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时光 2018-03-11

龙与龙的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通俗歌曲唱红了大江南北,响彻在全世界的华人中间,这就是,《龙的传人》。伴随着“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的优美旋律,在所有炎黄子孙的胸腔里升腾起的是自立、自尊、自强不息的豪情。那么,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为什么全世界的华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诩?龙有什么魅力竟然在中华民族中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凝聚力?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奇特的篇章——龙与龙的文化。

一、龙的起源

龙以神奇怪异的外貌特征、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神通传说以及在中国社会中所表现出丰富多采的文化现象,而引起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并以巨大的热情去研究,探寻龙的起源。其中,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图腾合并说”影响最大,至今人们还多引此说。我们今天着重介绍闻先生的“图腾合并说”。

什么是图腾呢?据美国著名古代历史学专家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一书中说“图腾”是印第安语,其意是“他的祖宗、祖先”的意思。在原始人类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科学技术极其落后,人们不仅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现象,也不能正确地认识人类本身,不知道自己这个氏族是怎样来的,在冥冥之中觉得本氏族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某种无机物,于是他们就把某物作为自己的祖宗加以崇拜,即图腾崇拜,并绘制出某物的图形(史学家称之为图腾徽铭)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与旗帜(简称为标帜)。图腾崇拜是人类在原始社会产生的最早的宗教意识、宗教崇拜。图腾崇拜曾经存在世界各个角落。一百多年来对摩尔根提出的图腾的含义没有什么疑义。但是就“图腾”是外来语还是中国语?“图腾崇拜”是源于美洲还是源于中国?1998年5月,王大有、王双有推出的《图解中国图腾》一书向摩尔根提出了挑战。这部巨著指出:摩氏“图腾说”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把“流”说成了“源”。二王指出:“图腾”的源在中国而非美洲。其根据是:首先他们通过大量的考证提出印第安人乃是中国人种。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前后,特别是在周灭殷商后,一部分殷部落的人迁徙到了美洲并定居下来。“印第安”实际上是“殷地安”,即殷人安居之地。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登岸后首先遇到的居民就是这些人。当问到这是什么地方时,因语言不通而误以为问他们可好,于是就回答:“殷地安好”。哥伦布便把他们称为“印第(殷地)安人”。二王以此为立论,指出:“殷地安”人既然带去了中国古代文明如制陶工艺等,也必然把图腾文化带到了美洲包括图腾的本音。其二,图腾:图者,图符也;腾者,媵也,即婚媾也。说明图腾系地道的中国语,非外来语(系“出口转内销”)。二王提出的新观点虽是一家之言,但是大量的史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存在过图腾崇拜事实。比如:

《史记·殷本纪》载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吞之,因孕生契。”

《史记·秦本纪》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从这二则史料可以看出殷部落与秦国先人是把玄鸟作为自己的祖先,即作为本氏族的图腾。除此之外,以虎、豹、熊、罴等作为图腾的部落也有记载。《山海经》就记载了各种图腾徽铭。据此,闻一多提出了 “图腾合并说”。

闻一多指出:“……龙图腾,不拘它局部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多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的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闻先生的假说,虽然考古学家至今未曾发现可信的文物资料证明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强大的蛇图腾部落统一各部落的事实,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闻的假说。因为我们从史料中确可找到图腾“合并”的佐证。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黄帝率熊、罴、貔、貅、豹、虎,六种猛兽同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这一史料中说的熊、罴、貔、貅、豹、虎,六种猛兽,实际是指以这六种猛兽为图腾的六个部落。战争的结果黄帝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各部落,形成了华夏民族。新的统一的民族也需要一种图腾标帜,但任何部落的标帜已不足以囊括整个华夏民族的信仰,于是从各部落的图腾物中选取最富有特征的部分合并成一个新的图腾徽铭,于是龙的形象产生了,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帜。后汉学者王符在分析龙的形状时就指出:“其形有九,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说明图腾合并说是有一定根据的。

当然,除了图腾合并说之外还有其他的假说,但共同点都认为龙并非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动物,是宗教意识的产物,犹如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是耶稣创造的一样。

