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文简述中国史(四)

 MAY的学习簿 2018-03-10













文 / 吕嘉文


公元前207年,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接着分封天下,并杀死了楚怀王,将刘邦封在汉中。项羽为人刚愎自用,分封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因而引起诸侯的不满,纷起抗命。刘邦任用韩信为将,趁机还兵关中,宣布要为怀王报仇,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刘邦大举东进与项羽逐鹿中原。双方苦战五年,终于打败项羽,刘邦乃称帝建立汉朝。


刘邦之后,太子刘盈继位,刘盈体弱多病,国家大事由吕后做主,吕后晚年想重用吕氏,压抑刘氏,但被陈平、周勃等老臣联合宗室诛灭诸吕,挽回了一幕政变。然后迎接刘邦的儿子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百姓在一个大的战乱之后,有一个休息的机会,就能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恢复安定。汉朝初年的政治风气,就是以息事宁人为主要特点,表现出一种黄老清静无为的风度,如“萧规曹随”。到了汉文帝时,他广开言路、废除肉刑,生活朴素,思想开明。在位期间一意减轻人民负担,谋求社会安定。景帝继续文帝的政风,文景两朝共三十九年,国家富庶,百姓安乐,史称“文景之治”。唯独不幸的是,在汉景帝时,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景帝依靠将军周亚夫,迅速平定了叛乱,没有使变乱扩大,破坏了那个太平盛世。


远在周代时,中国的北方就分布着许多游牧民族,这些民族在战国末期,大多被匈奴所兼并。所以匈奴实际上是一个集合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大民族,就像汉人是集合诸夏而成的一个大民族一样。


匈奴从战国晚年,就成为北方燕、赵、秦三国的大患,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时,曾派遣大军出击匈奴,匈奴被逼北走,当时的匈奴单于叫做头曼,后来头曼单于被其子冒顿单于所弑,此时恰逢中国秦、汉战乱之际。冒顿单于击败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又趁虚而入,占领了河套地区,匈奴又变得十分强大。刘邦有白登之围,吕后有嫚书之辱,都是在冒顿单于的时候,这两件事成为汉朝的奇耻大辱。刘邦和吕后都知道匈奴的厉害,不敢向匈奴挑战,为了息事宁人,只得采取了委曲求全的和亲政策。






汉朝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国家人力物力大为充裕,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武帝继位时,正是继文景之治,汉朝几十年休养生息之后,国力充裕,汉武帝为人勇敢而有魄力。而匈奴则日益成为汉朝国防的严重问题。故在武帝之时,一改对匈奴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集合全国之力,十余年间和匈奴展开了多次激烈的大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同样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汉朝打通河西走廊后,建立了与西域的联系,西域有诸多小国,他们时而倒向汉朝,时而又被匈奴威胁或诱惑而倒向匈奴。于是汉武帝向西域用兵,征服了姑师、楼兰、大宛等西域国家,取得了西域的控制权。此外,汉武帝还向东征服了朝鲜,向南征服了南越,向西南征服了西南夷。将中国的版图比秦朝时扩大了一倍以上,武功之盛,如日中天。


汉武帝时,汉朝人本对西域茫然一无所知,武帝为了打击匈奴,派遣使者联络西域,张骞是前往那黑暗大陆去探险的第一个英雄,故历史上称张骞通西域为“凿空之旅”。通往西域的道路打通后,中原与西域诸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汉代的丝绸通过西域诸条道路运往欧洲,成为当时的主要商品,“丝绸之路”也因此而得名,驰名中外。





文治方面,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确立了儒家此后两千余年的统治思想地位,孔子成为中国人的万世师表。但同时,汉武帝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人,过度消耗国家人力物力,到了晚年,百姓生活日益困窘,国家经济衰竭,几乎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之后汉昭帝、宣帝两朝励精图治,稳定了汉朝的统治,史称“昭宣中兴”。


到了汉成帝时,成帝生活荒淫,不理政事,国家大权落入外戚王氏之手。汉平帝时,王莽独揽大权,后来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做皇帝后进行大规模地改革,但他的改革大多不切实际,做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惹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贪官污吏从中营私舞弊,鱼肉百姓,搞的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天灾人祸并起,不久就天下大乱,王莽的政权也就随之土崩瓦解了。

 




嘉文简述中国史(三)

嘉文简述中国史(二)

嘉文简述中国史(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