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梅姨访问武大看英国如何利用留学生成影响力

 风干了忧伤hmsh 2018-03-10

今年一月份,英国首相梅姨访问中国,行程的第一站便是访问武汉大学。很多人会问:为啥是武汉大学?

在我看来,这里面起码表明了两个意思:第一、英国现政府相当重视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工作。自从撒切尔夫人搞教育产业化以来,对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实行分级全额收费,海外留学生的学费已经在英国的教育经费中占了一定的比重,吸引海外留学生意见成为英国的一门产业。在英国正在脱欧的今天,如何保持英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是政府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中国作为英国海外留学生的大生源国,梅姨自然要重视。

第二、武汉与英国的渊源。争取年轻一代,是每个政治家都会做的事。你看每次美国总统访华,总要找个机会与青年学子对话,那种场合,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因为那两所高校与美国的渊源很深。清华不用说,本来就是留美学堂,北大合并了前燕京大学,混入了美国血统。梅姨要与现代中国青年对话,自然另辟蹊径,要找一家与英国渊源深一点的高校。于是,武汉大学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按武大官方的说法,在1929年前后,曾是留英学子执掌武汉大学,武大汇聚了很多留英归来的学者,各院系中都有留英学者的教席。这是武大与英国的渊源。

其实,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也是我国的教育重镇。从历史的角度看,梅姨选武汉作为第一站,背后还有深刻的历史含义。清朝五口通商的一个口,就是汉口,至今,江汉关还屹立在江滩上面,汉口,曾经是英租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对昔日的殖民地还是有点眷恋之情的。汉口曾经作为英租界的历史,才是当年的武汉大学积聚很多留英学子的根本原因。(当然上海的英租界也很出名,不过,威廉王子不是刚去过吗?)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二战后逐步没落了,二战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闹独立,但很多国家都加入了英联邦,英国的全球影响力还在。英国人在管理海外事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作为曾经留学英国的一分子,对英国人管理留学生方面很有几分佩服。现在就结合自己的留学体验,谈谈英国留学方面如何吸引留学生的做法。

笔者在申请海外留学的时候,互联网才刚起来,找资料要到英国的文化教育处去。英国的文化教育处是一个老牌的海外机构,宗旨就是要传播英国的文化价值,但它的工作方式并不生硬,这个且不谈。我在那里很容易就得到一本全英各所大学的资料,非常详尽。对要找学校的学生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并且,这本资料完全免费,免费啊。

笔者是作为继续教育的在职人员到英国求学的,英国大学的老师主动向我介绍了志奋领奖学金,现在志奋领每年开考,大家都知道志奋领是怎么回事了吧?我就不多说了。我那个时候,面对中国学生的奖学金项目还不多,除了联合国的奖学金,志奋领好像是仅有的能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奖学金,主要针对中国国内使用过英国产品和服务的机构中的人员。我认为,这是教育与商业结合的一个好范例。拿我自己来说,从英国学成归来后,又继续向英国公司采购设备和服务,因为在英国,对当地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嘛。当然,现在志奋领是面向大众招考了。

笔者当年是拿了志奋领奖学金到曼彻斯特学习,感觉到英国方面对留学生的服务相当到位。首先,有志奋领的地区职员定期到学校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学生有问题就去,没有的话不去也行。我特别想谈谈的是曼城人民对留学生的热情。出发前收到学校寄来的报到资料,非常齐全,特别讲到非报到时间可以跟一个叫国际协会的组织联系接机。我们到达的第一天是有学校学生接机的,但我的宿舍还没开门,不得不在校外住一天,帮助我搬行李转场的就是该协会的人员。其后有同学介绍这个协会有很多活动,非常值得加入,我就加入成为会员。每个周末,协会都组织远游活动,交少少钱就可以坐大巴各处去玩,比如湖区、牛津、威尔士等。又有不定期的会员活动,当地市民邀请学生周末去做客。由学生与市民志愿结对,我和我们宿舍的三个中国女生与一位住到山里的老教师Jenny 结对,周末她会开车来接我们去她家。Jenny曾经在西安支教,她说西安人民对她很好,所以她也选择接待中国学生作为回报。我们回国后,她又继续接待新的中国学生。除了国际协会外,当地的扶轮社员也经常邀请我们去聚会,喝喝茶,聊聊天。文化教育处还有一个针对全英留学生的活动,名叫Host,由学生报名,可以在英格兰任挑一个地区,由文化教育处配对,免费食宿三天,路费自理。所有这类活动,都是促进留学生深入了解英国社会,扩大交流面的,也是英国海外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些活动确实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笔者本人在其中颇有收益。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来看梅姨访问武大,请来了留英学子江疏影陪同,这是昭示留学生与英国的关系其实不限于在英国学习期间。近几年来,坊间有一种说法,英国的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不高,因为时间短。江疏影恰巧就是大学毕业后到英国念的研究生。其实,在英国,念到博士的都是奔做学问这条道去走的,一年期的研究生课程设计很讲究,主要的课堂传授的知识都传授了,能够经过那么高密度和高强度学习,并且拿到学位的,都是人才。拿到英国研究生学位的,去外企求职、特别是到与英联邦国家有关的公司求职时,其实是很占优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