总之,龙源于宗教意识,并经代代相传,代代添枝加叶,不断丰富、完善它的形象和内涵,使之成为一个神奇莫测,富有神通的怪异之物,借以表达人们的某种意志和愿望。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去探究龙是否实有其物,而是无条件地接受了它,将其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帜加以崇拜。共同的崇拜、共同的祭祀,在客观上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正因为这个原因,龙虽然没有在世上存在过,但却活在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并经过漫长的岁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龙的文化。

二、龙的文化

龙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龙既然是中国的象征,龙的文化自然可视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从狭义上讲,龙的文化特指围绕龙的神通所形成的观念形态,在中国政治、经济、民俗、语言、文学、绘画、雕刻等等领域所表现的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龙的文化仅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是从狭义意义上来介绍龙的文化。

在讲龙的文化之前,需要先说说古人观念中龙的神通。

(一)龙的神通

所谓龙的神通是指龙有通天的神力,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这种观念是在原始宗教意识的作用下,并经过代代相传,不断揉进了人们的想象和艺术创造,附加给龙以超自然的能力而形成的。

下面,我们从几则史料记载中看看我们的先人观念中龙有怎样的神通。

《庄子·天运篇》载:孔子曰:“吾乃今日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胁,予又何归老聃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二则史料记载的是同一件事,其详略不同而已,都是说孔子把老子比作龙,言老子人格崇高、学问渊博,令人难以捉摸,犹如龙一样,故孔子发出“予口张而不能胁,予又何归老聃哉”的感叹。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观念中龙的神通。孔子认为:“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是说从总体上看龙有威武怪异的形体,分开来看局部有美丽的花纹,极富于变幻,可乘云而上,存在于天地之间。第二段说,孔子对鸟、鱼、走兽既可以认识也可以捕捉,“至于龙吾不能知”,其神通太广大了。

《韩非子·说难》中说:“夫龙之为虫,可狎可骑也,然喉下有逆鳞经尺,触之则杀人。”在韩非子看来龙是一条大虫,人们可以亲近它,可以与它嬉戏,但不能触动它的逆鳞,否则龙会杀人。后来人们又附会为龙所“杀”之人皆是恶人,赋予了龙惩恶扬善的神通。

《管子》记载:“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躅,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刘向《说苑·辨物》中又说:“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也,高乎其著也。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

上述记载极言龙的变化。至于龙参与人事活动也有记载。

《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及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在这里龙充当了坐骑,几乎相当一架中型客机了。

《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土,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滕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这里龙又给黄帝拉车了。又如《大戴礼记》载:“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秋冬骑马”等等。正因为此,屈原在《九歌》中才有如下浪漫主义的诗句:“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在王充《论衡·龙虚篇》中,龙又与气候发生了关系。其文记载:“夫龙之登玄云,古今有之……方今盛夏,雷雨时至,龙多登云。云龙相应,龙乘云雨而行……龙闻声则起,起则云至,云至而龙乘之。”这里赋予了龙布云播雨的神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人观念中的龙确实是神通广大的。概括起来龙:威严雄奇,令人敬畏;变幻多端,神秘怪异;升天入渊,布云播雨;可狎可骑,颇通人意;惩恶扬善,警戒世人;不食人间烟火,养乎天地灵气……

在现实生活中,对龙的神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物,出自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解释和利用,竟神奇般地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民俗、语言、文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现象。

下面,我们介绍这些文化现象,即龙的文化。

(二)龙的文化

1、龙与中国政治

龙的概念,龙的观念,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只是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而存在,而直接与中国政治发生关系开始于秦始皇。《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称秦始皇为“祖龙”。尔后各代的封建皇帝,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天子的称谓更早些,《礼记》中称周王为天子,即天之骄子,但直接说皇帝是龙或龙子龙孙还没有。不少皇帝为了证明自己真是龙子龙孙,还杜撰出一些离奇的出身。如: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沛县人),姓刘氏,字季。父日太公,母日刘媪(ǎo年老的妇人)。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bēi,水边、水岸),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又如班固《汉武帝内经》记载:“(汉)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景帝日:'吾梦赤气化作龙’。”意谓汉武帝刘彻也是龙子。

