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应学薛宝钗,生活当如林黛玉

 轻风的起点 2018-03-10



薛宝钗与林黛玉之间的比较,像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有人说,林黛玉只在文学世界里更受欢迎,她爱哭,太多愁善感,又爱使小性子。而在现实社会里,薛宝钗是人生赢家,她大方懂事,圆滑通融。



 职场应如薛宝钗

 薛宝钗


一个男性朋友,理想的老婆是宝钗:“她长得漂亮,通情达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绝对贤妻良母,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宝钗确实漂亮,喜欢穿半新不旧的衣服,住雪洞一般的蘅芜苑,温良恭俭让俱全,仁义理智信完备。


除此之外,她还是打理人际关系的高手,她身上凝聚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


宝钗的世界,又大,又深。


她不是在串门子,就是在串门子的路上。大观园的风吹草动,从金字塔尖的贾母,到角落里的赵姨娘,从岫烟的衣衫,到袭人的活计,从湘云红着眼圈欲言又止,到黛玉行酒令的小失言,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她审时度势,进退自如,时而静如处子,时而动如脱兔;时而兰言解疑癖,时而小惠全大体;时而装聋作哑,一问摇头三不知,时而滔滔不绝,从绿蜡到绘画工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要小看姐。姐不是不说话,而是该说时说,不该说时一声也不吭。




《红楼梦》第42回,惜春奉命要画荣国府行乐图,很为难。宝钗不慌不忙道出了画画儿的奥秘:


该多该少,分主分宾;

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

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


岂止是画画儿,宝钗这句话,简直是道出了做人做事的真谛!而宝钗之所以赢得了上下左右的交口称赞,就是因为她做到了以上三条。



“该多该少,分主分宾”


我们常犯的错误是随心所欲,不会察言观色。

该收敛的时候太狂傲,该顶天立地的时候又太怯懦。

不知道多少,不知道深浅,不知道轻重,不知道宾主。

不是信口开河,就是该说不说。

不是喧宾夺主,就是临阵脱逃。


而薛宝钗不是这样,她的理性思维非常发达,做人做事总是恰到好处。


薛宝钗是一个有眼色、善解人意的姑娘,无论在任何时候,她都明白谁是主,谁是宾。



丫鬟金釧挨了王夫人一顿臭骂后不堪受辱,跳井自杀,王夫人为之落泪。


关键时刻薛宝钗赶到,一席话说得“该多该少,分主分宾”,十分恰当,安慰了王夫人。薛宝钗叹道: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第32回)


这分明是假话,但王夫人听着舒服。


王夫人的亲妹妹薛姨妈,就是宝钗的亲妈。薛宝钗全家就是投奔王夫人的。所以王夫人是“主”,薛宝钗忠心耿耿,全力支持。薛宝钗可谓立场坚定,“是非”分明。


薛姨妈和薛宝钗


难得的是,对这个事件中的“宾”,受害者金釧,薛宝钗也做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她建议王夫人多赏她几两银子的丧葬费,“尽主仆之情”,又主动把自己的两套新衣服捐献出来,给金釧做寿衣。


这样雪中送炭的外甥女,王夫人怎么能不喜欢不依靠?




《红楼梦》第22回,宝钗过生日,贾母特意出资二十两银子为其设宴庆祝,并专门请了外面戏班来助兴,贾母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贾母年老,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让贾母高兴。


老祖宗,请点戏,给,还是请老太太给我们点两出好戏吧,唉,今天是你的好日子,你点两出你喜欢的好戏吧,既然老太太让你点,你就点一出吧,恩,这出吧,好,这出好!


宝钗投其所好,分得清宾主。贾母是荣国府的老祖宗,要首先敬着,哄着,先让“主”高兴了再说。


宝钗的言行使贾母感到十分舒心,体现了宝钗精明的处世之道。



“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


有些事情是加分的,而有些事情则相反。加分的事情要拼命做,没有这样的事情也要“创造”机会。而减分的事情一项也不能做。利益面前,要坚决“让”。是非面前,要赶紧“躲”。


薛宝钗深知,自己要想在荣国府站稳脚跟,最需要添的是人气,是人们的好印象。


因此,薛宝钗的丫鬟莺儿和贾环等人玩耍时,贾环赖账,莺儿有意见,薛宝钗马上批评莺儿,以赢得贾环、赵姨娘尤其是贾探春等人的好感。




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想请客却又囊中羞涩,薛宝钗马上以自家螃蟹若干篓赞助。她知道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不会不到处传播她的美名的。果然。


黛玉有肺病又有心病,薛宝钗又是着人送燕窝,又是悄悄谈心……


从物质到精神,薛宝钗多方面播撒友谊的种子,一场春风,一场春雨,这些友谊的种子自然会发芽、开花、结果。“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正是薛宝钗着力“要添”的。


薛宝钗“要减”的是什么呢?


