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歸僑的故事(第158篇) 歸

 梭罗河 2018-03-10

         ......

当年观看电影《海外赤子》,这部反映海外华侨悲欢离合故事的影片,触动我心。当主题曲《我爱你中国》起伏迂回的旋律回响的时候,作为归国华侨,我怎能不动情动容?

难忘的老歌。吟唱这首歌,是对逝水年华的一次回眸和触及.....
 
有许多记忆,跟随我们的人生,一生一世。
    
我上学了!那是印尼东爪哇小城的一所华文学校“中华中小学”。
      
平素讲爪哇语的我,初识方块字,开始写汉字,学中文,说华语。至今还记得第一本语文课本里的“牛 羊 草 花 ,树 鸟 门  窗......”,仿佛基因里对这些方块字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和天赋,从那天起,就爱上了中华文化。
       
漂泊海外的游子,深刻感受到祖国这个词所包含的深情厚意,父辈炽热、真挚、质朴的爱国思想,深深影响着我们。从小,我们就懂得:我们出生、生活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而我们的故乡在远方。
    
课堂上,老师挂上大张地图,指着那片像雄鸡的大块地方,告诉我们,这是中国,我们的祖国。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画一张中国地图,平素不善画画的我,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画,并用彩笔涂色,地图画得很美很美。
       
学校组织我们观赏电影《祖国的花朵》。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泛舟欢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清澈的湖水,绿树红墙,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令我陶醉向往。小小少年的我,梦想着自己也戴上红领巾,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美滋滋的。
        
父亲订阅各种华文报刊,其中有《人民画报》,我爱不释手,每一期都由我收藏。画报上那一幅幅精美图片吸引着我,是我认识祖国的最初影像,我憧憬着那些美好。
       
随着我的成长,我对那遥远的祖国有着一份爱一份情。那神州大地欢笑奔腾,总在我的梦里萦绕;那秀丽河山海阔天空,常让我的心里无比骄傲。初中时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我激情抒发最纯朴的理想:我的心儿,飞向遥远的祖国.....
     
我们尽情歌唱《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发自肺腑的歌声,是海外华侨学子的心声。在我们心里,中国才是自己的祖国;那条东方巨龙,才是故乡所在,那里的月光才更加明媚。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
     
1960年印尼发生排华事件,激发了华侨的爱国情怀,掀起了回国热潮。祖国,是海外华侨的有力靠山,仿佛有个声音在对我们呼唤,归来吧归来吧!一批又一批华侨学生,归心似箭,告别家园和亲人回国升学,我随着历史的潮流,实现了回国的愿望。我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就像无数的溪流一头扎进大海的怀抱,我们满怀豪情奔向祖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是刻骨铭心的一场送别。别离的酸楚,别后的相思,伴随着漫漫人生。
  
 印尼泗水码头,我站在船上拥挤的甲板上,船上的高音喇叭播放着激扬的歌曲,歌声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在码头熙熙攘攘的送别人群里,父亲正高举双臂,拼命向我挥舞,还不时边比划边高喊什么;母亲默默地站在父亲身旁,忧心忡忡,不停拭泪。我深知母亲的心,母亲曾无不担忧地对父亲说,她才14岁,你就放心让她离开我们回国?父亲安慰母亲,他说,把女儿交给国家我放心!
  
这就是我的父亲,普普通通的爱国华侨,唯有我们这些生活在那里的华侨,才能深切体悟父辈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念,是何等的赤诚纯真朴实。那时我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少年不知愁,满腔的热忱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冲淡了别离的伤悲,我兴奋地向父母频频招手,不停地高呼:祖国见,祖国见——
      
船缓缓地离开码头,渐行渐远,驶向海洋深处......
 
      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
      
高亢悠长的旋律让我的思绪翻起浪花,把我带回到那送别的情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码头送别的画面怎么还仿若昨天、不时地浮现眼前?
    
“交给国家我放心”,忆起父亲这句话,我感慨万千。
     
回顾我们走过的人生路,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归国后经历了困难时期,我们遭受过极左路线带来的不公,我们本该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却因文革而岁月蹉跎,我们大学毕业去山村或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无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无论遇到任何挫折委屈,无论我们身居何方,我们始终不忘初心。
   
我和祖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丝丝缕缕的情愫剪不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我们亲眼目睹祖国走向繁荣富强,实实在在亲历生活的巨大变化。
 
今年7月,我再次赴美国探亲2个月,这是自2009年以来,我第四次前往美国。这几年,国人出国旅游或探亲已是常事,这在过去那贫穷封闭,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可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在大洋彼岸,有优越的环境,有舒适的生活,可我总感到缺失了什么似的,原来是没有了母语的文化氛围,使我有种失落感啊!到附近的区图书馆,没有可供我阅读的书报;更别说闲来无事可以到书店逛逛,享受翻翻图书闻闻书香的惬意;外出看到的招牌文字,耳边传来的话语,是那么地陌生。
   
深厚的中华文化滋养着我,我们血脉相连,脱离我们的中华文化、语言文字,我的心灵怎能不枯竭孤寂?想想,无论你走到哪里,谁又能抹去那肤色?谁又能忘却自己是炎黄子孙?人都是需要根的,肤色、语言、文化、思维方式......这一切铸就一个人他日终老时将会梦归何处。
      
归来了,山河依旧,爱也依旧。踏入机场,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方块字,顿觉亲切温馨;走出机场,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顿时清爽舒畅——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我爱你中国
     ......
    
 这首表达海外赤子爱国情怀的歌,百听不厌。
  
我对这首歌情有独钟,是的,我爱我的祖国,从来没有改变过。此时此刻,起伏迂回的旋律在耳际萦绕,祖国啊!我对你的情和爱在心中荡漾,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回忆,我任文字在指间流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