如上述帝王离奇的出身在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很多。因为这些史书为封建史官所写,无非证明皇帝真是“龙种”,真是“真龙天子”,借龙在人们观念中威武庄严的神秘形象和无所不能的神通传说,神化帝王,强化皇权,说明帝王是“奉天承运,皇权神授”,任何人不可动摇,不可生叛逆之心。为强化这一观念,巩固皇权,封建统治阶级采取一切手段,在政治领域里,到处打上“龙”的烙印:如皇帝的脸色,称为龙颜,一喜一怒,称为龙颜大悦,龙颜大怒;皇帝的身体,称为龙体;皇帝戴的帽子,锈着龙,称为龙冠;皇帝穿的袍子,绣着团龙,称为龙袍;皇帝上朝座的椅子,雕刻着龙,称为龙椅。又如科举考试公布录取结果的告示,称为龙榜等等。如果我们到故宫去看一下,紫禁城内,无处不见龙,或彩绘,或雕刻:有的张牙舞爪,跃跃欲飞;有的弯延曲折,盘柱而上;有的二龙戏珠,作嬉戏之状;有的高卧屋脊,仰天长呤。其庄严神秘,给人以强烈的感管刺激,营造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氛围。

将宗教意义上对龙的崇拜,引伸到政治思想领域,并以上述手段为形式与强化皇权思想为内容,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巨大作用。

其一、和儒家正统思想融合,强化了皇权,确立起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儒家思想从汉武帝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正统理论。儒家讲的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君为臣纲为三纲之首;“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方面的道德规范,而“五常“则是以“三纲”为本源。概括起来就是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可谓“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把对龙的崇拜延伸到政治领域,在神化皇帝的同时也强化了这一理论,为它披上了天道不可违的神秘外衣。

其二、强化了忠君与国一体的思想,历代都培养出了一些著名的忠臣,成为封建统治秩序得以延续的中坚力量。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爱国与忠君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一君国一体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局限性。皇帝自诩为龙,为“真龙天子”,在强化“君权神授”观念的同时,也强化了君国一体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历代士大夫都把“忠君、爱国、爱民”视为最高的道德追求。比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他所追慕的“古之仁人”,其道德品格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忠君、爱国、爱民一体的思想。又比如,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清朝末期制定了中国第一面国旗,其底色为土黄色,代表中华民族,图案为大龙,象征皇权,表明中国是君主专制政体,反映君国一体的思想。

正因为上述原因,各朝各代都培养出一些忠君爱国的名臣。如屈原、岳飞、海瑞、文天祥等等。历史记载的海瑞骂皇帝,“骂”实际体现的“忠”,否则,他不会在狱中听到嘉靖皇帝去世的消息而嚎啕大哭的。这些忠臣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也充当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中坚力量。

其三、龙的神通,对普通民众的思想也产生了影响,成为调节封建秩序的社会基础。

一方面,通过龙这样一个神秘物,神化了皇权,被神化了的皇权思想也影响了广大民众。即使在某一王朝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崩溃,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被迫揭竿而起,只是对末代皇帝失去了信心,并不是对皇权产生了怀疑,只是认为另一个真龙天子要降临了。结果是二千多年来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打倒皇帝作皇帝”的戏剧——皇朝更迭,封建统治秩序不变。贫苦出身的朱元璋,正是在这一观念中由农民起义的领袖走上了龙椅,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洪秀全又何尝不是这样?方有半壁的江山就定都天京,称孤道寡,宣称“爷哥朕幼坐朝庭,父子公孙齐显权”,穿“龙袍”,称“万岁”,他也成了真龙天子。

另一方面,孔子把老子比作龙,人们也就把有才能的人比作龙。诸葛亮出山之前,不是人称卧龙先生吗?他所居住的隆中就被称作卧龙岗并闻名于天下,真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啊!于是“望子成龙”成为人们的普遍心态。作为贫穷人家出身的知识分子,则希望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普通民众上述心态无疑构成了调节封建秩序的社会基础。

从上述介绍中,足以说明,龙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领域,对维系社会的各种关系起了多么大的作用,显示出中国独具特色的封建政治。

2、龙与中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由渔猎经济转入农耕经济的国家之一。夏、商、周三代时期,农耕经济已成为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诗经·豳风》写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即是农耕生活的生动写照。直到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的二千多年来,中国依然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导,以农业大国而著称。

