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2

 lnln369 2018-03-10
     我认为,股票这个东西,它不是一种技术,或者说是一种能力。它是需要你把它融入到你的生活里,思想里,去理解它,包容它。它就像一个女人,或者像一段感情。和每只股票,都要像谈一场恋爱一样,去付出,去收获,去不舍的离去,就像,幸福的男人总会包容女人的任性,让她感动而不是弃她而去,股票的收益,心理上,始终会被自满的思维导致亏损。而攥在你手里的钱,走进这个市场,基本就不属于你了。


从众心理下的大众,是一定会变成砧板上的肥肉的,这是无法改变的


市场上没有对错,只有一个定律,死的永远是大多数人,活下来的永远是少数人。

一只股票,10块,到50块,没人敢买,买了就能盈利,买是个错误吗?或者是正确的吗?没有对错。一只股票,50,跌至5块钱,所有人都想去捡便宜,它一定不会再上涨。你认为的正确和错误的标准,就看你是否和别人一样,如果一样,你得到的只是别人给予你们的施舍。你们认为的利润,是别人给你们的诱饵。

脑子里不停的思考这一切,没有什么能去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有的只有行为经济学里的锚定心理去解释它,参照物一样,思维方式一样,得出的结果必然一样。那么,什么叫不一样,一样的参照物,这个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定是一种能置于众多思维于死地的一种思维。它,或许就是这个市场的症结所在,奥秘所在,是人心,它把我引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第一感觉,是用尽全力去找,去寻找这一种思维的关键在那里。而脑子里跳出来的另外一个想法告诉自己,不能跟着感觉走,要慢慢的去理解,去总结,在去应用。这一切,实在是太难了,因为你要推翻与生俱来的感觉。它是一种恐惧,矛盾,失落,心理没有依靠的感觉,错综复杂的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你能做的,只是根据随着老严的话,一下一下的鄙视自己,推翻自己。
   我明白,老严展示给我们的她就是一个真实的市场,刚才还对那个滚蛋的哥门大爆粗口,现在却又这样了。她证明的就是,没有对错,只有多少。永远不要去模仿别人,用你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琢磨,去差异。
   我不是被骂醒的,而是被侮辱到开窍的,我也明白了,那些在电视上,为人解股,为人解盘,告诉别人今天为什么下跌,又为什么上涨,明天因为什么原因会上涨的。几乎可以确定是骗子了,他们是一种行业,或者是一种润滑剂。聚集着这些不喜欢思考的投资者,他们可以相信谁,别人,专家,连自己都不能相信,他们或许真的就成了一种资源。

市场的诀窍是你在正确的方向,做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努力。

同学们,市场是无情的,你们以为自己把书都看了,都理解了,就能驾驭它。其实你们都错了。今天,我们通过划分出来的诱饵和圈套分析出了一套简单的系统。市场里的系统非常多,这只是个例子。每个人使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只要你能充分理解了,你所划分出来的意思,就可以产生一套自己的系统。现在,诱饵和圈套的大纲已经罗列完成了。剩下的,你们需要完成自己的系统,然后从前往后,去验证它。咱们这次上完课之后,下次就是下周了。谢谢那位同学,其实他是我的托。”
  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但是心里被这个模糊的大纲缠绕着,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就这样一个循环,怎么才能产生出一种自己熟知的技术为自己所用。它肯定需要补充,具体到实践里,一定还缺少一种精髓。
我的思维围绕黑板上的话,不停的循环,希望在这个循环中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但是它就是一个循环,而且我敢肯定,这个循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股票。或许它只是庄家玩剩下的垃圾,但是它依旧是那样的吸引着我
我把刚才黑板上的一切复原了。看着它,看着这个循环,一个让散户永远亏损的循环,我作为一个散户,我该如何去破解它。
  从整体循环中,找到了两个关键点。
  1,为什么,高点买入,却坚持到低点亏损卖出。
  2,为什么,低点观望,却等待到高点高价买入。
  这是人天生的东西,是风险厌恶,还是思维定式。
  我一个没有买过股票的人,却在琢磨着如此高深莫测的东西。我明白,邢哥也是在利用这个循环,去思考,去升华。
  这两个高点买入,低点观望的规律。我看着这两行字,明白了。人,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技术,都逃不出这个噩梦。抄底的人,在不是时机的时候,自以为是的抄底却被通杀。追高的人,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自信的相信会下跌,等待至观点改变的时候,诱饵来了。
  对,我看到了我写着的,自信。
  所有的循环,不正是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么?自信的蜕变,从自信跌到自信涨,却永远失之交臂。
  人自信,是一个过程,漫长的过程,越是目光短浅的人,这个过程越漫长。正因为这个,形成了大家每天谈论的,势,趋势。
  我看着纸上的,我写下来的东西,冷笑着“是你玩趋势呢?还是趋势玩你呢?”
  我找到了方法,它是可以通过行为,映射至K线图上的方法。我也明白,我想到了,隔壁的邻居们,也都想到了。
    最后,我只总结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股票市场内的圈套是灵活的,多变的,但是还好有一个规律。但凡是对人,对人的感觉有冲击力的现象,感觉就是目的。第二句,市场里,人不变,市场不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