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菲律宾第二大英文媒体《菲律宾星报》的一份特别报道,菲律宾政府正在全速推动自己的工业化计划,以期赶上工业化程度更高的邻国。 菲律宾现政府预计,在菲工业化发展中将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新盟国——中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工业化进程十分了解。 由于先前两国受损的政治关系有所缓和,中国现在被视为能帮助菲律宾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国家,而实现工业化是菲律宾长期以来的目标。 贸易部长拉蒙·洛佩兹告诉菲律宾星报,“工业化是政府的头号大事,它是我们包容性增长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确保经济增长基础广泛,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并实现共同繁荣。” 洛佩兹说,“我们应该继续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合作,特别是现在中国已经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而且中国的制造业有意在其他国家投资。我们应该做好准备,成为一个替代的投资目的地,因为这些制造业会转移到成本相对低的国家。并且,这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而中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菲律宾经济特区署署长普拉萨表示,鉴于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商品生产国,菲律宾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和外交关系将有助于实现菲律宾的工业化梦想。 她说,“在经济方面,这将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同时促进工业化,因为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将参与菲律宾的建设项目,并将其制造业务从中国迁移到菲律宾。” 菲律宾经济特区署是菲律宾最大的投资促进机构,目前已收到很多中国制造商的询问,他们希望在经济区安装设施并在菲律宾建立生产和物流中心。 中国向菲律宾经济特区署承诺会将投资额从去年的4.4亿比索增至10.3亿比索,投资额增长率为134.3%。这是菲律宾经济特区署历史上与中国签订的第二大数额的投资批准,仅次于2012年的11.6亿比索。 普拉萨说,“这将大大推动我们吸引更多的投资,增加就业和出口,包括技术转让,特别是中国企业在菲律宾经济区的运营。中国政府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菲律宾实现高度工业化和转变为中等收入经济地位。” 为菲律宾的工业化铺路洛佩兹表示,一个国家如果想成为工业化国家须经历结构性改革。需要把经济活动由农业转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 他说,菲律宾需要一个强大而现代化的工业来引领国家的发展。这就要求发展包括钢铁、化学等基础工业来促进许多其他行业的发展。 不幸的是,菲律宾目前的发展还远远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洛佩兹表示,与泰国、中国以及马来西亚相比,菲律宾制造业产值占经济总额的比例非常小。 但洛佩兹表示,菲律宾扩大生产的市场机遇以及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都让菲律宾有较好的机遇去提高制造业的份额。 洛佩兹说:“很多人称菲律宾正经历制造业的复兴。过去六年,菲律宾的制造业增长强劲。只要我们能够保持高水平的增长,尤其是如果我们能使制造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那么到2030年或更早,我们便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 菲律宾贸工部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菲律宾的制造业呈现了持续的增长,尤其是增加值的增长,由2000至2011年年均增长4%到2012至2017年年均增长7.5%。 菲律宾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21%增长到2017年的23.6%。在此期间,制造业对于就业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8%增长到2017年的8.6%。 洛佩兹称:“过去菲律宾没有经历由农业到制造业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没有引领快速的工业发展,相反,我们出现了服务业的增长和制造业的退步与停滞不前。这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中国等邻国的制造业同时期经历的持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洛佩兹称:“现在,如果菲律宾制造业的快速增长能持续到2030年,尤其是如果制造业能够保持两位数增长,那么我们将有好的机遇实现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0%的目标。” 新工业政策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为高度工业化经济体,其政府都应制定明确的国家工业化政策。 去年,菲律宾贸工部开启了“包容性创新工业策略”(又称i3S)。 i3S策略将优先促进12个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航空部件、电子、化学、造船、服装、钢铁、农业经营、旅游、IT业务流程管理等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流程外包产业、建筑业、基础设施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 i3S策略旨在促进工业发展,提高创新型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加强菲律宾国内与全球价值链产业之间的联系。 菲律宾贸工部表示,由于菲律宾拥有1.05亿消费者市场、新兴中产阶级和掌握英语语言能力的年轻工作者,故现在是菲律宾进行企业转型与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吸引更多投资的大好时机。 过去几年,菲律宾一直发展服务型经济。如今,它希望转型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 普拉萨说:“菲律宾的工业化水平可能落后于同地区的竞争对手,但是当局决心在杜特尔特总统任职期间,提高菲律宾地位,跻身于中等收入经济体之列。这必然将菲律宾拉回工业化的轨道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增加工业产出方面赶超部分同地区竞争对手。” 普拉萨表示,菲律宾经济特区署正促进对菲律宾经济特区的投资,在欠发达地区建设更多工业园,以完善国家工业化策略。 目前,菲律宾在工业区建设方面更加积极,投资720亿比索进行经济发展区项目,并投资380亿比索用于制造业、农工业和信息技术中心与园区建设。 普拉萨称,未来,政府只要能使GDP维持不低于7%增长率,就能使菲律宾的工业化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
|
来自: laoxuesheng > 《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