农耕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风调雨顺。虽然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有兴修水利的认识,也曾创造过“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奇迹,但靠天吃饭的观念和事实仍然是主要的。于是祭天求雨免灾在上古时代就开始了,并延续了数千年。从中国在大地上,几乎无处不在的龙王庙被保留下来的事实看,龙曾经是人们祈雨巫术中的主角。从各地县志记载,先人们祈雨大体上分祭龙、晒龙、焚龙三种形式,这是龙具有布云行雨神通在中国经济领域表现出的文化现象。

所谓祭龙,就是在龙王庙里磕头焚香,上贡全羊全猪,乞求龙王布云行雨——此谓求龙。晒龙,求龙不雨,则把龙王庙的塑像抬到太阳地里暴晒,让龙王也感受感受酷热的难奈——此谓逼龙。焚龙,是将龙王的模拟像在郊外焚毁,古人认为焚烧,随着轻烟袅袅,龙就升天了,龙升天而云至,云至而雨降——此谓驱龙。从求龙到逼龙再到驱龙,看来龙也是好酒不吃吃罚酒的,反映出老祖宗创造了龙,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意志的这一初衷。那么,这些迷信活动灵不灵呢?据一些地方志记载还蛮灵的。怎么能不灵呢?天有不测风云,凑巧的事也是有的,此其一也;其二,今天不雨,明天不雨,日复一日地祈雨下去,总有一天要下雨的,一下雨便归功于龙。其实毫无科学根据,天有阴晴圆缺,岂因龙乎?

这种文化现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逐渐减少,留下来的龙王庙不过成为了后人了解前人曾有过祭龙祈雨活动的人文景观。

3、龙与中国民俗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与龙有关。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正因为如此虽历久而不衰,至今仍被当代人喜闻乐见。举例如下:

其一,正月十五舞龙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汉族的元霄节,又称上元节。何为上元节?中国道教信奉天官,天官可赐福于人类;信奉地官,地官可以赦免人们的罪过;信奉水官,水官可免除人们的困厄,所以旧时有不少三官庙,作为道家的道场。其中道家称天官是正月十五的生日,因每年第一次月圆为上元,天官的生日也就是上元。故有“天官当令是上元”的说法,正月十五自然可称为上元节。为庆祝天官的生日,家家点灯处处通明,并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故又称为灯节。这种民间节日据说起于汉明帝时。其中,舞龙灯、点龙灯是各项活动中的重头戏。到了宋代,过灯节可谓盛大空前。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一首《青玉案·元夕》反映了灯节的盛况。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簘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花千树,形容花灯之盛;更吹落星如雨,形容满天焰火,如群星坠落;宝马雕车香满路,形容观灯的人有如潮涌;凤簘声动,描写有音乐和鸣;玉壶光转,指月色皎洁而流逸;而一夜鱼龙舞则说明舞龙灯彻夜不歇,是灯节不可缺少的项目。关于龙灯的样子,宋人吴牧《梦梁录》中记载:“元霄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这是静态的龙灯。辛弃疾词中说的是舞动的龙灯。关于舞动的龙灯,据道光年间的《沪城岁事》记载:“……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由此可见,除了导龙起舞的牌子换成了一个大球喻为明珠外,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舞龙灯已没有什么区别了。我们从古代导龙牌上写着“五谷丰登,官清民乐”来看,不是再次反映出,我们的先人总是把良好的愿望寓于各种活动之中的。“龙凤呈祥”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的心态,正因为如此,人们舞龙灯,代代相传,并逐渐突破了只有元霄节才舞的习惯,而是凡重大喜庆日也都舞。像在欢庆香港、澳门回归的喜庆日子,不要说中华大地,就是全世界华人居住区,几乎无处不见舞龙灯。

其二,二月初二龙头节

农历进入二月正值惊蛰、春分时节。蛰,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称为蛰伏。惊蛰,就是由于大地转暖,万物复苏,动物也被惊醒了,农事也开始进入春耕季节了。由此,人们想象龙也该结束冬眠,抬头活动了。二月初二,古人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故定为龙头节。这一天人们做“龙麟饼”、“龙须面”并供奉春龙。农民还把灰或谷糠之类从室外的井台或河边撒在地上,一直撒到屋内的水缸边,希望司水的龙王能使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有这样的民间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此外, 龙抬头,这是很吉利的话,于是认为这是理发的好日子,故又有“正月发不理面不修,要等二月初二龙抬头。”

