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老人爱“装嫩” 每天走两百米挑水

 阅者皆师 2018-03-11

  他100岁了,却爱“装嫩”,喜欢逞能;结婚68年来,他一直宠着小自己17岁的妻子,天天给她做饭……

  他就是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火麻湾的刘绍清,村民眼中的“老顽童”。近日,在双溪村居民“力荐”下,记者走近这位快乐的老人。

  最爱“装嫩”逞能

  “老人——快点回来——”记者刚走近火麻湾,就听到坡上传来一阵呼唤,“还不烧火,饿了哟——”

  抬头望去,坡上一农屋前,站着一位满头白发的婆婆,正对着坡下方向喊老伴回家。这位婆婆,正是“老顽童”的结发妻子李树珍,83岁。

  “回来喽——”闻声望去,屋后斜坡上,出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哟!哪来的稀客?”看到记者一行,老人乐了,一路小跑过来。得知记者来意,老人立即挺直腰板、捋了一下花白的头发,歪起脑袋在记者面前卖关子,执意要记者猜他的年龄。

  若不是知道“老顽童”刚过完百岁大寿,记者还真以为眼前笑得一脸狡黠的老人最多七十岁。

  看到老人满脸得意,记者决定逗逗他:“看你头发胡子都白了,好老了哟。”

  “瞎说!”老人立即说,“别个都说我才六七十岁。”话音未落,他就匆匆进屋拿出一个大瓷碗,反复声明自己每餐要吃两大碗饭。 “秀”完饭量还不算,老人又拎出两个大水桶要去挑水。

  好家伙,这两桶水至少50公斤。见老人动真格了,记者赶紧阻拦,并对他直竖大拇指。可老人不买账,拿起扁担拔腿就走。从他家到井边,有两百多米,还要上下一个陡坡。放桶,打水,起步,一系列动作,老人花了不到一分钟。“让,让。”老人还挑起两满桶水小跑起来。

  记者吓呆了,李婆婆却哈哈直笑:“没得事,他天天都挑水,爱逞能,就爱别人说他年轻。”

  手舞足蹈唱歌

  “对面来个妹妹,年龄不过十七八岁……”“老顽童”“玩”兴大发,开口唱起山歌不算,还手舞足蹈起来。

  唱完几首山歌,刘绍清的看家本事《山伯访友》、《魁星楼》闪亮登场:“重庆有个魁星楼……小花把篮子提在手,烧香回家走……”《魁星楼》有十段歌词,每段四句,句句不同,老人能一字不漏唱完。

  邻居任绍云说,唱山歌是刘绍清每天的必修课,做饭、喂鸡,甚至半夜睡不着觉时,他都会哼上几首。任绍云说,灾荒年间,老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依然唱着山歌,“他心态好,所以才长命百岁。”

  自诩“火巴耳朵”

  一番“折腾”后,刘绍清猛地拍了下脑袋,连称忘了烧火做饭,边收拾灶台边大声说:“你这个老太婆哟,一天到晚只晓得喊饿。”

  刘绍清对这个小他17岁的老伴,可谓爱护有加。结婚68年,每天三餐,他一手包揽,以至于老伴至今除了偶尔做焖饭,就不会做其他饮食。

  “她嫁给我的时候才15岁,好小嘛!”当年,“老顽童”32岁,在一家面坊工作,看上面坊一佃客的姨侄女,即李树珍。对于这桩婚事,刘绍清坦言,除了献殷勤外,自己的“铁饭碗”(工作)帮了大忙。

  可这“铁饭碗”家里却没有半点家当。婚后用的三双筷子和两个饭碗,都是刘绍清向别人借的,用了一年半才归还……

  物质上“亏待”了妻子,刘绍清就从其他方面弥补。一辈子给老婆做饭,就是一种弥补方式。当年,在面坊上班时,他每天中午都要跑回家做好饭菜后,再回面坊吃“工作餐”。除了做饭,家里很多家务活,都是刘绍清承担。

  “我只有能干点,老婆婆才不会跟别个跑噻。”刘绍清刚严肃了几分钟,又“玩”兴毕露。同时,他还自诩“火巴耳朵”,“老太婆不管说的啥子,我都要听到。”至于老伴说得不对的,“老顽童”也有对策,即装作没听到。李婆婆也说,老伴对她一向言听计从。

  长寿秘诀:多劳动

  除了保持快乐,刘绍清能够长命百岁,而且身体健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每天在不停地做事,还从不挑食。

  刘绍清膝下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大儿子刘德云在身边外,其余的都在外地。每天,天一亮他就起床挑水做早饭。接着,就到地里看看庄稼、转悠。在福建的大女儿怕老爸穿公路有危险,常叮嘱大哥和母亲看好他。可一转眼,他就坐着村民的摩托车外出“兜风”,害得家人四处寻找。

  听到儿子当面“揭短”,刘绍清不乐意了:“我身体比你们都好,出去转转,有啥子嘛。”原来,去年年底,他和子女们一起体检时,除了听力差点外,其余各项指标都比子女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