一是减去好处。探春理政,宝钗、李纨辅政。她们商议让仆人们承包园子里的稻田、竹林等,除了上交固定利润,余者归己。面对这样的好处,薛宝钗丝毫不动心。她的仆人再擅长这一行,她也坚决不允许自家人沾荣国府的便宜。


二是减去是非。大观园丢东西后,薛宝钗马上关闭了通向自己家的小门,宁肯自家人麻烦一些,绕道走,也决不在瓜田李下。省得惹是生非,引火烧身。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更是义无反顾地找个借口搬出大观园,动如脱兔。


三是减去麻烦。薛宝钗尽量不掺和荣国府是事情,即使参与,也低调行事。例如她辅佐探春理政时,向众人申明,是姨妈王夫人让她帮忙的。言外之意,薛宝钗是受人之托来“义务劳动”的。这一点,王熙凤看得很透,说薛宝钗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


薛宝钗藏起来的是心机,露出来的是大度。


例如偶然听到林红玉隐私那段,薛宝钗马上假装寻找林黛玉,此事以后如果泄露,人们会怀疑多心的林黛玉,而不会怀疑敦厚的薛宝钗,这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平平安安,却很可能让林黛玉做了替死鬼。可是,这样的心机天知地知她知,其他人又有谁知道呢!




再如探春理政那一回,明明是探春提出的承包制,薛宝钗却在众人面前提出利益均沾,故意“露”出来这是她的恩惠。如此一来,改革的风险贾探春承担,而薛宝钗却因为小恩小惠在大家心里面加了分。


探春跟她相比,稚嫩得多,却也大气得多。薛宝钗太算计了。


第34回,宝玉挨打后,袭人悄悄“破案”,打听是谁告的状。当薛宝钗听袭人说可能是贾环和薛蟠时,虽然也怀疑哥哥,但第一反应是马上替哥哥藏着。


她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


一席话说得宝玉无比惭愧。


事后,薛宝钗再悄悄向哥哥薛蟠查证。这说明,薛蟠做没做此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人知道。如果有人怀疑薛蟠,就先把责任推到别人(贾宝玉)身上。


这就是薛宝钗说的“该藏的要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薛宝钗就是这样一位世事洞明、人情达练的奇女子。儒佛道三种因素在她身上体现得恰如其分。


她有儒家的入世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她有儒家的仁与礼,广泛团结群众,博得大家一致好评。

她有道家的无为心,大道至简,“珍重芳姿昼掩门”。

她有佛家的避世心,“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吃的是冷香丸,内心也是冷而香。


因此,薛宝钗总是进退自如,谁都挑不出她一点错。


在宝钗的世界里,有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宝钗的人生里,有智慧,有抱负,更多的是隐忍和算计,这不动声色匍匐前进的姿势,是典型的中国式生存智慧:要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吃亏、示弱,隐藏欲望,是谓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生活当学林黛玉


多年前看红楼,喜欢薛宝钗,大气,圆滑,宽容,面面俱到,可怜她不被宝玉所爱。


如今看红楼,却更喜欢黛玉,明媚,率直,聪明,敢爱,真性情。生活也应如是,太圆滑就缺了骨感与真实。


▲ 林黛玉


比起迎接花开,理解美的消逝更需要爱与勇气


那一年的大观园,春天一来,百花盛放,满眼都是花花绿绿。


园子里多是十来岁的小姑娘们,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草丛间编个柳枝啊,摘朵花啊斗个草,说点体己话,享受甜美的闺蜜时光。



可是,林黛玉没有去凑热闹。


她一个人背着重重的花锄,锄上系着花囊,手里拿把花帚,走在小山坡上、花丛间。


她捡起那些散落在地上的花儿,为它们哭泣,再寻个好地方,将它们一一葬下。


▲ 黛玉葬花


宝玉开始也不明了,劝她把花扫进水中。黛玉却说,直接把花丢进水里,也是对花的糟蹋,得好好安放它们在花冢里。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开不败,自然是人人喜爱。


▲ 黛玉葬花


但面对美的消逝、岁月的变迁、容颜的变老,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接受、去理解?


