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在,不远游”家喻户晓,后面的一句却少有人知

 数数数据库 2018-03-11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都十分重视儒家思想的传承,在儒家思想中,“孝”的思想也一直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古人历来主张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建议,不做违背父母心意的事,即使在父母死后,也要为其守孝三年,这些思想也一直影响至今,时至今日,这种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思想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关“孝”的思想,古代很多儒家学者都对其做过专门的解说,比如孟子就曾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孔子也曾说过这样的名言:“父母在,不远游”,当父母在世的时候,作为晚辈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在父母身边,好好孝顺自己的父母,然而在这句话名言的背后,孔子还说了另外一句话。

其实,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利益也要服从国家利益,当国家危难时,每个人都要挺身而出,为国建功立业,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忘却国家利益,因此在“父母在,不远游”的后面还有另外一句:“游必有方”,如果离开父母去了外面的世界,就要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为国建功立业,而不是荒废度日,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是一种不孝敬的行为。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为国家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事,比如明朝的张居正,在自己父亲死了之后,没有选择为父守孝三年,而是继续变法革新,他的这种行为虽然受到大多数人的指责和嘲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居正是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了个人的利益,他的这种行为也应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