其三,五月端午赛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我所知道的有三种说法。(一是恶月之说,二是古吴越民族风俗,三是纪念屈原说)汉代古书中有五月不祥的记载。据说在夏商周时或更早的时候,人们就把五月称为恶月,故这一天,民间习俗喝雄黄酒,吃粽子,门口挂艾草和菖蒲以避邪,并划龙舟,借龙的形象去驱邪。另一种说法是闻一多先生考证的,说端午节的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即每年的五月初五,他们将各种食物盛在竹筒里或包在棕叶里,一面扔在水中给图腾神吃,自己也吃,最后还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作竞渡游戏和图腾神一起娱乐。后来也在各氏族中流行起来。再一种说法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五月端午这一天投汩罗江自尽的。老百姓听说后,立即包了棕子扔在水中,希望鱼等水生动物不要吃屈原的身体,另一方面驾龙舟争先划到投江的地点找捞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每逢屈原忌日,人们都包棕子,赛龙舟,重新演绎一遍当年的情景,借以怀念这一伟大的爱国诗人。我认为那一种说法最准确,并不重要,但都是表达先人们的良好愿望,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民间节日。赛龙舟,在今天已演变为一种体育运动,吃棕子无非是享享口福而已。

其四,形形色色的祭龙节

上述三种民间节日,流行地区很广,另外不少少数民族也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也有各种各样的祭龙节。如壮族在二月间举行盛大的祭龙活动,以保佑一年人畜平安。瑶族,三月初三也祭龙。哈尼族,则在二月初二,选出两位优秀英俊的男青年装扮成姑娘,在龙头的引导下,由众人簇拥着周游各寨子,等等。

总之,各种与龙有关的民间习俗很多,虽然和迷信结合起来,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善良愿望只能这样表达。今天我们也在过这些节日,大都不是出于迷信了,而是仅仅对历史文化的延续,使生活更丰富多彩一些罢了。但是,我想指出的是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日,不管在任何时候,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真善美的作用,在我们民族中产生了强有力的凝聚力,所以不可用“迷信”二字一笔抹煞。

4、龙与中国语言

语言是劳动生活的产物,伴随着劳动方式、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语言词汇也相应得到发展和丰富,如我们在语言文字专题讲座中介绍的。龙的概念产生之后,以其传说中的广大神通渗透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汉语词汇中便出现了许多与龙相联系的词语,丰富了中国语言。诸如:

龙飞凤舞  龙章凤姿  龙驹凤雏  龙跃凤鸣

龙盘凤逸  龙凤呈祥  龙生九子  龙子龙孙

望子成龙  龙马精神  龙行虎步  龙争虎斗

龙吟虎嘯  盘龙卧虎  龙盘虎踞  龙骧虎步

龙肝豹胆  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  龙骧虎视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藏龙卧虎  二龙戏珠

叶公好龙  白龙鱼服  游龙戏凤  生龙活虎

鲤鱼跳龙门,等等等等。

5、龙与中国文学

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龙的文化在先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表现。因而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自然在中国古代文学诸如古代散文、诗词曲赋、叙事文学中就会反映。如古代散文中孔子也好,韩非子也好,对龙的描述;楚辞中屈原对龙的浪漫想象;小说中如《西游记》中对龙宫的铺陈;更有许多小说,地方志对龙祭祀活动的记载;而戏剧中则出现了如《张羽煮海》、《柳毅传书》等与龙有关的剧目。可以说与龙有关的文学作品,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6、龙与中国绘画雕刻艺术