看上去,黛玉只是在伤春悲秋。


但其实,她为花寻个好去处,妥善地送落花最后一程,这何尝不需要勇气?



第37回,宝玉看见残荷很难受,连声让人拔掉。


黛玉却说:“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也挺好吗?既然死不可避免,不如翩然起舞,把残破升华成艺术,死有多绝望,生就有多热烈,这就是黛玉的生命哲学。


这不是矫情,这是对美有一种本能的爱,是对生活恰到好处的敏感:我爱生活里的美,理解、珍惜、不强求。



真正的幽默感,来自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敏感


林语堂说:“幽默是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的确!幽默不是人人玩得起,但黛玉却能玩的轻松潇洒。


黛玉真明媚:

听到宝玉胡诌“林子洞”里的耗子变香芋来打趣自己,便笑着要撕宝玉的嘴;

学湘云的咬舌,笑她“二哥哥”和“爱哥哥”不分;

见宝玉、袭人和晴雯闹别扭,她来一句:难道是争粽子吃不成?

看宝钗洋洋洒洒地列了一堆绘画工具,便悄悄向探春咬耳朵:莫非她把嫁妆单子都写上了?

打趣刘姥姥是“母蝗虫”,给惜春的画起名曰“携蝗大嚼图”……引得众人大笑,她却一本正经地拉住李纨:“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顽大笑的。”



最好笑的,刘姥姥来贾府,瞎掰了个雪夜里有漂亮小姑娘在抽柴火的故事。宝玉心中念念不忘,还要派人去寻访。


因此当他提到在大观园赏雪吟诗时,黛玉直接笑他,“还不如弄一捆柴火,咱们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呢!”这样的林妹妹真的好调皮。



看到雪中抽柴我笑了,黛玉不但幽默风趣,而且有很高的生活情趣,除了葬花还教鹦鹉背诗,给燕子留门。比起宝钗如雪洞般的屋子,黛玉的屋子才有生活的气息。


群体生活中的黛玉简直就是一枚开心果。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的人,自己得有趣,这跟知识无关,关乎心性。



有人总以为讲几个冷笑话就有幽默感。其实,真正的幽默感,得像黛玉这样。


不仅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够敏感,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上找到笑点,而且了解被笑的人的脾性,让玩笑话能让人开心又无伤大雅,这难道不是一种能力?



爱与被爱不一定成正比,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心意


也有人说,黛玉那么爱使小性子,为什么宝玉还爱她?怎么就不爱宝姐姐?


宝玉,其实人如其名,心如他脖子上那块美玉。且不论他和黛玉有三生石上的约定,单看一件事,他本质是个不染尘埃的人,要的是至纯的情感。



黛玉也一样,换句话讲,这两人都是有爱情洁癖的人。


那黛玉的小性子,基本都是对着宝玉来的,尤其是心意不明时的试探。


直到诉肺腑那段,黛玉感慨,“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从此,黛玉哪有对宝玉使过多少小性子。




这才是一个人爱得坦率,听从内心的样子。


知道自己爱上了,便走到对方跟前,直接了解,当理解彼此后,迅速感知到这颗心,便不再纠结。


若是太钝感的人,怕是连自己爱上谁,被谁爱上了都搞不清,那也谈不上如何爱人了。



有敏感力的人也许会被吐嘈得活得太用力,就像林黛玉。不过,也没什么关系,比起活得昏昏噩噩的人,拥有敏感力的人活得明白,唯有活得明白,你才可能为生活付出所有的热忱与挚爱。


黛钗嬉闹


如果说职场上,得学习下薛宝钗,能顾全大局,又善于沟通,够圆滑。那么生活里一定要学林黛玉,要有对生活的敏感力。在她们各自的世界里,她们都是最美好的化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