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话易失信说大话的人,可分为三种人,一是自己没有真实的本领,为掩盖自己的弱项,而放出惊人之语;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三是显示自我、获得别人关注的目的。 这三种都是借助大话提高自信、降低内心的无知、恐惧和焦虑。尽管说大话或许可以获得他人暂时的虚假尊重,但一旦被戳破,对方就会认为你在愚弄他们,从而失信于人。 二、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时,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论语》上说:“驷不及舌”:说出去的话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因而提醒我们在兴奋时说话不能随意,更不能失言。人的精神处在兴奋状态时,往往会口不择言,甚至伤害别人。 三、大哀易失颜过于哀伤容易失去精气神。这里的颜,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需要节制,需要顺变,需要向前,不能让颓废左右自己。 四、大怒易失礼在生活中,面对我们身边的人,发怒不仅损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直接损伤发怒人的身体。因为人发怒的时候,常常忘了限度,做出失礼且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因此,在生活中,最好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 五、大惊易失态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 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老子说:“宠辱不惊。”苏洵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就是要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六、大惧易失节面对恐惧或诱惑之下,意志不坚的人往往会失去原则与底线。但是,真正的猛士会抬头,做到坚定、坚持。人在恐惧下就容易失去底线和原则从而做出或许终身后悔的选择,这时候你需要的是坚强、无畏,咬牙坚持过去,不要让将来的自己后悔。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经典》