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天四次拍摄只为留下你美丽的容颜|铁佛寺

 金金牛牛龙 2018-03-11

阳春三月,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万物复苏,万花始开。从苦寒中走来的梅花,自是进入春天最早盛开的鲜花。

湖州铁佛寺中有两棵古老的梅树,历经无数的岁月,而如今却越开越鲜艳。这里的梅花似乎也成了湖州这个江南小城进入春天的一个标志。

因而每年都会有许多的摄影师,慕名而来,来欣赏它的美丽容颜。

第一次是三月一日。那天路过铁佛寺,身边只带了一个卡片机。卡片机拍摄画面当然不错,但是更多的摄影技巧没法利用,更多的摄影语言也没法体现。所以那天就是随意拍了几张,只是作个留念。

上面这张也是那天用卡片机拍的,拍摄了铁佛梅花最经典的画面。黑色砖雕外有几缕梅花拂过。然后也裁剪了圆形,正好契合整个砖雕窗户的外形。这张照片最后入选了《视觉中国》“花卉精选”,编辑给我说,拍花很难,而要拍出意境更难。这幅作品有意境,很中国化。

第二次去铁佛寺是3月3日,这几天朋友圈看到别人拍了好多铁佛寺梅花的照片,出现了好多佳作。这也引起了我拍摄的欲望,所以这次就认真地拿了单反,装了70-200,准备认真拍几张。

下面这张照片我取名为“一缕”,一缕阳光的意思。看到一缕光线正好从上面打下来照射在缸体上。光线本就是摄影的根本。一张照片需要虚实相生,明暗对比。

这里的场景很中国化。红梅是不可或缺的,而另外的红灯笼、黑瓦片、黑色的鼎等既传统,又与红梅形成反差。

也不知在寺庙里拍照有什么规矩,我是抱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来拍照的。当然我对菩萨是尊重的,也不知是否能把菩萨拍摄入境。如有不尊,下次定会烧香拜佛。

这里的场景真的很中国化,很美。红梅,中式的门窗,石做的缸体石柱,都体现了中国元素。而这几种一组合,再加上光影,朦朦胧胧。似乎从这里看到了唐诗宋词。当然这几幅照片也都得到了别人的喜欢,也入选了《视觉中国》“风光精选”和“花卉精选”。

这里的风铃也自然成为了人们的视觉焦点。它在纷飞的梅花中展示在自己的刚硬美。当然它虽然外表刚硬,一旦风吹铃响,那就是另一种柔美。
很喜欢这里的梅花,也很喜欢从木头窗格里看红梅。一格格的小窗子自然为梅花架好了边框,从任何一格中望出去都会看到不一样的画面。美丽、精致、别样。

第三次拍摄是3月9日,正好有个85头,想去试试大光圈的魅力,就自然又走进了铁佛寺。大光圈会有很好的虚化效果,虚实相生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作为摄影语言虚实结合能很好突显主题。同时那种美妙的虚化效果会让每位摄影师着迷。

这里的石缸自然也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使用功能上以前这样的石缸更多是为了储水防火的。而现在出现在红梅之前,似乎是红梅很好的依托,在树枝上纷飞的红梅有了石缸的承托,显得更加踏实,因而红梅纷飞的姿势也更加自信。同时掉落的花瓣,在石缸里好像又找到了自己的新家。它安然卧于水面,宁静安详。
这次拍摄的时候幸运的碰到一位小和尚在庭院里走动。他的出现,使宁静的画面有了生气和灵动。当然他们本来就是这里的主人,我们的出现也干扰了他们本来宁静的生活。所以寺庙、红梅和和尚的组合那就是最和谐不过的了。这组照片也入选了《视觉中国》“人像精选”。
3月10日第四次进入铁佛寺,为朋友的小孩拍点人像。这个我喜欢,美丽的小女孩在这里出现好像有点特别的含义。寺庙红梅有点传统,小孩姑娘代表未来,这两者的结合本就有点可爱。看到小姑娘在神圣的寺庙欢笑舞动,感觉一切都不再严肃。

随着红梅的纷飞,这里的花朵也渐渐凋零。春天的第一次绽放也已完成了它的使命。繁华漫天已经来临,但我们永远会记着这位从雪天里走出来的精灵。是它告诉了我们春天不再遥远,是它启示我们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是它把我们从苦寒中拽到了春天。

三月,铁佛寺最美丽的季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