画龙古来有之,春秋时就留下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叶公,字子高,春秋时人,出生于河南叶县)。南北朝名画家张僧繇(YOU)是画龙的高手,据说他曾在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却不画眼睛,有人问为什么,他说,一点上眼睛,龙就会破壁腾飞了,人们不信,他就点了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结果,这两条龙竟然真的冲破墙壁而飞上了天空。这当然不可能,但反映了他画的好,画的像。周总理19岁赴日本留学寻求真理,走前写下的“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穷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前边的“面壁十年”取嵩山少林寺达摩大师曾面壁十年,有的说是九年悟道的故事,而“图破壁”则是引的上边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以此表达了青年周恩来决心以达摩的精神学习和追求真理,要学到像张僧繇的那样的本事,让我中华巨龙也能破壁腾飞的志向。这些传说都说明画龙古来有之。现在一些博物馆都珍藏着不少龙画珍品,另外一些古庙中也有龙的壁画。而龙雕艺术更是处处可见,其中,天安门前的二个华表、故宫里龙的石雕、木雕、北海的九龙壁、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龙雕廊柱都是龙雕艺术的精品,其威武雄壮,欲飞欲腾,令中外人士赞叹不已。这些绘画、雕刻艺术是我国古代艺人智慧的结晶,是龙的文化的组成部分。

总之,龙的文化多姿多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们的落脚点则是放在龙的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三、龙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龙的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研究龙的文化也应采取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诸如,对浸透其中的虚无主义的宗教意识,封建的迷信色彩,都应加以唯物主义的批判,树立起科学进步的精神。但当我们滤去了这些非科学的东西之后,认真思考一下,这些文化现象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一些文化现象至今还在传承。因此,我们不能不深入到中国先民们真实精神世界的底层,探求这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不寄托于此,便寄托于彼,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不例外。而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龙与龙的文化,正是为了表达自己某种善良愿望,寄托自己某种精神的,使其在本民族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向心力,这就是龙的文化能传承久远的合理性。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龙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值得代代继承和发扬的精神。

第一、龙的起源,贯穿了协和万邦的整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

如我们前边所介绍过的,中华民族的图腾标志,是众多图腾单位合并而来的,曲折地反映了各民族融合的过程,这正贯穿了古代“协和万邦”的整体意识,这与儒家“大一统”思想相辅相承,以共同的图腾崇拜,共同的祭祀活动,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就是一种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这正是生长爱国主义传统的土壤。所以炎黄子孙,不管在天之涯,海之角,一提到龙与龙的文化就能引起共鸣。

第二、龙的威严、龙的神通,寄托了战胜一切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

所谓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尊重自己,并自觉向上,永不停止,追求真理,奋发学习,勇于拼搏,敢为人先,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周易·乾·彖(TUAN)传》就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们有如日月经天,刚健有力,永远进击的精神。孔子提倡“朝闻道理,夕死可矣”,“发愤亡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中庸》一书也强调,“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也是宣传奋发学习,获取真知,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祖先创造了龙,并赋于龙以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神通,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上述精神。所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充满信心地宣称:“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第三、龙惩恶扬善的传说蕴含着爱憎分明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在民间传说中,龙具有惩恶扬善的作用,比如雷鸣,放射出巨大的电能,导致人畜伤亡,房屋倒塌之类,但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认为这是龙在惩罚恶人恶事。比如,某人遭到雷击,说这人作恶多端,被龙抓了,如果此人并无恶迹,人们会说是前世作了孽,今世遭到了报应。在山西盂县有一个藏山庙,大殿里,有一组龙的雕塑,龙张牙舞爪,龙爪紧紧抓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这颗人头就是春秋晋国迫害忠良的大奸臣屠岸贾。古书中还有记载帝王宫殿被雷击的事情,人们认为这是龙在惩戒当今皇帝的恶政,希望皇帝改弦更张推行开明政治等等。由此可见,先人们赋加给龙的这些功能,当我们剔除了迷信色彩,不是曲折地表达了一种我们民族所具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统统都报”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劝人为善的初衷吗?表现的不是一种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吗?而这一点正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培育起来的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第四、龙与龙的文化的创造,以寄托先人们的良好愿望和追求,并能传承久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这一点就无须解释了。

总之,龙的文化代代延续,龙的精神代代相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人们的思维起点,已经不是关于龙的那些虚无不证的宗教起源,荒诞不经的神通传说和封建统治阶级神化皇权的糟粕,而是龙的文化所体现的上述精神。所谓龙的传人,实质上是指龙的精神的传承者。正是基于这一点,“龙”在中华民族中产生的凝聚力与时俱进。今天,全世界的华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这就是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奋斗。这正是龙的精神的现代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