“湿邪”进一步发生质变,黏度增加,即为“痰、饮”,当其黏度更高时则为“老痰”。

  这是从宏观来理解胃脘部疾病如何一步步发生“变化”的。

  当判断②、③处出现了“痰饮”时,即需要使用“半夏”,半夏是化饮,化痰的良药,当痰的黏度更高,变成“老痰”时,则需要使用化痰之力更强的“全瓜蒌/瓜蒌仁”。

  全瓜蒌(瓜蒌仁)、半夏,合用后,全瓜蒌能将黏稠度高的“老痰”转换为黏稠度低的“痰”,而半夏又能继续将“痰”转换为“水湿”。

  所以,患者自诉心下胀满,医师用手触诊后感觉稍有抵抗感,[图1]的②、③处出现压痛后,即可在除痞的基药“黄芩、黄连”的基础上加上“半夏”。

  这儿说的是“除痞”,“除痰”,那么当医师用手在患者上腹部叩诊,出现水的声音;或者医师用“膜型听诊器”在患者上腹听到“气、液冲撞的声音”,或者患者的大便老是不干,总是便溏时,就该““除水,除饮”了,如何除水、除饮,我们下一篇文章聊。

  欢迎关注我的中医经方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